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末世穿越,你们怎么不吃肉? > 第73章 五文钱,谁的荣耀谁的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章 五文钱,谁的荣耀谁的坑?

第73章:五文钱,谁的荣耀谁的坑?

五百文钱的风波,像一阵急雨,来得快,去得也算快。

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杨家村的清晨,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只是空气里,除了寻常的柴火味、泥土味,还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酸味和……臭豆腐那独特的“醇香”。

黄曼曼站在自家小院门口,深吸了一口气。

嗯,是铜钱和希望的味道。

院子里,黄翠莲安静地坐在小板凳上择菜,黄小石和黄小丫则在旁边帮忙。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和安稳生活,黄翠莲虽然依旧懵懂,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安宁,不再像以前那样惊恐不安。

小石和小丫也长高了些,脸上有了点肉,不再是刚来时那副面黄肌瘦的样子。

这一切,都建立在“钱”的基础上。

而钱,来自于源源不断的订单和……村里人手里那些不起眼的坛坛罐罐。

“曼曼姐,都弄好了!”

杨有金的声音从隔壁杨富贵家院里传来,带着年轻人的活力。

钱多多和王秀华也已经带着各自负责的部分,将打包好的糕点和臭豆腐成品运到了杨富贵家院子,那里地方宽敞,方便马车装卸。

黄曼曼点点头,走了过去。

杨富贵家的院子,俨然成了临时的货物集散地。

村民们路过,眼神复杂。

羡慕,嫉妒,还有那么一丝……因为昨天那五百文而略微平复的不甘。

“曼丫头,早啊!”

有路过的婶子,脸上带着点讨好的笑意,手里还挎着个篮子,里面是刚摘的青菜。

黄曼曼微笑着点头回应:“婶子早。”

不多时,聚贤楼那辆熟悉的黑漆马车,踏着晨光,准时出现在了村口。

赶车的小厮还是上次那个,看着机灵,手脚麻利。

“黄姑娘!”小厮跳下车,恭敬地打招呼。

“来了。”黄曼曼颔首,“今天东西都备齐了,还是老样子,一百八十份。”

小厮一边招呼着杨有金、杨有福帮忙搬货,一边应着:“好嘞!孙掌柜说了,黄姑娘办事,他放心!”

黄曼曼看着他们将一箱箱码放整齐的糕点和一坛坛密封好的臭豆腐搬上马车,目光落在小厮身上。

“对了,跟你说个事。”

小厮立刻停下动作,认真听着。

“明天就是第五天,该结账了,对吧?”黄曼曼问道。

小厮点头:“是的黄姑娘,五天一结,掌柜的交代了。”

“嗯。”黄曼曼语气平淡,“你回去跟孙掌柜说一声,这次结账,让他不用准备银子了。”

小厮一愣:“啊?不用银子?”

在他看来,这么大笔生意,肯定是银货两讫才方便啊!那么多铜板,得多重!

黄曼曼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解释道:“我需要大量的铜钱,现钱。让他把该结的货款,都换成铜板带来。”

“全部?”小厮有点不敢相信,“那得好几贯钱呢,重得很!”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铜钱,将近两千文一天,五天就是小一万文,也就是接近十贯钱!那得多少铜板?用麻袋装都嫌沉!

“对,全部。”黄曼曼语气不容置疑,“越多越好,越散越好。跟你们掌柜的说,这是我的要求,如果实在不方便……”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那就算了,下次再说。”

小厮心里咯噔一下。

这“算了”两个字,听着轻飘飘,但分量可不轻!

现在聚贤楼的年糕和臭豆腐卖得多火啊!独家供货!孙掌柜宝贝着呢!

要是黄姑娘这边因为结账方式不满意,稍微卡一下货……

小厮不敢想下去,连忙点头哈腰:“方便方便!黄姑娘放心,小的一定把话带到!保证给您换成铜板带来!”

“嗯。”黄曼曼满意地点点头,“去吧。”

马车装好货,吱呀呀地驶离了杨家村。

钱多多凑了过来,好奇地问:“曼曼,你要那么多铜板干嘛?沉甸甸的,数着也麻烦,换成银子多省事!”

黄曼曼看了她一眼,没直接回答,反而看向院子另一边。

那里,已经陆陆续续有村里的妇人、老太太,抱着、拎着大小不一的瓦罐坛子过来了。

“婶子来了?”

“哎,曼丫头,看看我这坛泡菜,自家地里种的包菜,脆着呢!”

“还有我这缸酸菜,老坛子腌的,味儿正!”

这些,都是冲着黄曼曼那“七十文一斤”的高价来的。

最初几天,是黄曼曼亲自负责称重、验货、付钱。

她带着杆小秤,挨个检查,闻闻味儿,看看色泽,偶尔还会用干净的筷子捞一根尝尝。

合格的,称重,记录,然后从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里,数出相应的铜板,当面交到对方手里。

“王家婶子,泡萝卜,三斤二两,二百二十四文,您数数。”

“李家奶奶,酸菜,五斤整,三百五十文,拿好了。”

哗啦啦的铜钱碰撞声,是此刻杨家村最动听的音乐。

拿到钱的妇人老太太们,脸上笑开了花,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把铜钱揣进怀里,仿佛揣着沉甸甸的希望。

这可比下地挣那几个辛苦钱,来得快多了!

一时间,家家户户都翻出了自家的泡菜坛子、酸菜缸。

黄曼曼看着眼前这热闹的景象,还有角落里越堆越多的坛坛罐罐,微微蹙了蹙眉。

收是好事,能补充货源,也能让村民得实惠,缓解之前那点不快。

但,太耗费精力了。

她每天光是称这些东西,就得花小半个时辰,还不算检查品质的时间。

她的时间,应该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比如,研发新口味的糕点?或者,想想怎么把臭豆腐卖到更远的地方?

甚至,怎么把这些收购来的泡菜、酸菜,变成更值钱的商品?

这个收购点,需要一个固定负责的人。

一个信得过,又能镇得住场子的人。

黄曼曼的目光,缓缓移向了正屋门口。

杨老太拄着拐杖,站在门槛边,正伸长脖子往院子里瞅,眼神里有好奇,有算计,还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老太太这几天因为风家的事,心里也憋着气呢。

虽然最后没让杨三爷掏钱,是黄曼曼和公中各担一半,但她心里总觉得不痛快。

凭啥啊?

好事没她多少份,坏事倒像沾边了。

尤其是看着钱多多和王秀华每天跟着忙活,一人一天十五文工钱,她这老婆子除了落个“村长老娘”的虚名,啥实惠没有。

黄曼曼心里有了计较,走了过去。

“奶奶。”她开口喊道。

杨老太“嗯”了一声,耷拉着眼皮,没给她好脸色。

这丫头片子,是能挣钱,但心思也深,让她心里不踏实。

“奶奶,看这收泡菜酸菜的,每天人都不少。”黄曼曼语气平和地说。

“那是!七十文一斤,谁不眼红?”杨老太撇撇嘴,“也就是你这丫头,败家!换了我,三十文都嫌多!”

黄曼曼也不跟她争辩,顺着她的话说:“是啊,所以这收东西,得仔细着点,不能让人拿坏的、次的来糊弄。”

“可不是嘛!”杨老太立刻来了精神,“我老婆子活了这大半辈子,啥样的菜没见过?好坏一眼就能瞧出来!有些人啊,就爱贪小便宜,拿那泡得发白的烂菜叶子也想蒙钱!”

黄曼曼等的就是这句话。

“奶奶您经验丰富,眼神又好。”黄曼曼适时地送上一顶高帽,“你看,我这每天又要盯着作坊,又要算账,实在是分身乏术。这收购点,总得有个人看着才行。”

杨老太眼睛转了转,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但还是端着架子:“那是你的事,跟我老婆子说啥?”

“我想请奶奶您,帮我管着这个收购点。”黄曼曼直接说道,“每天就在这院子里,来的婶子嫂子们,您帮着看看货,称称重,记个账,把把关。您在村里威望高,说话有分量,您说行,那肯定就是好的;您说不行,谁也不敢犟嘴。”

这话,可真是说到杨老太心坎里去了!

威望高!

说话有分量!

把关!

这不就是管事儿的吗?

而且还是管着给别人发钱的事儿!

想想看,以后村里那些老姐妹、小媳妇,都得捧着坛子,到她跟前,好声好气地让她过目……

杨老太眼睛噌地就亮了,像两盏被点燃的油灯!

腰杆似乎都挺直了些!

“咳咳!”她清了清嗓子,努力压下心头的激动,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一丝得色,“这……这也不是不行。主要是看你这丫头,年纪轻轻,做这么大生意,身边没个长辈看着,容易被人骗!”

她顿了顿,终于说出了那句憋了好久的话,虽然有点别扭:

“你这丫头……总算……还知道家里有长辈,有点孝心……”

旁边的杨富贵刚送走马车,听到这话,嘴角抽了抽。

黄曼曼微微一笑,不接那“孝心”的话茬,只问:“那奶奶是答应了?”

“嗯……”杨老太矜持地点点头,但随即,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就紧紧盯住了黄曼曼,露出了最本质的关切:

“那……我老婆子也不能白忙活吧?这每天迎来送往的,也挺累人。你看……这工钱……”

话音刚落,旁边的杨富贵就皱起了眉头。

“娘!”他忍不住开口,“这都是自家人,曼曼让你帮忙是看得起你,你怎么还要工钱?”

在他看来,一家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哪有跟自家孩子要工钱的道理?

谁知,这话像是点燃了炮仗!

杨老太瞬间炸毛了!

“凭啥?!”她猛地一跺拐杖,声音尖利,“杨富贵!你给我说清楚!凭啥?!”

“钱多多,王秀华,天天在这晃悠几下,就有十五文钱!还有杨有福,帮着搬搬抬抬,也是十五文!”

“曼曼娘都有钱呢!”

“就连那杨二牛,每天跑腿买点东西,都有二十文!”

“怎么到了我老婆子这里,就成了应该的?就成了白干活?!”

“我老婆子难道就不是人?!我老婆子难道就活该受累?!”

她越说越激动,拐杖笃笃地敲着地面,唾沫星子横飞。

“我告诉你!我老婆子还就不是图那几个钱!”

“我就是要争这口气!!”

“凭什么她们都有,就我没有?!啊?!你说啊!”

杨老太一通爆发,把院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那些等着卖泡菜的妇人,都缩着脖子不敢出声。

钱多多和王秀华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表情各异。

钱多多是觉得老太太有点好笑又有点可怜,王秀华则是低着头,心里暗暗觉得老太太说得对,但又不敢掺和。

杨富贵被自家老娘吼得面红耳赤,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知道老太太是觉得自己被慢待了,心里不平衡。

但他这话不敢说,说了老太太能把他房顶掀了。

一片尴尬的寂静中。

黄曼曼平静的声音响了起来,清晰而沉稳:

“奶奶,您帮我管着收购点,自然不能让您白辛苦。”

她伸出一只手,比了个“五”的手势。

“一天,五文钱。”

“啥?五文?”杨老太的火气瞬间被这个数字浇了一半,但又涌起新的不满,“才五文?有金他们可都是十五文!”

一天五文,一个月才一百五十文!

跟儿子儿媳比,差了一大截!

老太太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黄曼曼看着她,眼神平静无波。

“奶奶,有金叔他们是全天跟着忙活,从早到晚,又是体力活。您只需要每天在这院子里坐一个时辰,看看货,称称重,动动嘴皮子就行。”

“而且……”黄曼曼话锋一转,声音带着一丝微妙的诱惑,“您想想,以后村里这些婶子奶奶们,谁家的泡菜酸菜想卖钱,都得先经过您的眼。这村里,除了您,还有哪个老太太有这份体面?”

体面!

这两个字,像是有魔力,一下子击中了杨老太的心巴!

她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脯。

是啊!

五文钱是不多,可那又怎么样?

那些老姐妹,一文钱没有!还得巴巴地捧着坛子来求她收!

到时候,她只要坐在这里,呷口茶(虽然现在还没茶),慢悠悠地看看这个,掂掂那个……

谁家的菜腌得好,她夸两句。

谁家的菜差点意思,她板起脸教训两句。

那感觉……啧啧!

比十五文钱可舒坦多了!

想到这里,杨老太心里那点不满,瞬间烟消云散。

脸上那紧绷的线条也软化了,虽然嘴里还在哼哼唧唧:

“哼……算你这丫头还有点良心……知道心疼我老婆子……”

她斜睨了黄曼曼一眼,嘴角却已经忍不住往上翘了。

“行吧!五文就五文!看在你这份孝心……不是,看在你这丫头求我帮忙的份上,老婆子我就勉为其难,帮你这个忙了!”

那变脸速度,快得让旁边的杨富贵都叹为观止。

“那从明天开始,就辛苦奶奶了。”黄曼曼点点头,从钱袋里摸出五文钱,直接塞到杨老太手里,“这是今天的,先预支给您。”

杨老太掂了掂手里那五枚温热的铜钱,脸上的褶子彻底笑开了花:“哎!好说!好说!明天老婆子我准时到!”

事情,就这么看似圆满地解决了。

黄曼曼成功地把收购点这个差事,甩给了杨老太。

既解放了自己的时间,又用区区五文钱\/天的代价,安抚(或者说利用)了老太太那颗不平衡的心,还顺便给她找了个“发挥余热”的舞台。

一举多得。

杨老太得了“权”,得了钱(虽然不多),更得了“体面”,心满意足。

村民们看着,虽然觉得杨老太那样子有点好笑,但也觉得,以后卖泡菜有个专门管事儿的,总是方便些。

只有杨富贵,看着自家老娘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和黄曼曼那平静无波的脸,心里隐隐觉得,这事儿……怕是没那么简单。

果然。

第二天,杨老太精神抖擞地搬了个小马扎,往院子收购点一坐。

那架势,活脱脱一个监工!

起初两天,倒也还算顺利。

老太太虽然眼神不一定真那么“毒”,但架子端得足,加上黄曼曼之前定下的规矩在那,倒也没出什么大岔子。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坛子)。

铜钱的哗啦声,依旧是院子里最受欢迎的背景音。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第四天,也就是黄曼曼交代小厮带铜板来结账的那天早上。

收购点那边,突然爆发出一阵尖锐的争吵声!

一个妇人哭天抢地的声音,夹杂着杨老太气急败坏的叫骂,远远地传了过来。

黄曼曼放下手里的草稿纸,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起来。

麻烦,终究还是来了。

而且,似乎比她预想的,还要快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