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算了,姑娘不用找了,能不能麻烦你们跟着福全把这些糖葫芦都送到陈府去。”

“当然行!”

这边二郎已经把五十多串糖葫芦都归整到了一个糖葫芦架子上,插得满满当当的。

这书童看起来白白净净的,没点子力气,应该是没怎么干过体力活。

“公子您放心,我指定给您送过去。”

二郎多有眼力劲儿,人家掏五十文让他送一趟货,傻子才不干呢。

“麻烦各位了。”

陈谢安说完又对着福全说道。

“等会儿你直接进来找我就行。”

“公子,您快进去吧。”

福全催促道,如果不让他家公子进去,指不定一会儿又被谁忽悠,脑子一热不知道又要买些什么东西呢。

他看公子进了栖霞园大门,这才走在前面带路,三个人跟在后面,二郎和大郎两个人都是做惯农活的,有把子力气,轮流扛着糖葫芦架子也能走得飞快。

送到陈府门口,便有两个小厮把糖葫芦架子接了过去,三个人把货送到也能回家了。

“小妹,没成想咱们这糖葫芦这么好卖,这还没到午时呢,就卖了个精光。挣了这么多银钱,咱们是不是割上一斤肉,晚上回家吃点带荤腥的?”

二郎一想到肉,那嘴里的口水都忍不住快要滴出来,上次吃肉好像还是中秋节,这都过去一个多月了。

早就忘了那肉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儿。

“我也觉得要买上斤肉,一家人好好吃上一顿。”

乔夕颜来县城打的就是这个主意,那野菜,窝窝头实在是难以下咽。

“小妹,咱以后还能来县城卖糖葫芦吗?刚才那汉子拦着不让我卖,说是要交银钱才行,可进城时候咱们不是交了六文钱?”

大郎还在为刚才的事情耿耿于怀。如果只能卖今天一天,那以后还怎么过来买呢?

“大哥你不必担心,这糖葫芦也就今天过节卖的好,平日里肯定是卖不了这么多。咱们先去西市买肉,买粮,等我打听一下情况!”

三人一路朝着西市走去,乔夕颜左右张望,瞧见卖肉的招牌,便停在了那弥漫着肉腥味的猪肉铺子前。

“掌柜的,猪肉和猪板油都是多少文钱一斤?”

“小娘子买猪肉,肥肉多的二十五文一斤,瘦肉多的二十文一斤。这板油二十二文钱一斤。”

案台上的猪肉虽新鲜,但价格于她而言略贵,毕竟今天也没挣下多少。

她目光流转,瞥见角落里那堆被人忽视的猪下水,心下有了主意。

“掌柜的,这猪下水怎么卖?”

乔夕颜觉得猪心,猪肝,猪肺,猪大肠这些做好了,味道也不差。

掌柜的心中略微思索,赶忙回道。

“小娘子,这猪下水便宜,二十文钱一副。”

乔夕颜微微蹙眉,轻声道。

“掌柜的,您看这猪下水,虽说寻常人家才买,可您这价格也不实诚,而且这东西不好打理,我买二斤肥瘦相间的肉,五斤板油,您这猪下水十文钱一副给我可行?”

掌柜的一听,砍掉一半。顿时面露难色。思索片刻后,咬牙道。

“罢了罢了,小娘子这般会还价。十文钱就十文钱,加上板油,猪肉一共一百六十文。只当留小娘子这个顾客,日后可要多多照顾我这小生意。”

乔夕颜展颜一笑。

“那是自然,掌柜的爽快,我也不是那小气之人。”

说罢掏出钱袋,数出铜板递给掌柜。

掌柜的麻利的将板油,猪肉和猪下水包好,系上草绳递给乔夕颜。

“多谢掌柜,下次还来光顾您的生意。”

乔夕颜抬手接过,那大肠虽有异味,她却毫不在意,多用草木灰清洗几遍就行了,她厨房空间里面还有卤肉料包,到时候卤出来肯定好吃。

她仿佛已看到家中众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吃肉的欢乐场景。原来幸福就是个感觉,乔夕颜嘴角一直挂着笑。

“小妹,这猪下水煮出来味道不太好。”

大郎赶紧伸手接了过来,这么重,还是他来提着吧,别累着小妹。

“大哥放心,我有秘方能处理干净,还是京城那厨娘教我的。”

肉铺斜对面不远处就是一家粮铺,乔夕颜想了想这两天吃的伙食,想必家中也只有玉米面了。

不如进去少买些白米,白面,买个三五斤的,这样以后做饭的时候也能偷偷把厨房空间里的拿出来往里添,也能光明正大地吃得好一些。

“大哥二哥,咱们去买些白米白面吧,家中这些日子天天吃窝窝头,我实在是腻了。”

“行,小妹你就去少买一些吧,你女孩子是应该吃好点,我们都是大男人,能填饱肚子就行。”

大郎可不敢奢望吃这些精细粮食,能吃饱已经是不错。

乔夕颜抬脚进了刘记粮铺,店内谷物满仓,米香与面香交织,有一股子粮食特有的味道,很好闻。

一伙计见有人进来迎上来,拱手道。“姑娘,可是要买粮?”

她微微点头,目光在白米白面间梭巡。上面虽然挂着牌子写的有价格,不过都是古文,可她有些不确定

“伙计,这白米怎生卖法?白面又是什么价钱?”

她轻声细语,伙计恭敬回道。

“小娘子,白米十五文钱一斤,白面十文钱一斤。”

乔夕颜柳眉轻皱,轻声叹道。

“这价格怎么这般贵?”

在原主记忆里,白米一般十一二文,白面不过七八文左右。

伙计面露踌躇之色,无奈说道。

“小娘子有所不知,如今世道不好,粮食价格一直在涨,这白米都是打南方运来的,咱们中州地界并不产这白米。”

“官府前几天又涨了商税,现如今光是税银已经高达两成,就连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也都不放过。”

“现如今能做小生意的,那都是在官府里有亲戚,有人罩着,不然天天有人来收银子。以后只怕都没村里人挑着菜来城里卖了,赚那几个铜板都不够给那些官爷的。”

“世道不好,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还想着来城里做些小买卖,看来是不成了。麻烦伙计给我称三斤白米,五斤白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