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显而易见之事么?”
淑妃掩嘴轻笑,一脸鄙夷的道:“连诗词都听不懂,又何谈才学?你不过一粗鄙之人罢了,丢人现眼而不自知,实在悲哀。”
说着,还摇着皇帝的手臂:“陛下,你还将洛儿交给她带,岂非笑话?”
皇帝一脸不悦,顺嫔刚才确实有些不知廉耻,如同粗鄙村妇,洛儿不能再给她带了。
不过皇帝正要开口,却听杨山道:“殿下这几日可是和我学了不少,其才学怕是都远在冯编修之上了。洛儿,你说对吧?”
“啊?”小皇子都傻了。
众人也是一阵无语,顺嫔娘娘竟是如此无耻之人,这话居然也说得出口,脸不红吗?
“休要胡言乱语。”皇帝不满的道。
“陛下,臣妾可没有胡言乱语,就方才冯编修那种破诗,休说臣妾,便是殿下都能随口吟诵。”
“顺嫔娘娘!”冯逊不爽了,咬牙道:“陛下当面,你竟如此折辱微臣?”
淑妃也道:“顺嫔怕不是疯了吧,若得了癔症,便去寻太医诊治,怎能在此撒泼?”
皇帝也是一脸郁闷,你自己胡搅蛮缠就算了,还要将洛儿扯进来,简直岂有此理。
杨天华不停的擦着冷汗,这个逆女,到底要干什么啊,太吓人了。
“若是不信,大可比试一番,让在场众位品评。”杨山显得十分自信。
但小皇子就郁闷了,小声道:“哥,你别害我呀……”
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他自己几斤几两还是心里有数的。以往只要不是李公公的课,他就没听过,让他作诗,坤宁宫里的老鼠都笑了。
“哥今日让你大出风头,放心吧。”杨山示意他安心。
他当然要将小皇子拉进来了,否则皇帝一定会责罚他。但只要小皇子给皇帝长了脸,再去求个情,砸青楼的事想来问题不大。
再说了,他也要给自己正名,虽然将小皇子推出来,但谁又能不知道是他在背后指点?
说着,杨山还特意看向不远处的一对少女。
之前来到翰林院,他就注意到这两人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永宁和瑞安两位公主。
只能说不愧是公主,果然都是绝色佳人!
从年龄上来看,其中那位绿衣少女应该就是长公主。由于嫁了人,所以梳着?髻,额头上还贴了花钿,虽不是盛装打扮,但气质依然高贵。
这般艳丽的人物,上次太后寿宴他居然没留意,真是失败。
此时永宁公主也在看着杨山,眼神之中有一丝疑惑,但更多的是好奇。
好奇吧,哥的魅力无法阻挡!
他之前大大方方的拿肚兜说事,一点羞愧之意都没有,尽显大气,像永宁公主这种人不可能不注意到才是。
哥就是这么大方,想要哥的肚兜么,来吧,哥一定会满足你这个小小要求。
而现在,再展现一番才学,就不信永宁公主不对他动心。
有没有一种想将哥按在床上的冲动?来来来,你爽哥也爽,岂不美哉。
“顺嫔,你此言当真?”皇帝瞪着眼睛看着杨山,这死婆娘到底想做什么。
“自是当真,否则淑妃娘娘又会说殿下跟着臣妾学坏了。”
皇帝哼了一声,你带着洛儿上街豪购不说,还砸青楼,正经事是一件不干,还好意思怪淑妃。
“冯编修,你意下如何?”皇帝看向冯逊。
冯逊忙道:“既然陛下不反对,那便由微臣来考校一番殿下的学业,亦无不可。”
“好。”皇帝点头,道:“既然如此,洛儿,你便吟一首来。但,不许胡闹。”
皇帝虽然不太关心这个儿子,但对他的学业多少还是有数的。作诗?呵呵。
至于顺嫔,皇帝也不太有信心,顺嫔平日里就没有展现过这方面的才华,更何况杨天华也就这水平,顺嫔又能高到哪去。
所以顺嫔就只能将洛儿推出来,毕竟洛儿年纪小,就算诗作的不好,相信也没人说什么。
“是。”
小皇子瘪着嘴应下,而杨山则在他耳边念了首诗,道:“不必顾虑,自信点,此诗一出,尽皆失色。”
“当真?”
“你不信哥?少废话,去。”
小皇子走前几步,咳了一声清了下嗓子,高声道:“翰林文字古来工,一半吹嘘一半空。唯有冯公真绝技,马屁拍到九霄中。”
“……”
全场寂静。
翰林学士们听傻了,官员们听呆了,皇帝下巴都掉下来了。
万万没有想到,洛儿居然作了这么一首诗!
这诗分明是调侃之意,但此时此刻在翰林院吟出来,可不是无差别攻击那么简单。
不但将翰林学士刚才的诗全部一拳击碎,还将冯逊钉上耻辱柱,狠辣异常!
“殿下,你……”冯逊脸都白了。
这首诗乃是清朝赵翼批判沈德潜这位诗坛领袖的着名大作,甚至还被收录至《御选唐宋诗醇》,可见其份量。
杨山只不过将“沈公”换成了“冯公”罢了。
要说这诗有多高的文学造诣倒也不尽然,但范围AoE伤害覆盖全场,攻击力还强,此招一出,尽皆血条清空。
本来嘛,一半吹嘘一半空,这一句就全部杀死了。而冯公所谓的“绝技”,也不过马屁而已。
任你文辞华美又如何,只要意有所指,在此诗面前,全是垃圾。
冯逊一口血喷了出来,呕心沥血所作的诗,竟让他贴上了马屁之王的标签,这谁受得了如此打击?
“哈哈哈,有趣,有趣!”
皇帝高兴了,冲小皇子招了下手。
小皇子看了一眼杨山,然后跑到了皇帝身边。
“想不到洛儿竟有如此诗才,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皇帝摸着小皇子的头,十分满意。
同时朝杨山递去了一个欣慰的眼神,他倒是没有想到,顺嫔的文采不俗啊。
“陛下,这诗简直不知所云,何来诗才可言?”淑妃不服气了。
“不知所云?那只能说明你不懂诗词之道。”皇帝冷哼。
别看这首诗似乎措辞并不华美,但好诗不一定要堆词藻的,意之所至才是精髓。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此诗字里行间尽显大家风范,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这也让皇帝非常惊讶,顺嫔果然才华横溢,真是惊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