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 >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城刁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城刁难!

临塞城的惊人变化,如同春风吹过原野,迅速传遍了北疆的每一个角落。那些曾经对萧远这支残兵败将不屑一顾的友军将领,如今纷纷侧目;就连一度嚣张跋扈的乌戎部落,在几次小规模的试探性冲突中,面对这支装备精良、战意高昂的新军,也讨不到丝毫便宜,甚至吃了几个不大不小的亏,因而也收敛了许多。

然而,这股强劲的北风,终究还是吹进了千里之外的京城,吹进了那些锦衣玉食、权倾朝野的大人物耳中,也吹皱了某些人原本平静的心湖,激起了层层涟漪,其中,便包括视萧远和秦武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钟家势力。

京城,上将军府。

书房之内,灯火通明。钟横身着华服,脸上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正向其叔父,那位在朝中权势赫赫,身为钟家核心人物的上将军钟离,禀报着北疆的“异动”。

“叔父,那萧远老匹夫,自从得了秦武那泥腿子相助,如今在临塞城竟也练出些模样了!秦家湾更是如同一个无底洞,兵甲钱粮源源不绝。长此以往,恐成心腹大患!”钟横语气中充满了不甘与嫉妒。他在宿力城时便与秦武结怨,之后更是被秦武抢占风头,心中早已恨之入骨。

钟离年过半百,面容清癯,一双细长的眼睛微微眯着,仿佛总在算计着什么。他手中不紧不慢地盘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扳指,听完钟横的禀报,并未立刻言语,书房内一时间只有灯花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钟离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穿透力:“萧远,不过一失势老将,日薄西山,本不足为虑。纵使一时得了些许助力,也难成大气候。关键在于那个秦武,”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此子年纪轻轻,却能练兵,能聚财,还能让陈立那种地方官对其言听计从,绝非池中之物。秦家湾的底细,你派去的人可曾查探清楚”

钟横躬身道:“回叔父,秦家湾地处偏僻,外人难入。据探子回报,其钢铁产量惊人,更有丝绸等奇货产出,获利甚巨。陈立那厮对秦家湾维护甚紧,我们的人难以渗透。”

“哼,陈立不过田霄的走狗罢了。”钟离冷哼一声,“秦武与萧远勾结,田霄与陈立附从,他们在北疆已成气候,若不加以压制,日后必成我钟家大碍。”

钟横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叔父英明!那我们该如何是好直接发兵征讨,恐怕师出无名,且那秦武新军战力不俗,强攻未必能轻易得手,反而会落人口实。”

钟离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匹夫之勇,不足为惧。对付这等边将,何须动刀兵老夫自有妙计。如今北疆乌戎虽暂退,但边防依旧空虚,朝中多有议论,主张加强京畿防御。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他顿了顿,眼中精光一闪,续道:“明日早朝,我会联合兵部同僚,以‘边防压力减轻,为充实京营,加强中枢防御,需从边镇抽调精锐兵马回京整训,以备不虞’为名,向陛下请旨。届时,便指名道姓,要萧远将其麾下新练之军,特别是秦武所部,抽调半数,火速开赴京城,接受‘检阅’与‘整编’。”

钟横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叔父高明!此计一出,萧远与秦武必然进退两难!若他们遵令,则麾下精锐尽失,羽翼被剪,不足为惧。那秦武没了兵,便如拔了牙的老虎,任我等拿捏!若他们胆敢抗命,便是公然违抗圣旨,形同谋逆,届时我等便可名正言顺地发兵剿灭,将其一举铲除!”

钟离满意地点点头:“正是此理。这道命令,要让他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秦武不是能练兵么那就让他练好的兵,来为我钟家效力!”

计议已定,叔侄二人相视而笑,仿佛已经看到了萧远和秦武焦头烂额的窘境。

数日之后,一道盖着兵部大印、措辞严厉的公文,由快马驿卒星夜兼程,送抵了临塞城萧远将军府。

彼时,萧远与秦武正在沙盘前推演北疆防务,听闻京城兵部来使,皆心头一凛。待展开公文,细细看过之后,饶是萧远久经风浪,也不由得勃然色变,一掌拍在案上,怒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好个夏侯霸,好个钟家!老夫隐忍多年,早已不问朝中之事,他们却还不肯放过!这哪里是检阅,这分明是要釜底抽薪,夺我兵权啊!”

秦武接过公文,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字,脸色也变得异常凝重。公文上的言辞冠冕堂皇,历数朝廷对边疆将士的体恤,又言及京畿防务之重要,最终话锋一转,明确要求临塞城守将萧远,即刻抽调麾下最精锐之新编士卒五百名,由得力将校率领,限一月内抵达京城,听候兵部统一检阅并接受整编,不得有误。文末更是隐晦提及,若有拖延或推诿,将以贻误军机论处。

“指名道姓要秦武训练的新军,还要半数……”萧远气得浑身发抖,“这与直接缴了我们的械何异我等在边疆浴血奋战,九死一生,好不容易练出一点家底,他们却在京城安坐,动动嘴皮子就要夺走!岂有此理!”

秦武将公文轻轻放下,眼神冰冷。他深知,这道命令背后,必然是钟家和夏侯霸在作祟。他们不敢在战场上与自己真刀真枪地较量,便使出这等阴损的政治伎俩。这道看似寻常的调兵令,实则是一道致命的考题。

遵令,则辛辛苦苦拉扯起来的队伍,核心力量将被人轻易夺走,萧远和自己将再次沦为无兵可用的空头将军,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抗命,则更是直接将把柄送到对方手中,坐实了“拥兵自重,不听调遣”的罪名,届时,钟家便可挟朝廷大义,名正言顺地对自己和萧远进行征讨。

临塞城上空,刚刚因为练兵有成而升腾起的勃勃锐气,仿佛瞬间被这道来自京城的命令,浇上了一盆刺骨的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