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为什么不想要那些荣誉呢?多少人打破头做梦都想要的……”

看着房贤平三人坐上北京130皮卡远去,杨湘宁忍不住疑惑的向方信问道。

方信微笑着摇摇头:“树大招风啊,我这才刚开始,如果就引起轰动成为众矢之的,那并不是一件好事。”

荣誉只是一时,但带来的后果却是长期的。

以后方信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盯着,无数双嫉妒恶毒的眼睛会把他的每一个微小的举动放大十倍百倍,

那么以后就别说倒卖十足全蝎了,恐怕想要日常生活都困难的很。

而且最重要的,十足全蝎的事,方信还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

沂蒙大山才区区蕴藏着三万斤啊……捕捉过多过快的话,国家就要立法保护了……

“走吧,咱们抓紧去照相馆,争取排个第一名。”

方信推起自行车,杨湘宁把屁股一翘,脚尖一点,熟练的坐了上了后座。

几分钟后就到了照相馆,现在还不到上班时间,照相馆的门还是关着的,

但门口已经有四个人在排队等候了。

“好嘛,还是来晚了……”

方信苦笑一下,停好自行车,赶紧和杨湘宁排到队伍后面。

庆幸的是,经过简短的交谈,这四个人是一起的,工友之间感情浓厚,想要拍一张合照。

“这好这好,第二名。”

方信顿时又高兴了起来。

等了约有半个小时,照相馆的门终于开了,上午那个年轻女同志走出来,

往外面扫了一眼,大声叫道:“谁要照相?进来吧。”

“我们照,我们照相。”

前面四个人马上一起站起来,兴高采烈的走了进去。

方信和杨湘宁就顺势上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最前第一名。

不到十分钟,那四人便又高高兴兴的走了出来,跟方信客气的打个招呼,就快步离去。

同时,方信的身后又有几个人排了上来。

“走吧,到我们了。”

方信轻轻拉起杨湘宁的手。

杨湘宁忽然变得紧张起来,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

虽然很干净,但毕竟旧了一些,

用力把军绿色上衣拉的平整一些,

有些局促的问道:“我,我这样好看吗?”

“好看,当然好看啊。”

方信失笑:“要不,我带你先去买件新衣服?不过颜色还是那样……”

“算了,别浪费钱了,现在只剩十九块钱了,可要省着点花才行,就这样吧。”

杨湘宁终于鼓起勇气,跟着方信走进了照相馆。

“同志你好,我们想要照一张结婚照。”

站在柜台前,方信客气的说道。

同时看了一眼那个工作人员胸前的铭牌:赵霞。

赵霞抬起头看了两人一眼:“黑白的五毛,彩色的五块。”

方信断然说道:“那要彩色的。”

杨湘宁心疼的拉拉方信的胳膊,方信不理。

赵霞又问:“那就带底片一式三张两寸彩照,需要加印或者放大吗?”

方信略加思索:“放大一张吧,12寸的。”

“那得再加五块。”

“行,”

方信转头向杨湘宁示意一下,

杨湘宁既心疼又甜蜜,赶紧拿出十块钱交上去。

赵霞把钱收下,就开始例行公事的询问:“姓名,年龄,地址,工作单位……”

方信赶紧一一回答。

赵霞一边问着,一边随手“刷刷刷”写下一张单子,撕下来递给方信:“到后面去吧。”

“好嘞,谢谢同志。”

方信高兴的接过单子。

“哎哎,等一下,”

赵霞忽然轻叫了一声,喊住方信和杨湘宁,

“同志还有什么事?”

方信疑惑的问道。

“咦?你们俩……还真的挺般配的……”

赵霞把两人上下打量一番,忽然露出笑容,语气也变得客气了起来:“麻烦稍等一下,跟你们两位商量个事行不行?”

“同志你请说。”

方信也客气的回应。

“是这样的,我们照相馆新近从上海弄到一件婚纱,还没有人试用过呢,你们两位有没有兴趣?”

赵霞试探着问道。

那可太有兴趣了。

方信顿时大喜。

原本以为,在1978这个年代,婚纱只会出现在京沪广等发达地区,沂蒙县这种小县城最少也要延迟两三年才能出现,

方信本来还挺遗憾的,不料此时却突然得到一个大大的惊喜。

“是这样的,我们经理的一个同学在上海工作,他托关系最近刚刚弄来一件,现在正想找合适的人帮忙宣传一下……”

赵霞解释道。

“要,当然要,一定要。”

方信没有丝毫的犹豫。

杨湘宁的眼睛亮了一下,闪过一丝无比激动的惊喜。

那可是婚纱啊!甚至在梦里都不敢想的东西!

但问题是……应该很贵吧?

可是,身上就只剩九块四毛钱了……

杨湘宁的眼神在忐忑中又黯淡了下来。

“你们等一下,我去问一下经理。”

赵霞转身跑到了里面。

不一会就陪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青年走了出来,那青年盯着方信两人上下一打量,眼睛一亮:“郎才女貌,气宇非凡,就是你们了!”

热情的上前与方信握手:“同志你好,我是照相馆经理,叫我张伟就好了。”

方信也客气的笑道:“张经理你好,不是有婚纱吗?那就快给我们照相吧。”

“是这样的,我们想要跟你小小的商量一下,”

张伟略作踌躇,有些小心的笑道:“由于宣传的需要,我们想要留下你的一张照片挂在外面,不知两位同志是否愿意?”

方信和杨湘宁对视一眼。

在这个相当保守的年代,虽然还没有肖像权的说法,但绝大多数人还是都不愿意的。

把自己的照片放大挂在马路上?任凭成千上万的天天看,品头论足?那谁受得了啊?

杨湘宁也觉得难以接受,向方信微微摇了摇头。

方信还未开口,张伟见状赶紧补充一句:“如果你们同意的话,那么这次的照相费用就全免了,另外还可以再赠送你们几张,以后再来照相价格也能优惠,你看怎么样?”

“行,成交。”

方信微笑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