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医河长路 > 第22章 《评分表上的血指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评分表上的血指纹》

《评分表上的血指纹》

急救实验室的日光灯管在金属器械上碎成银片,顾承川盯着评分表上渗开的红墨水,“0 分” 的笔触带着考官的愠怒,像道刚缝合的伤口。周野的京腔突然炸开,震得他耳后根发麻:“你丫疯了吧?急救室是你家胡同口的煎饼摊?”

穿蓝白条纹病号服的模拟人歪头望着天花板,周野撸起白大褂袖子,露出小臂上淡青色的血管纹路 。作为片儿警的儿子,他见过太多因不守规矩酿成的悲剧,此刻手指几乎戳破评分表:“AEd 的倒计时是拿三十七个心梗患者的命堆出来的!你倒好,趁充电时硬掰电极板,当这是你爸修自行车时抢时间呢?”

顾承川的指甲掐进掌心。他知道周野说的 “三十七个”,是去年寒假在朝阳医院见习时,因操作失误没能救下的患者数。此刻对方的白大褂第三颗纽扣半开,露出里面印着 “平安胡同” 字样的汗衫,那是他母亲手工绣的,和父亲停尸房里的白被单一样素净。

“周野,他看见的是金属义眼。” 李佳的声音像浸了水的银杏叶,轻轻盖在两人之间,“和顾叔叔的……”

“义眼怎么了?” 周野的京腔突然带了颤音,小臂的血管纹路随肌肉绷紧而凸起,像极了急救时暴起的青筋,“我爸抓小偷被捅穿腹部那年,手术室的灯亮了整宿 —— 可大夫没说过能为了谁的回忆就改规矩!” 他突然抓起评分表摔在顾承川胸口,纸角划过对方手腕的钢琴茧,“知道这表上的每道红线是谁画的吗?是陈教授在抗洪时,用手术刀刻在急救箱上的血字!”

顾承川接住评分表时,掌心的灼伤刚好压在 “违规操作” 的红圈上。他想起周野曾在值班室说过,父亲受伤后总把警徽擦得能照见人影,就像此刻对方发红的眼眶,映着实验室冷光,藏着没说出口的、对规则近乎偏执的扞卫。

“因为那模拟人的义眼编号,和我爸的一模一样。” 顾承川翻开评分表背面,用圆珠笔沿着 “抢救流程” 的表格线画怀表,“2000 年 1 月 15 日安装,划痕朝内 —— 我爸说,这样川川看他时,眼里就不会有金属的反光。”

周野的喉结猛地滚动,小臂的血管纹路突然静止。他想起顾承川父亲的追悼会上,胡同里的大爷大妈凑钱买的纸警徽,想起自己九岁那年,跟着父亲在胡同口给心梗大爷做心肺复苏,父亲按压的掌纹在大爷胸前印出的青紫色,和他小臂上的血管纹路一样,都是刻进皮肉的、关于 “规矩” 的第一课。

“你丫……” 周野的声音突然哑了,抓起不锈钢器械盘的手在发抖,“你就不能先喊考官,再拔电极?” 他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模拟人胸前的电极贴片,露出下面淡青色的血管纹路 —— 那是十七岁时,他照着解剖图谱描的主动脉走向,针脚歪扭处,藏着父亲教他 “遇事别慌,先摸颈动脉” 的耳语。

顾承川没答话,只是盯着评分表上的 “操作失误”,用被电极灼伤的食指蘸了蘸碘伏,按在表格右下角。淡褐色的指纹晕开在 “考官签字” 栏,像朵生长在规则缝隙里的花。周野看见那指纹边缘带着不规则的毛边,突然想起父亲警帽上的凹痕 —— 那是替醉酒司机挡下板砖时留下的,和顾承川掌心的灼伤一样,都是用身体刻下的、关于 “救人” 的注脚。

实验室的换气扇在头顶轰鸣。周野突然从白大褂口袋摸出张皱巴巴的字条,是他父亲写的 “急救口诀”,边角还沾着当年心梗大爷的血渍:“摸颈脉动,数呼吸,三十比二别漏气 —— 这是你小子十岁时,我在胡同里教你的规矩。”

“操。” 周野骂了句,却把字条塞给顾承川,京腔里的火药味全散了,“下回再犯浑,老子带你去西四牌楼吃爆肚,撑到你忘不了颈动脉在哪!” 他转身时,模拟人眼球里的金属义眼片突然反光,照见他偷偷抹眼角的手,和父亲当年教他摸脉时的动作,像从同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暮色漫进实验室时,顾承川看见评分表背面的碘伏指纹正在氧化,颜色渐渐变深。周野的字条上,“颈动脉定位点” 的图示旁,画着个歪歪扭扭的 AEd,电极板正对着血管纹路的位置 —— 那是北京冬天的胡同里,一个片儿警父亲,用体温焐热的、关于规则与生命的最初一课。

他知道,周野的愤怒里藏着急救时暴起的青筋,藏着胡同里摸脉的温度,就像自己掌心的灼伤,藏着父亲义眼片的划痕。那些被评分表切割的规则,终将在某个具体的 “人” 面前,显露出最本真的模样 —— 就像周野血液纹路里的血管走向,每个分支都连着心跳的节奏,每条纹路都刻着比规则更重要的、救人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