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古代医女特警的乡村传奇 > 第60章 进阶的雪梨枇杷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梅花撒娇的摇着王翠妞的手,

“啊!什么新方子呀?娘,快说、快说嘛。”

“你看啊,这枇杷有止咳的功效,

而这梨呢,也有润喉止咳的功效,

那我们把枇杷和雪梨合到一起,

做一个润肺止咳的新膏方,咋样?”

石梅花眨眨眼,“娘,这能行么?咱之前可没做过。”

这时,石柱福从外头回来,

听到母女俩的对话,挠挠头说:

“娘子,这事儿可得掂量掂量,

别新东西没做出来,还耽误了原本的生意。”

王翠妞嗔怪地白了他一眼,

“你呀,就知道守着老本,不创新哪有活路。

我心里有数,这雪梨润肺的功效,可不比枇杷差,

两者结合,说不定能有大惊喜。”

说干就干,王翠妞一头扎进厨房,

开始了她的试验,她把新鲜的雪梨,

枇杷,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然后放进锅里,加些水,慢慢熬煮,

这时,石狗蛋像个小尾巴一样跟进来,

“娘,我来帮您烧火。”王翠妞笑着点头:

“行,狗蛋,可要把火烧稳咯。”

锅里的雪梨渐渐煮烂,变成浓稠的汁水,

香甜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厨房。

王翠妞继续,慢慢地均匀搅拌,

看着锅里的汁水,慢慢变成膏体,她满心期待。

可第一锅出来,效果却不尽人意,

石梅花尝了一口,皱着眉头说:

“娘,这味道咋怪怪的,

甜得发腻,还有股焦糊味。”

王翠妞也尝了尝,确实,

两种食材的味道,没有很好地融合,

而且火候没掌握好,有点糊锅了。

石柱福在一旁叹气:

“我就说,没那么容易吧,

娘子,要不别折腾了,好不好。”

王翠妞噘着嘴,瞪他一眼,

“你少泼冷水,我就不信邪了。”

她静下心来,仔细回想刚才的步骤,

觉得可能是枇杷和雪梨的比例不对,

还有熬制的火候,也没把控好,顺序也得调整,

想到这里,她突然又觉得,光两种水果还不行,

最好能匹配一些,止咳润肺利喉的药材,

这样,应该更有吸引力,更有市场。

王翠妞立刻查看那本,《奇门医术秘录》

她手捧古书,喃喃自语:川贝等这些药,

已经入了“川贝枇杷膏”,

那么这新品,在雪梨、枇杷里面,

再入些另外的润肺止咳、并有调理作用的药,

百合、麦冬、再来些薄荷,这样就更好了,

她又仔细查看了熬制中,要注意的细节。

放下书,她决定明天再进趟山,去采些药回来,

翌日清晨,王翠妞一如既往,背上行囊,

进入山林,直接朝着那个山谷的药园走去,

这次,她目标明确,只寻找熬膏用的主药材,

百合、麦冬、薄荷、川贝等,

你别说,这山谷,还真就是个天然的药园,

几乎她想要的药,这里都能找到。

两个时辰过去,王翠妞便把背篓,塞得满满的,

回到家,她立刻将药清洗干净,以备之需,

再次进入试验中,按照秘录中的方法,

先将枇杷、雪梨清洗干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

放入雪梨块和枇杷块,大火煮开后转小火,

煮制过程中,不断搅拌,防止糊锅,

待熬制到稍浓稠时,再按比例加入百合、麦冬,

只见她双手并用,右手不停地均匀搅拌,

左手时而添加柴火,小心谨慎的把控火候,

头发被额头上,冒出的汗水浸湿。

“娘,您看这颜色,好像比上次好看多了。”

石梅花惊喜地喊道,王翠妞看着锅里,黄而透亮的膏体,

心里也涌起一丝希望,

“我觉得吧,这膏要是能有点清凉的感觉,

就更适合嗓子不舒服的人了。”

石柱福在一旁突然冒了一句,

这时,王翠妞把早已准备好的薄荷,加到锅里,

一边不停的搅拌,一边笑道:

“要你说,我早就准备好了,呵呵呵。”

石柱福和孩子们也一起“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王翠妞见所有的药材,全部都融化到膏体里了,

她舀起一点,吹凉后放进嘴里,细细品味,

雪梨的清甜、枇杷膏的润喉、薄荷的清凉,

功效完美融合,而且,百合和麦冬加入,

更提升了润肺止咳,和胃降燥的功效。

当王翠妞把最终的成品,舀出来放在桌上,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时,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娘,这润肺膏肯定能大卖,

味道太好了,我吃了这几口,喉咙都顺畅多了。”

石梅花开心地说,石柱福也竖起大拇指,

“翠儿,还是你有办法,

这下,咱不愁没生意了。”

石狗蛋和石菊花,兄妹俩更是不肯放勺子,

吃的嘴巴上,都涂满了黄黄的膏蜜。

王翠妞连忙把这新品,往村里工坊送去,

经过村里的大槐树,

乡亲们平日,都在那儿唠嗑乘凉,

“翠妞妹子啊,你手上拿的是什么呀?”

“婶子、大娘们,快来尝尝,

我新做的雪梨百合润肺膏。”

几个婶子好奇地围过来,

“翠妞啊,这是啥新鲜玩意儿?”

王翠妞打开罐子,舀出一点递给她们,

“这是我新研制的润肺止咳膏,

用了咱村里的雪梨、枇杷,

还有百合、麦冬、薄荷,

对嗓子干痒、咳嗽可管用了。”

村里的老郎中李大爷,也走过来,

拿过勺子尝了一口,微微点头,

“嗯,翠妞啊,你这方子不错,

既有润肺的药材,又有清凉的薄荷,相得益彰啊。”

有了李大爷的肯定,乡亲们纷纷点头,表示赞赏,

王翠妞看到村里人的反应这么好,信心更足了,

她继续拿着新膏,去了村工坊,

并托人去喊村长和老族长,

然后,跟大伙说了,

这两天,她新研发出来的产品,

大伙品赏后,无不称赞,

这时,村长和老组长赶到,

了解情况后,村长说:

“村民们,翠妞为了我们村子,

不分日夜,放着自家的生意,倒贴自家的钱,

一心只想让大伙能富足一些,你们说,

她是不是我们村子的大善人,是不是我们的恩人。”

村民们齐声说:“是!翠妞是个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