时值孟夏,辰荣山褪去春日的柔媚,漫山遍野的绿意变得沉郁而浓厚。巨大的古木,如华盖般遮蔽出大片清凉。日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覆满青苔的石阶上筛下细碎光斑,宛如天神遗落的金屑。
山涧溪流比往日更为丰沛,泠泠水声与林间不绝于耳的蝉鸣,交织出宁静的喧嚣。
二十人整齐跪拜于大殿之下,玱玹的目光在每个人身上停留片刻。玱玹当众礼贤下士,诚恳谦虚地表示,殿试的目的是为了治世安民,愿借此机会听取众生治国建议。
言明答卷要直言不讳,回答不仅要有见识,而且还要有胆量,要能够直陈己见。
考卷试题涉及到治国、礼法、军事、君臣、教化等,尤其包括当下文武榜、贱籍,萧关实行的土地制等时政。
文试旨在选拔能洞察时弊、提出务实之策的治国之才。武选再非简单的武力比拼,而是注重?谋略、胆识与实战能力的将帅之才。
以文驭武,以武固文,文武合一。
巍峨的辰荣宫殿前,汉白玉前庭在清澈如洗的碧空下熠熠生辉,十座青铜鼎中焚烧的香木升起笔直紫烟,在炽热的空气中微微扭曲。
二十位文武英才分列两侧,左为文试席,右为武试场。
最让满朝震动的事莫过于?在二十个席位中,女子占据了七席?,她们的表现彻底打破了女子不宜文武的陈旧论调。
之前榜上有名尚不觉得有何诧异,但当事实摆在眼前时,巾帼不让须眉,红妆武备竞锋芒。
选拔前言明,进入前十名,未进前三者均能进入各地城邑协助城主治理,意味着这七名女子不论是否进入前三,都将入仕。
帝王玱玹高居龙座,玄衣纁裳,十二旒珠后的目光静默地笼罩着整座考场,见证着这场可能决定王朝未来百年气运的较量。
唯有案几上微蜷的指尖,泄露了他心底未曾示人的波澜。这满场英才,皆是那人留下的棋局。
那人还没有回来。
“兹尔众士,集于明庭。孤承天命,君临万方,夙夜孜孜,以求至治。今开榜取才,非独试尔等经义韬略,乃欲观尔等经纬天地之志,济世安民之策。尔其悉心以对,陈列厥谋,孤将亲览,以资国用。”
前庭边缘的观澜阁上,小夭凭栏而立,她望着下方喧嚣,眼中最初是惊讶,随后眼底浮现出深切的理解、欣慰,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自己的遗憾。
定格在一丝了然的笑意,轻声自语:“这便是瑶儿要的新世间。”
这个奉行严格等级秩序的时代,旧观念中你是谁,你的血脉、性别,决定了你能做什么。权利延续源于?血脉与神授?,?封闭且世袭?。
那七位红装女子的出现,每一位都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她们证明一个家族的荣耀未来可以系于其女儿之身。
对天下女子而言?,她们看到了另一种人生的可能。这不再是传说,而是发生在眼前的、活生生的现实。
瑶儿强行扭转了时代的车头。天命,并非一成不变;个人的力量,可以穿透出身的壁垒。
曾几何时,她也做过执剑走四方的梦。
年少时躲在皓翎王宫的桑树下,她曾描摹过皓翎王的剑谱;站在朝云峰的凤凰树下憧憬着未来。
那时她觉得天地广阔,仿佛只要伸手就能触碰星辰,直到灵脉被毁的现实如冰水浇熄所有幻想。
那些深夜里对力量的渴望,最终都化作清晨镜前一声轻叹。那时她还不懂得,这世间有一种桎梏,比铁锁更沉重。
可现在......
她看着那些女子眼中燃烧的、与她当年如出一辙却又更为坚定的光芒,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这份纯粹的、凭借自身才能争夺荣耀的路……她曾经离得那么近。
游历大荒时,那份因灵脉被毁而产生的、深入骨髓的无力感,仿佛已经十分遥远了。那时她连自保都需殚精竭虑,更遑论如此站在天下人面前。
一切皆因朝瑶在山林代她受难,魂飞魄散前将完好的灵脉还给了她。这份馈赠如此沉重,让她在无数个深夜惊醒,仿佛能看见瑶儿在焰火中消散的模样。
掌心的红痕隐隐作痛,一如那些被刻意掩埋的记忆。
这份矛盾沉甸甸地压在心口——她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力量,却被另一个身份困住了脚步。
她看着那个在演武场中央的防风氏女子,如果......如果她不是王姬......
那些未能宣之于口的遗憾,在此刻被十倍百倍地放大。
她看着那些女子,就像看着另一个可能的自己,那个走上了截然不同道路的自己。
如今有人替她走出了这条路,那里面……也藏着一个可能的她。
“这条路……原来真的可以走通。”这份通,是用多少人的不通换来的?
这场选拔如同在黑夜中点燃的第一堆烽火,它昭告天下---?通往权力与荣耀的道路,从此不再只有一条?。
这时,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西炎王缓步走近,玄色常服的下摆掠过光滑的地面,最终停在她身侧。
他双手负后,目光沉静地凝视着下方奋笔疾书的考生们,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能穿透喧嚣,看到未来数十年的朝堂景象。
他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指轻搭栏杆,语气平静无波,缓缓开口道:“这喧闹声,让我想起当年在阪泉之野......不过那时的喧闹,是刀剑碰撞、战马嘶鸣。而今这喧闹,是笔墨翻飞、才思奔涌。”
小夭没有收回目光,只是唇角微动,声音轻缓得几乎要融进风里:“像是把整个天下的生气都拢到这来了。”唇角弯起一个极淡的弧度,带着三分释然七分怅惘。
“她们此刻的喜悦,比我在民间行医时所得的感激,更为汹涌。”
西炎王?闻言,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含义复杂的浅笑,目光却依旧锁在那些奋笔疾书的身影上。“这正是她的高明之处。”他停顿片刻,侧首看向小夭,目光温润却隐含深意。
“她让所有人都看见,这世间的大门,从未真正关上。”
小夭指尖轻抚栏杆,转头看向外爷,眼中带着通透的了然。“可这条路一旦打开,就再难合上了。”
“你觉得她们为何如此奋不顾身?”
小夭若有所思,“瑶儿给的这条路,能通往她们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她们争的不是一时意气,是实实在在掌握自己命运的权柄。”西炎王抬手虚指下方奋笔疾书的考生,声音渐沉。目光陡然锐利,苍老却挺直的背脊显露出昔日君王的威严。
“这就是为君者最难把握的度,既要让有才者有路可走,又不能让这路成为新的祸乱之源。”目光扫过文试席上奋笔疾书的姜姮、武试场上挥汗如雨的赤水献等女子。
小夭眼中清亮如洗,却也沉淀着挥之不去的过往:“就像瑶儿常说的......破而后立。”她的视线再次投向远方,声音里带着深刻的感悟和敬意。
西炎王凝视着她的侧影,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目光越过宫殿飞檐,望向远处的层峦叠嶂,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这江山社稷,说到底,是所有人的江山。君王若只把它当作一家一姓的私产,”他微微一顿,“终究是守不住的。”
外爷的话在小夭心中漾开层层涟漪。这个她从小看到的、威严冷酷而遥远的祖父,此刻更像一位洞悉世事的智者,在向她揭示这王朝运行的真实法则。
武试校场上,赤水献的红衣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与申屠雁的双刃交锋,碰撞出金石之音,迸溅出刺目星火,两位女子的较量堪称惊艳
赤水丰隆长剑翻飞如银蝶穿花,姬桓战戟如行云流水,两人打得难分难解,赤水丰隆在收势时故意露出破绽,正是诱敌深入之策。
“好!”
观战席上,一位老将军忍不住抚掌低喝,眼中尽是欣慰之色。周遭将领亦频频颔首,若非在御前,早已高声喝彩。
文官队列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文试案前,西陵淳最先搁笔。他所作的《平土疏》从地形测绘讲到河道疏导,每字每句都透着扎实功底,其见解之精妙。
涂山篌?执紫玉狼毫,墨迹如龙蛇游走。他所作的《治水十策》竟与百年前泽州洪水手札中的治水心得暗合。
武试场东侧,一直默立观战的玱玹忽然开口:“增试一场.....百丈外,移动靶,三矢定胜负。”
此令一出,满场皆静。这并非原定规程,显然是帝王临时起意。
随着比试进入最关键阶段,几个令人意外的名字开始在众人口中传诵
防风月铁弓弦响,百步穿杨,离戎雁剑如月华流转,暗含烈焰之形,姜婠《安民策》引经据典,文采斐然。
着钟鸣九响,最后一抹霞光正悄然隐入群山之后,而殿试的最后一缕香火,也恰在此时缓缓散尽。
所有考生应声停笔、收势。
殿试结束的钟声在辰荣山上空回荡,余音渗入每一片琉璃瓦,宣告了一个时代的转折。
当最后一份考卷被收走,最后一道演武影像在水镜中消散,一种无形的压力陡然从考生们肩上卸下。这些平日里举止有度的世家子弟,此刻终于流露出属于他们年纪的真性情。
彼此间的眼神交汇已与晨初入场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猜忌,多了几分同道中人的审视与默契。
防风月的目光与队伍中的防风姮短暂相接。族长?亲自执起朱笔?,在族谱的女子名册上勾勒印记,对族人们宣告她们代表防风氏参考。
防风氏内部已开始设立女眷习武堂、藏书阁,不分嫡系与旁支,一视同仁,防风意映族长会亲自教导族中女孩拉弓射箭的要领。
来之前她在族中亲自挑选出有天赋的女子,对她们说:“从今以后,你们不必只学歌舞媚术,人情练达。也可以握剑,可以读书,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去争一争那朝堂之上的位置。”
她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朝堂那一席之地,因为她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世间对女性的桎梏。
哪怕不能入前三,也要让天下人看看,她们作为女子曾在最高竞技场,与天下英杰,同台竞技。
当防风氏子弟的名字同时出现文武榜时,连玱玹都微微挑眉,这个北边的中小氏族,这次子弟应试取得出乎意料的成绩。
所有考生在礼官的带领下离去,静待三日后的结果。
玱玹端坐于御座之上,亲自审批试卷,垂眸目光如寒星般扫过名册。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眉宇间的凝重。
文武百官垂首屏息,连衣袍摩擦的细微声响都清晰可闻。
二十个名字如悬于蛛丝的命途,在朱砂点落间或跃龙门、或坠深渊。空气仿佛凝滞,唯有沉香袅袅盘旋,缠绕着权柄的冷冽气息。
玱玹执朱笔在名册上圈定最终名次时,笔锋在空中凝滞。他想起朝瑶说过:“我偏要这世间的英才,无论来自何方,都为我所用!”
朱砂落下如定江山,乾坤独断。
当礼官诵其文武榜前三名考卷,连最挑剔的太师也微微颔首,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已远超寻常世家子弟的眼界。
“众卿可有异议?”
帝王声音沉稳,回荡在寂静的殿堂。
“臣等——无异议!”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彻云霄。
七位女子占据三席的格局,让不少老臣倒吸凉气,却无力反驳。因为她们的才华白纸黑字、她们的武力有目共睹。
礼官高唱:“金册定鼎!”
新朝气象自此始,满朝文武皆见帝王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柔光。
辰荣山巅沉静的三日,积蓄着一场即将席卷大荒的风暴。当黎明再次降临时,整个王朝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一道即将公布的榜单之上。
发榜前夜山雨欲来风满楼,辰荣山脚各地赶来的百姓早已聚集,茶楼酒肆人满为患,所有人都在猜测那二十个名字的最终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