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果然繁华,街上人来人往的,两边商铺林立,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

建筑皆是古色古香,姿态各异,看得杨山目不暇接,古代的都市果然别开生面,让人印象深刻。

最重要的是,美女不少。

可能因为清明佳节的原因,平日里较少出门的年轻女孩纷纷精心装扮,踏上街头,展示着自己的春青美貌。

杨山撩开窗帘,冲着一位美女吹了个口哨,想看看自己的魅力如何。

果然,那美女一见到杨山,立时脸上一红,以团扇掩面,媚眼如丝,喜不自胜。

哇哈哈,看来老子的形象果然受女人欢迎,杨山放心了。不知道青楼在哪里,哥要去检验一下成色。

皇帝咳了一声。

杨山忙将车帘放下,道:“妾身……不是,在下想看看妆容是否有问题。”

“并无问题,就是眉毛过浓了些。”皇帝评价道。

“浓点好啊,浓眉大眼,方显男儿本色。”

“……你就穿这一身回家省亲?”

“有何不可?”杨山一脸理所当然的道。

皇帝暗叹,顺嫔果然还是心有怨气,不丢这个脸是誓不罢休。

但没有关系,你不要脸,朕要。朕不会让你丢脸的,也不会让你丢朕的脸。

“朕知你对杨家有怨,但若非杨家,你又如何有今日?人若无根,则如浮萍,飘摇无依,终非幸事。此次省亲,还是不要太难看了吧。”

“陛下此言何意啊?”杨山一愣。

“此前杨家要与你断亲,不过气话罢了,你又何必放在心上。”皇帝劝慰道。

“啊?”杨山眨着眼睛,杨家要和他断亲么,他都不知道这事。

“仪仗倒也罢了,可你这身衣裳必须换了。等此间事了,朕便让人带你去换。”

“不必了,在下自己去就行。”

杨山真是无奈了,好不容易出趟宫,还要被皇帝管着,哥咋就这么难啊。

“来,坐到朕身边来。”皇帝拍了下座位。

完了,这狗日的还是不肯放过老子。

但既然早就预料到了,哥岂能没有准备?当即掏出扑克,道:“陛下,看看这张是什么牌?”

“红心农?”

“不,是黑桃工。”

皇帝定睛一看,可不就是黑桃工么。怎么回事,他方才眼花了?

杨山暗笑,前世玩扑克耍帅那是基本技能,在老子的手法下,没有人的视线可以离得开,乖乖看老子表演,不要尽想些别的歪心思了。

哗啦啦,杨山洗牌的技术熟练到无以复加,桥式,花切,帅的一塌糊涂。

皇帝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了,眼睛瞪得老大,赞叹不已。

“陛下,请选一张牌,记住它。”杨山纸牌开扇,就好像在空无一物的手中开花一般,效果相当炫丽。

皇帝一愣,看了一眼,然后指了一张牌。

杨山直接合牌,切牌,全程没有看,随后单手将一张牌弹到空中,潇洒的接住,道:“可是这张?”

“你竟能猜透朕心中所想?!”

皇帝大惊失色,弹身而起,杨山猜的竟是分毫不差,这怎么可能?

梆。

头撞车顶上了,但皇帝丝毫未觉,只是死死的盯着杨山,眼神复杂。

杨山心中暗骂了一声,对面可是皇帝啊,猜皇帝心思乃是禁忌,他怎么能犯这种错。

不过无妨,多年的卧底经验让他面不红心不跳,笑得依然从容淡定:“陛下不必惊讶,不过只是一种戏法罢了。”

“哦?此言何意。”

皇帝盯着杨山的脸看了一会,并未瞧出任何不妥,这才稍稍安心,坐了下来。

同时摸了下头,有点疼。

杨山依样再开了一次扇,道:“陛下再选一张。”

皇帝又指了一张牌。

“陛下请看。”杨山慢动作合牌,只见皇帝选的那张牌在杨山的手指拨动下,滑到了最上面。

“原来如此。”皇帝恍然,突然喝道:“大胆顺嫔,你竟敢欺君?”

“呃,陛下,这只是戏法,怎么能说是欺君呢?若陛下喜欢,我再耍几个给陛下解闷。”

“好,耍来看看。”

杨山于是又变了几个扑克魔术,都是比较简单的,同时也会做讲解。

但这足以将皇帝震得一愣一愣的了,甚至还用心学习了起来,显得兴致极高。

杨山故意给他整些简单的,不就是为了方便他学习么,学会了回到后宫在娘娘们面前耍帅,多有满足感。最好多去几个宫,每天轮换着来,不要来烦他就行了。

不知不觉,集市到了。

皇帝轻轻揭开车帘,看向刑场,道:“此人名为王朋,乃户部仓部司主事,向有贤名,与集市商户也多有交情,他若死,百姓应能生怨。”

杨山撇嘴:“谁选的人,真是愚不可及。”

“朕选的……”

“咳咳。”

杨山忙道:“陛下圣明,没谁比这个王萌更合适了。”

“他名王朋。”

“对对对,王朋王朋。”杨山擦着冷汗。

皇帝脸上泛红,显然有些不好意思,难道他真的选错人了?

这让他非常郁闷,同时也很好奇,忍不住瞪着杨山道:“爱妃不必顾及,此事干系重大,你倒是说说,为何不妥?”

杨山看皇帝这模样,也不得不照实说了:“若想让百姓质疑许大学士,关键在于官小,而不在于人贤。若此人有贤名,百姓可能会怨陛下,而不是许大学士了。”

“嘶……”

皇帝倒抽一口凉气,有道理啊!

只要官小就够了,百姓只会质疑其为许天元的替死鬼。但若是贤官,百姓会抗议的恐怕就不止是替人受过,而是质疑他这个皇帝滥杀贤良了。

这明显是画蛇添足,皇帝当下不禁有些气恼起来。

杨山一阵无语,身为皇帝,肯定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到头来出了什么岔子,这个锅还是得他来背。

“但陛下选的这人,比在下选的更妙。”

“哦?妙在何处?”皇帝一愣。

杨道故意给他面子,道:“陛下早已胸有成竹,如今是在考校在下么?”

“你且说来听听,若有理,朕重重有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