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柱贵滔滔不绝地讲解着,

手中捧着礼盒,眼中闪烁着光芒,

仿佛捧着的是,他对未来生活的全部憧憬。

清平村,王翠妞和石柱福,

听闻石柱贵与林婉清的事后,也满心欢喜,

“相公,你看四弟如今有了心仪的姑娘,

做起事来,整个人都更有干劲了,

咱可得多帮衬着点,盼着他早日成家。”

石柱福笑着点头:“娘子说得是,

四弟为村子付出不少,等他回来,

好好和他聊聊,看看能帮上啥忙。”

石柱贵的努力,渐渐有了成效,

养生礼盒,在一些城镇打开了销路,

不少大户人家对其青睐有加,订单慢慢多了起来。

每收到一份订单,石柱贵都会第一时间,

想要与林婉清分享这份喜悦,

在忙碌的间隙,石柱贵时常和林婉清书信往来,

虽言语质朴,却满是流露着真挚的思念,

他会在信中描述推销路上遇到的困难,

以及如何克服,就像与她并肩作战一般;

也会提及清平村的新变化,那些工坊里忙碌的场景、

村民们质朴的笑容,仿佛要将她带入自己的生活圈子。

林婉清收到信后,总是反复阅读,

想象着石柱贵在外奔波的辛苦,

时而为他担忧,时而又为他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她也会认真回信,分享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点滴,

言语间满是温柔与关怀,两人靠着一封封信件,

维系着这份跨越距离的感情,

在心底默默期许着未来相聚的日子。

石柱贵,在结束了一轮推广后,终于踏上了归程,

他归心似箭,心中满是对林婉清的思念,

还有对清平村未来发展的无限遐想,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依旧充满挑战,

但有爱人的牵挂,有家人的支持,

有村子的依托,他无所畏惧,

定能闯出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为自己、为清平村、为他与林婉清的未来……

进村后,熟稔地朝着王翠妞家走去,

还没到门口,就见王翠妞和石柱福迎了出来,

王翠妞笑着打趣:“四弟,你这一路可辛苦了,

瞧这喜气洋洋的模样,可是有啥好事要跟我们分享?”

石柱贵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三嫂,我就是想着能回村,心里高兴。”

进了院子,几个孩子一下子围拢过来,

拉着石柱贵问长问短,“四叔,看你这么高兴,

是不是见到我四婶了,什么时候我们也能见到她呀,”

石柱贵笑着回应,“梅花,你这小机灵,咋知这事啊?”

狗蛋和菊花也一起“咯咯咯”的笑起来,

“四叔,我们都知道啦,你快点把四婶娶回来嘛。”

全家都“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石柱贵从包裹里掏出,给孩子们带的小玩意儿,

院子里充满欢声笑语,石柱福递上一碗水,

“四弟,你这次出去为村子立了大功,

养生礼盒卖得可好了,不少大户都指名要咱们的货。”

石柱贵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

看来咱们这一番努力没白费。”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婆婆刘兰英、大嫂姜氏,走进了院子,

刘兰英的脸色阴沉,一进门就没好气地说:

“老四,你可算回来了,这一去城里读书,

心都野了,还知道回村?我送你去读书,

是盼着你考取功名,让我跟着享享清福,

你倒好,跑回来跟老三媳妇瞎忙活。”

石柱贵赶忙起身,恭敬地叫了声:

“娘,我在城里学了本事,不就想着回来帮衬村里,

让咱们日子过得好点嘛。”

刘兰英冷哼一声,在椅子上坐下:

“哼,说得好听,我看你就是没出息。”

王翠妞见状,笑着打圆场:“娘,您别气,

四弟这次回来,可给村里带来不少好消息呢,

而且啊,四弟还结识了个好姑娘。”

这话一出,石柱贵的脸瞬间红了,

像个熟透的番茄,嗫嚅着:“娘,是有这么回事……”

刘兰英眼睛一下子亮了些,不过语气依旧不善:

“哦?啥姑娘?家境怎样?城里的吗?”

石柱贵坐下来,低着头,声音却透着甜蜜:

“婉清姑娘人很好,温柔善良,是外村镇上的,

还很孝顺,我们一直有书信往来……”

刘兰英听着,可嘴里还是嘟囔:

“这姑娘再好,娶进门不得花钱?你有这闲钱?”

石柱福看到这般,忙接过话去:

“娘,四弟也不小了,又有了心仪的姑娘,

是该成家了,再说,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强多了。”

这时,大哥石柱国从外面走进来,

听到这话,也插话道:“老四,娘说得对,

你年纪不小是该成家了,可这成家的花销,

咱得掂量掂量,咱家也不是啥大户。”

大哥说着,眼神不自觉瞟向大嫂,

大嫂姜氏头一仰,别过脸去,

显然是不愿意出钱的意思。

二哥石柱民也跟着点头:“就是,

咱老石家好久没办喜事了,这次可得热热闹闹的,

不过,钱的事儿,还得从长计议。”

二哥边说边搓着手,眼睛滴溜溜转,

一看就是心里打着小算盘,怕自家吃亏。

石柱贵心思单纯,看着一家人关心的模样,

眼眶微微泛红:“谢谢大哥、二哥,还有娘、

三哥三嫂,有你们真好,我也想早点把婉清娶进门,

可总得有个住的地方……”

王翠妞心思细腻,立刻明白了他的顾虑,

转头看向石柱福:“相公,我看,

咱们得帮四弟,把房子的事儿给定下来。”

石柱福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咱不能让四弟委屈了姑娘,娘,您觉得呢?”

刘兰英撇撇嘴:“说的轻巧,

盖房子得花多少银子?你们出啊?”

大嫂姜氏一听,立马尖着嗓子叫起来:

“哎呦,这老三媳妇就是会充大方,

咱自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哪有余钱给老四盖房。”

二嫂陈氏也不甘示弱:“就是,

老四读书那几年,家里没少贴补,

现在回来了,也该为家里出份力,

咋还想着,让我们掏钱,我们可没钱。”

石柱贵听着这些话,心里一阵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