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寂静,被小舟破开墨色水面的细微涟漪声打破,却又被更广袤的、吞噬一切声音的灰雾所吸收,最终归于一种更深沉的静谧。舟行无声,仿佛航行在时间的缝隙,或是生与死的边界。
林琛盘膝坐在小舟中央,琉璃安静地躺在他身旁,身上盖着他那件早已破烂不堪的外袍。女孩呼吸依旧微弱,但眉心处那令人不安的灰败气息,在被那线香最后的红芒抑制后,并未继续恶化,只是如同顽固的污迹,盘踞不去。她的昏迷,更像是一种身体本能的保护,在对抗、消化着那来自院主的恐怖法则侵蚀。
小舟散发出的柔和白光,如同一个移动的结界,将外界浓郁的灰雾与无处不在的阴冷死寂隔绝开来。在这片白光的庇护下,林琛终于获得了一丝喘息之机,那如影随形的、源自院主的锁定感被极大削弱,几乎微不可察。
他不敢浪费这宝贵的安宁。双目紧闭,全部心神都沉入了体内那口黯淡的混沌心灶之中。
心灶之内,归墟薪火只剩下一点比星芒还要微弱的火星,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熄灭。强行催发归墟力场的后遗症远超想象,不仅耗尽了力量,更动摇了他新生的道基,经脉千疮百孔,肉身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他没有绝望。经历了往生回廊的生死考验,初步降服了归墟之力,他的意志早已被打磨得如同百炼精钢。越是绝境,越是能激发他骨子里的韧性。
《五味天书》的奥义在心间缓缓流淌,不再是之前那般强行催动,而是如同溪水润物,细细梳理着破碎的经脉,抚慰着受创的灵魂。他将意念集中于那点归墟薪火,不再试图去“点燃”更多,而是去“感受”它,去“理解”它那介于毁灭与创造之间的微妙平衡。
混沌为灶,包容万物。归墟为火,焚尽亦生。
他不再将自身的伤势视为需要驱逐的“异物”,而是尝试引导那微弱的归墟薪火,以极其缓慢、极其温和的方式,去“淬炼”那些破损的经脉,去“同化”那些淤积的死寂淤血与法则侵蚀的残留。这不是修复,更像是一种……涅盘重生般的重塑。
过程缓慢得令人发指,痛苦也并未减少分毫,甚至因为感知的敏锐而更加清晰。但林琛能感觉到,在那归墟薪火的微弱煅烧下,那些破损之处,正在以一种更加坚韧、更加纯粹的“结构”缓慢再生。虽然速度慢得像蜗牛爬行,但方向是对的!
一丝丝微弱却无比精纯的混沌之气,开始从心灶中重新滋生,如同初春的嫩芽,带着新生的活力,沿着被初步淬炼过的经脉,缓缓流淌。这点力量微不足道,却代表着希望的火种已然重燃。
时间,在这片永恒的灰雾与寂静中,失去了度量。
不知过去了多久,可能是一天,也可能只是几个时辰。
小舟周身的白光忽然微微波动了一下,前方那似乎永无止境的灰雾,开始变得稀薄,隐隐有不同于死寂黑暗的……微光透入?
林琛从深沉的入定中惊醒,混沌色的眼眸睁开,警惕地望向船头方向。
灰雾如同退潮般缓缓散开,眼前的景象逐渐清晰。
小舟驶出雾区,进入了一片……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地下世界。
头顶不再是压抑的岩层,而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散发着柔和乳白色光晕的穹顶,仿佛由某种巨大的发光水晶或苔藓构成,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如同晨曦微露时的旷野,明亮却不刺眼。
小舟此刻正航行在一条宽阔、平静的地下河中,河水不再是令人心悸的漆黑,而是呈现出一种清澈的、泛着淡淡蓝绿色光泽的奇异色泽,甚至可以隐约看到水下一些散发着微光的、形态奇特的藻类和水草。
河岸两旁,不再是荒芜的岩石或腐臭的滩涂,而是生长着茂密的、散发着清新气息的奇异植物。有的植株叶片如同晶莹的翡翠,脉络中流淌着金色的光晕;有的开着散发着宁静香气的、如同铃铛般的白色小花;更远处,甚至能看到一些低矮的、仿佛由玉石雕琢而成的树木,枝头挂着沉甸甸的、散发着诱人果香的淡金色果实。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生命气息与精纯的灵蕴,与苦痛修道院那令人窒息的死寂与污秽形成了天堂与地狱般的反差。甚至连呼吸都变得是一种享受,每一口空气吸入肺中,都带来阵阵清凉与生机,滋养着干涸的经脉与疲惫的灵魂。
这里……是什么地方?
林琛心中充满了震撼与难以置信。在苦痛修道院那等绝地的深处,竟然隐藏着这样一片生机勃勃、灵蕴盎然的净土?
小舟依旧在自行前进,沿着蜿蜒的地下河,驶向这片神秘世界的深处。柔和的白光收敛了一些,似乎不再需要全力对抗外界的侵蚀。
随着小舟的前行,林琛看到了更多不可思议的景象。河岸边,有一些温顺的、外形似鹿却又通体覆盖着细密银色鳞片的小兽在低头饮水,看到小舟经过,只是抬起好奇的大眼睛看了看,并不惊慌。天空中(如果那发光穹顶算天空的话),偶尔有拖着长长彩色尾羽的、如同凤凰雏鸟般的美丽禽鸟飞过,发出空灵悦耳的鸣叫。
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祥和、宁静,仿佛未被任何污秽与战火沾染的世外桃源。
“遗落峡湾……”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再次直接响在林琛的脑海,正是之前那“往生渡”指引者的声音,“……被遗忘之地,亦是……最后的净土之一。”
林琛心中一动,凝神戒备,却并未看到任何人影。
“不必寻找老身。”那声音仿佛知道他的想法,“渡你至此,已是缘法。此地灵蕴可助你疗伤,亦可暂避外界窥探。但……净土亦非绝对安全,莫要深入核心,惊扰沉眠之主。”
声音顿了顿,似乎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沧桑:“照顾好那女娃……她身负之因果,牵扯甚大……那‘往生香’之力,只能暂时压制她体内‘寂灭烙印’,能否真正化解,看她自身造化,亦看……你的手段。”
话音落下,那声音便彻底消失,无论林琛如何以神念探查,都再无回应。
往生香?寂灭烙印?沉眠之主?
信息量巨大,让林琛心潮起伏。看来,琉璃体内的麻烦远比想象的更严重。而那支救命的线香,名为“往生香”。这片被称为“遗落峡湾”的净土,似乎还沉睡着某种不得了的存在。
小舟缓缓靠向河岸边一处平坦的、铺满了柔软发光苔藓的浅滩,最终轻轻停下,不再移动。
看来,这里就是他们暂时的落脚点了。
林琛深吸一口这充满生机的空气,感觉体内的混沌心灶都似乎活跃了一丝。他小心翼翼地抱起依旧昏迷的琉璃,迈步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脚踩在柔软的发光苔藓上,传来一种温暖而充满弹性的触感。周围的奇异植物散发出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他找了一处相对干燥、被几株玉色小树环绕的空地,将琉璃轻轻放下。随后,他立刻检查起女孩的状况。
琉璃的呼吸比在船上时平稳了一些,脸色也不再那么惨白,但眉心那缕灰败的“寂灭烙印”依旧清晰可见,如同一个恶毒的诅咒。林琛尝试将一丝新生的混沌之气渡入其体内,探查那烙印的根源。
他的混沌之气甫一接触那烙印,便感受到一股极其精纯、极其冰冷、仿佛能冻结时空、湮灭一切的恐怖法则之力!这力量层次极高,远超他目前的理解,如同附骨之蛆,牢牢扎根于琉璃的灵魂本源深处,不断蚕食着她的生机,并与她体内那新生的、融合了圣女血脉与混沌生机的力量进行着无声而凶险的拉锯战。
那“往生香”的红芒,如同一个暂时的封印,将这“寂灭烙印”的大部分活性压制住了,但并未根除。一旦这封印之力耗尽,或者琉璃自身力量衰弱,烙印便会再次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想办法化解它!
林琛眉头紧锁,沉思起来。以他现在的力量和见识,想要直接驱除院主留下的法则烙印,无异于痴人说梦。或许……可以借助此地的环境,以及他初步掌控的归墟之力,尝试一些非常规的方法?
归墟,可吞噬万物,归于本源。这寂灭烙印虽是法则所化,但其本质,是否也能被归墟之力……缓慢地“消化”、“分解”?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决定已下,林琛不再犹豫。
他首先需要尽快恢复更多的力量。这片“遗落峡湾”灵气充沛,生机盎然,正是疗伤的宝地。
他重新盘膝坐下,全力运转《五味天书》,同时放开身心,主动汲取着周围空气中那浓郁而精纯的灵蕴与生机。混沌心灶得到滋养,那点归墟薪火似乎也明亮了一丝,重新滋生混沌之气的速度快了不少。
与此同时,他分出一部分心神,引导着新生的混沌之气,结合此地充满生机的灵蕴,缓缓渡入琉璃体内。并非直接冲击那寂灭烙印,而是如同春雨润物般,滋养、壮大她本身那融合后的新生力量,帮助她更好地与烙印抗衡,也为后续可能的治疗打下基础。
时间,在这片被遗忘的净土中静静流淌。
林琛的伤势在飞速好转,破碎的经脉被混沌之气与归墟薪火重塑,变得更加宽阔坚韧。干涸的气海重新汇聚起涓涓细流,虽然远未恢复到巅峰,但已不再是之前那般油尽灯枯的状态。他对混沌与归墟之道的理解,也在这种安宁的环境下,愈发深刻。
琉璃虽然依旧昏迷,但在林琛持续不断的生机滋养下,她体内的新生力量也渐渐活跃起来,与那寂灭烙印的对抗不再是一边倒的溃败,而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僵持。她苍白的小脸上,甚至偶尔会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代表生命活力的红晕。
希望,似乎在这片遗落的峡湾中,重新播下了种子。
然而,林琛并未完全放松警惕。那指引者警告的“莫要深入核心,惊扰沉眠之主”,如同悬顶之剑,提醒着他这片净土之下可能隐藏的未知危险。
而且,他能感觉到,体内那口混沌心灶,在吸收此地灵蕴的同时,似乎也对峡湾更深处,隐隐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难以言喻的……“渴望”?
仿佛那里,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它,吸引着归墟薪火。
是福是祸,尚未可知。
他压下心中的杂念,专注于眼前的恢复与对琉璃的护持。
当务之急,是尽快让两人都恢复一定的行动能力,然后……探索这片峡湾,寻找彻底化解寂灭烙印的方法,以及……可能的出路。
遥远的修道院核心,那位院主绝不会善罢甘休。暂时的安宁,不过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平静。
他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
乳白色的穹顶之光柔和地洒落,映照着一坐一卧的两人,以及这片遗世独立的奇异峡湾。寂静中,唯有生命的气息与力量,在悄然生长、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