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秦澜咬了一口马铃薯,又取出另一个,边吃边低语:“父皇,这马铃薯不只是烤着吃好吃,还能炒着吃、煮着吃,甚至油炸也行。虽然个头不大,却很耐饿,您有没有注意到?”
嬴政听了微微点头:“确实如此。”
他的语气中透着兴奋。毕竟,他已经踏入天罡境,所修习的 ** 也是天级的真龙诀,威力非凡。因此,他对神猴酒的能量吸收极为迅速,不像剑圣那样容易醉倒。
接着,秦澜说道:“父皇,我有一个大胆的提议。”
“哦?说来听听。”嬴政来了兴致。
秦澜拿出那瓶神谷灵液,轻轻摇晃着递给嬴政:“父皇,您看,一滴这种灵液就能让一吨水变成果蔬快速生长的灵水。我们虽不多,但如果把半瓶神谷灵液倒入郑国渠,即便不能立刻让作物疯长,至少也有催熟的效果,这样郑国渠附近的土地收获定会大增。”
事实上,这个主意刚刚在他脑海中浮现。
因为使用神谷灵液培育出的马铃薯不仅美味,产量还很高。葡萄和苜蓿也是如此。若用郑国渠的水流灌溉周围的农田,效果必然显着。
尽管没有灵液那般神奇的功效,但此事必然会有成果。
始皇嬴政听罢,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
若真如此。
大秦帝国必能五谷丰登。
对此,嬴政毫不犹豫地应允:“好,就照你说的办。”
“多谢父皇。”
话音刚落,嬴政摆了摆手。
“这不是朕成全你,而是你成全了朕。”
言语间满是愉悦。
随后,他缓缓起身,抚着吃饱的肚子,望向远处挂满一串串紫色葡萄的藤架,嘴角露出玩味的笑容。
“澜儿,马铃薯都尝过了,那咱们也试试这传说中的葡萄,看看究竟如何。”
秦澜闻言,轻笑一声:“好,父皇。”
接着,在秦澜的引导下,始皇嬴政先后品尝了葡萄。
初尝第一颗时,嬴政便连连称赞。
之后,还将苜蓿捣碎喂给战马,战马吃得十分香甜。
于是,他对葡萄、马铃薯以及苜蓿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时光飞逝。
不久后,闻讯而来的文武百官看到眼前的景象,无不震惊。
特别是品尝过马铃薯与葡萄后,更是震撼不已。
“天啊,这味道简直不可思议,若在全国普及种植,帝国必将蒸蒸日上。”
“没错,如今马铃薯每亩产量可达六千斤,虽然只试种了二十亩,但在灵液的作用下,短短时间已增至十二万斤。”
“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全面推广指日可待。”
“剑神威风凛凛,剑神真是我大秦帝国的保护神。”
文武大臣们惊叹之时,其他皇子看着秦澜,眼中除了嫉妒,还藏着深深的怨恨。
为何如此?
为何所有的好运都偏爱大哥?
还有,
剑神为何对大哥格外关照?
世界地图与神谷灵液?
这些都通过大哥转赠给了父皇。
经历了这些事情后,原本就极为宠爱大哥的父皇,对他更是高看一眼。
太子之位?
对他们而言,已不再稳固。
正当他们暗自揣测时,父皇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
“你们这几个小子,朕清楚你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但朕的承诺不会变,谁能独占三大榜单,便可成为我大秦未来的储君。”
“朕所言,绝无更改。”
话语坚定有力,掷地有声。
此言一出,
众多大臣不敢再妄加评论,齐齐跪下,神色虔诚且恭敬。
“愿陛下万寿无疆,大秦万世永昌。”
“愿陛下万寿无疆,大秦万世永昌。”
而诸位公子听完此话,
立刻明白了父皇的意思。
这意思再简单不过了。
尽管大哥深得剑神喜爱,
但如果三大榜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便依然无缘太子之位,
也不能成为储君。
听到这里,
诸位公子意识到,
这是父皇给予他们的一次机会。
于是,他们俯身行礼,
“是,定遵父皇旨意。”
“是,定遵父皇旨意。”
...
却没人知道,
当他们说完这句话的同时,身为始皇重臣的李斯、王绾以及王翦,嘴角浮现出一抹诡异而轻蔑的笑意。
众人以为,
这是给其他公子的希望。
殊不知,
这是陛下特意说给秦澜听的。
这是在警告秦澜,若想成为储君,仅靠剑神的支持远远不够。
这般情势,还需自身勤勉方可。单凭己力,力求登顶榜单,实则是一种激励。唯独秦澜,在诸多公子中显得闲散无为。始皇以此言相激,意在勉励秦澜。
然而,其他公子却从中听出了不同意味,这便是操控之法,也是驾驭之术。秦澜怎会不知?当下,他俯身拱手,轻声回应:“儿臣领命。”
此时,嬴政环视天一苑,嘴角浮现满意之色。“此处乃帝国禁地,待会儿还需加派重兵守护。”
随后,他提及剑神所赠灵液与作物之事,称不久便可在各地推广种植,尤以郑国渠为先。
此言一出,全场无不遵从,齐声称诺。
待嬴政离去后,众大臣趋近秦澜,他们皆是精明之人,岂能听不出始皇的深意?于是争相逢迎,有人询问剑神是否为嬴氏先祖之一,又说剑神乃帝国信仰,若知其身份,必当诚心侍奉。
“少侠果真非凡,竟得剑圣垂青,从此以后,这大秦天下,还有谁能肆意诽谤于你?”
“少侠远道而来,旅途劳顿,不妨移步寒舍稍作歇息?我已命人备下几位佳人,为你抚琴弄弦,可好?”
对此,秦澜游刃有余地笑着回应。
这一场景,
却让旁观的诸位公子怒目而视。
然而,他们也只能干瞪眼,无计可施。
过了一会儿,
秦澜寻了个借口,第一个站起身告退,径直回了自己的府邸。
其余众人本欲挽留,却在嬴忌侯爷一声冷哼之下,不敢再多言半句。
光阴似箭,
自从秦澜回到咸阳,一切又归于平静。
只是,
咸阳城中,关于剑圣与秦澜的传闻依然传得沸沸扬扬。
秦澜自东郡与剑圣会面后,
接连获得神谷灵液,
使得亩产高达六千斤的土豆得以广泛种植和推广。
更令人称奇的是,
郑国渠里的水也被掺入了神谷灵液。
这不仅让两岸肥沃的土地更加富饶,还大大加速了农作物的生长速度。
于是,大秦子民在敬重剑圣之余,也对秦澜赞不绝口。
“剑圣乃大秦护佑之神,秦澜公子则是大秦兴盛之助!”
“没错!今后若在醉花楼遇见秦澜公子,定要上前问安,共饮几杯美酒。”
“这个提议不错。听醉花楼的姑娘们说,秦澜公子平易近人,比那些自命清高的贵族强多了。”
“唉,出身名门确实不易,像秦澜这般性情,怕是容易遭人打压,但如今有剑圣撑腰,总算让我放下心来。”
咸阳宫内,
秦王嬴政一边批阅奏章,一边留意着外界的动静。
特别是当他知晓咸阳眼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正是秦澜时,不禁展颜一笑。
“澜儿这般声名远扬,将来再去那些地方,怕是会惹出不少麻烦吧?”
“寡人倒想瞧瞧……他能否躲开旁人的纠缠?若躲不开,就乖乖待在府中,专心修习真正有用的学问。”
很妙!
这正合他的谋算。
秦澜既然喜欢玩闹,那就随他去玩个痛快。
大大方方地玩个遍。
他深知,在外面游荡时,总有人跟在身旁。
凭他对秦澜的了解,不用太久,秦澜自己便会对此感到厌倦。
到那时,他便会让秦澜留在府中静心修炼。
同时,他会悄悄派遣几位高手,暗中指点秦澜的修行。
如此一来,秦澜便完全落入了他的掌控之中。
至于秦澜所做之事,特别是关于神谷灵液的事,他早已命令影密卫加强宣传。
而他本人,便是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就在他心中暗自得意之际,殿外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声音:
“陛下,章邯求见。”
咦?
嬴政听到这话,眼神闪过一丝惊讶。
平日里,他批阅奏折之时,除非有紧急大事,否则任何人都不得打扰。
如今章邯前来求见,必然是有要紧之事。
想到此处,嬴政放下奏折,沉声道:“宣。”
“是,陛下。”
脚步声响起,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向殿内靠近。
身着甲胄的章邯将军迈着沉稳的步伐而来,掌中紧握一卷朱漆封印的加急信筒。抵达殿前,他单膝跪地,目光炯炯有神,语气坚定:“末将拜见陛下。”
平日里,若无大事,章邯是不得觐见的。但今日,他获准求见,显然有重要之事。
嬴政放下手中文书,沉声说道:“宣。”
章邯进入,重复先前的动作与言辞。嬴政注视着他手中信物,凝视片刻后问道:“章邯将军,所为何事?”
章邯双手递上信筒,神色庄重:“陛下,此乃东郡紧急军情,请御览。”
嬴政闻言,瞳孔微缩。当下东郡正热火朝天地开采资源,诸多势力蜂拥而至,皆因剑神之故。如此盛况,竟还能有急报传来,定是极为紧要。
“呈上来。”他说。
章邯上前,双手奉上急报。嬴政接过展开,字句入目,脸色骤变。
急报所载之事,乃金榜陨石上的文字,除榜单外,其余字迹莫名消逝。此事虽已呈报,但具体内容未提,仅以“其余”二字概括。
嬴政览毕,心中怎会不明其意?放下急报后,他深邃的目光闪过一丝精光:“亡秦者胡,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些字竟消失了。”他沉思片刻,“看来,是剑神所致,或许他的现身改写了大秦的命运。”
此念在心,嬴政抬头问章邯:“除了急报,关于东郡还有别的消息吗?”章邯摇头回应:“暂时没有。”稍顿又道:“但据商贾言,东郡近来颇为喧嚣。”嬴政轻笑:“喧嚣?何以喧嚣?”章邯答曰:“东郡的农家、墨家与阴阳家均参与挖矿,并将所得神矿送入青铜古船。”
他言语间满是自豪:“剑神一出,各方势力无不敬畏,无人敢违抗,更愿归顺于他。这般威势,让身为将军的我亦感振奋。”嬴政听罢,开怀一笑:“有剑神在,大秦无忧。”若境内诸派尽皆归心,日后西征必成劲旅。至于农家,则通晓百草药理。
在西征途中,若遇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