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古代医女特警的乡村传奇 > 第250章 故园欢聚忆前尘 四世同游绘清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0章 故园欢聚忆前尘 四世同游绘清平

车队扬起细碎的尘土,沿着蜿蜒的青石路,向清平村进发,

石梅花半倚在林羽肩头,怀中的小念安,正揪着林羽腰间的玉佩,翻过来复过去,玩耍得很是起劲,

石梅花望着车窗外掠过的熟悉景色,轻声道:

“羽哥,这次回村,定要陪爹娘和外公外婆,去看看小妹菊花举办的诗社,听说就挨着学堂呢。”

林羽伸手替她拂开额前碎发,笑道:

“好,都依你,哎,学堂旁那棵老槐树,花儿都开了吧,咱们定要去摘一些,做成槐花糕,保准把小念安馋哭。”

怀中的孩子似是听懂了,突然“咯、咯、咯”地笑起来,一双小手还在空中胡乱挥舞着。

还未到村口,锣鼓声便远远传来,王翠妞掀起车帘张望,只见四弟石柱贵一家,正站在老槐树下翘首以盼;

大哥石柱国手持鞭炮,二哥石柱民帮忙点燃引线,“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响,带来了一片喜庆,也惊醒了林间的雀鸟,在树间“叽叽喳喳”的欢唱着、飞舞着。

村长拄着枣木拐杖,身后跟着一众村民,还有抱着竹篮的阿珍姐,里面装满新摘的杏子;

石菊花提前回到村里,早早就等在路边,她打理的诗社就在不远处,此时,看到马车队到了,兴奋地朝马车奔去,

“爹、娘、外公外婆,舅舅舅母、姐姐姐夫,你们都到啦!还有小佑安,快叫姨母,”

乐乐和蓉蓉,也像燕子般飞奔到车队旁,“三伯父,三伯母,您们好!我们好想您们。”

王翠妞踩着石凳跳下车,她一手牵着乐乐,一手牵着蓉蓉,快步迎向人群,阿珍姐立刻将杏子塞到她怀里:

“翠妞,快尝尝,后山那棵老杏树,今年结的果子格外甜!”

这时,石柱福已扶着程老爷子、程老夫人下车,两位老人被搀扶着刚刚站稳,

程老夫人望着村口挂着的红灯笼,眼眶微微湿润:“这村子啊,比画儿还美!还热闹哟。”

程老爷子也感慨道:“是啊,这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房子;开满五颜六色花儿的果树;

这青山、这绿水,就像人间仙境,太美啦!难怪狗蛋带着苏瑶,在这儿都不想回府了。”

这时,石狗蛋不知从哪钻出来,挽着一身粉红衣裙的苏瑶,石狗蛋手里捧着刚烤好的红薯,烫得直甩手,却笑得灿烂:

“外公、外婆、快尝尝,这可是我和瑶瑶亲手烤的,可好吃啦!”

程老爷子接过咬了一口,金黄的薯肉冒着热气:“你俩手艺不错,比城里点心铺子的还香、还甜!老婆子,你也尝尝。”

小念安闻到香味,在石梅花怀里扭动着身子,奶声奶气地喊:“要!要!”惹得众人笑作一团。

一众人穿过挂满紫藤花的木廊,瞧见婆婆正踮脚往院外张望,王翠妞快走几步,拉住婆婆的手:

“娘,您身体可好?我带着全家回来看您了。”说着,从包袱里拿出几个瓶子,这是她早就准备好的名贵药品,

“娘,这是专门给您补身子用的,您操劳了一辈子,如今老了,可得多注意些,好好调理这身子骨。”

刘兰英接过药瓶,浑浊的眼里泛起泪花:“儿媳啊,你们有心了,看到你们都好,我这心里就踏实啦。”

众人在院子里坐下,石狗蛋端来茶水,笑嘻嘻地说:“外公、外婆,舅舅、舅母、您们还没尝过咱们清平村的茶呢,可香了。”

程父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赞道:“这茶确实不错,清香甘甜,别有一番风味。”

程逹开口,“狗蛋,你和苏瑶在清平村,有段时间了,每日都做些什么呀?”

“舅舅,我们可忙了,有时给村民义诊,有时去诗社和菊花他们,探讨诗画,我还要去玉石坊,继续向苏大师学玉器雕琢呢。”

用善后,众人来到诗社,石菊花端着青瓷茶盏,穿梭于亲朋间,礼貌地敬茶,自信微笑地招呼着众人,

程老夫人抿了口茶,忽然指着一株开得正盛的月季:“这花儿养得真好,比我在州府花园里见的、还水灵。”

王翠妞顺着母亲的目光望去,嘴角不自觉上扬:“这是用后山的山泉浇的,娘要是喜欢,走时带几株回去。”

诗社内,一位老者正挥毫写着:“耕读传家”四个大字,笔尖扫过宣纸的沙沙声,忽然勾起王翠妞的回忆:

在21世纪的书房里,父亲也经常挥笔洒墨,父亲的字苍劲有力、行如流水,她也时不时会练练,那场景、和此刻竟如此相似;

她仿佛看见,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煎锅里的荷包蛋滋滋作响;

仿佛听见,训练场上队长的哨声,划破长空,战靴踏在水泥地上的铿锵;

还有,执行任务时,防弹衣摩擦的窸窣声,与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那些画面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闪过,她下意识按住胸口,那里,似乎还残留着智能手表的冰凉触感。

“娘子,你在想什么?”石柱福的声音惊散了回忆,他递来一粒洗净的桑葚,紫黑的汁水染在指尖,

“娘子,你看小念安,追着蝴蝶,都快跑成泥猴子了。”

王翠妞转头望去,孩子正跌坐在草堆里,手里攥着半片花瓣,石梅花蹲在一旁,给他擦脸上的草屑,

阳光将三人的影子叠在一起,拉得很长,她忽然轻笑出声,接过桑葚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舌尖蔓延:

“相公,我在想咱们第一次见面,你一口一个娘子娘子的叫着,在背我回家时,把我的裙摆都蹭脏了。”

石柱福挠挠头,耳尖泛红:“那不是着急嘛......”话未说完,小佑安突然举着野花冲过来,花瓣上还沾着泥土:“外婆!花!”

王翠妞抱起孩子,任由他沾满草汁的小手,往自己脸上涂抹。

四叔家的乐乐,正在老先生指导下,认真的练字;而蓉蓉正在画山水花鸟画卷;

这时,石菊花正带着诗社的孩子们,朗诵新学的诗词:

“粉袖教平仄,童声诵韵章。新裁云上月,巧绘清平芳。字落菊添色,情融墨染香。诗心初种处,春意满庭扬。”

隔壁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而林羽和石梅花,加入了石狗蛋和苏瑶的义诊行列,他们仔细认真的,为前来就诊者望、闻、问、切,开药方、送药丸......

王翠妞听着这些、看着这些,她的目光一一扫过,又落在了远处苏木染坊晾晒的彩布上,那些靛蓝与茜红交织的布料,随风轻扬,

忽然,她想起玉雕坊里流转的刻刀;竹艺馆中翻飞的篾条;木雕坊里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这些本来快要失传的手艺,如今在清平村,又焕发新生,可自己从21世纪带来的外科医术,却如深锁匣中的明珠,光彩未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