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抽签投胎当皇太女,父皇乐翻天 > 第316章 春闱,马上就到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安王府内。

和淑郡主一回到家,就被焦急等待的安王妃拉住,好一顿数落。

“我的小祖宗,你可算回来了!你要是再出点什么事,是要逼死娘吗?”安王妃眼圈都红了。

“娘,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和淑郡主乖巧地认错,又把今日的惊险遭遇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重点突出了谢南书的英勇果决。

书房内,正在练字的安王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放下了笔。

安王是光庆帝的亲弟弟,为人闲散,不问朝政,但心思却极为通透。

他走出书房问道:“你今天,不但自己跑出去胡闹,还用王府的名义,给一个穷书生送了那么多东西?”

“父王,我不是胡闹!”和淑郡主辩解道,“谢南书他救了女儿的命!而且,他是宝妞看重的人!”

“哦?宝妞也知道此人?”安王来了兴趣。

和淑郡主便将宝妞如何在宫门口偶遇谢南书,如何赏赐他二十两银子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安王听完,捻着胡须,陷入了沉思。

他这个侄女,他可是太了解了。

宝妞的眼光,比她父皇,甚至比自己还要毒辣。能被她如此另眼相看的人,绝非池中之物。

“一个书生,面对持刀的歹徒,不仅不惧,还能当机立断,先发制人,事后又能洞察人心,防止其诈降反扑……这等心性,确实不像个只会读书的秀才。”

安王缓缓点头,“看来,我大洲国,或许又要多一位能臣了。”

他看向自己的女儿,笑道:“你这次‘投资’,做得不错。比你父王我那几笔赔钱的买卖,眼光要好得多。”

安王妃:“......”

第二日,和淑郡主无聊去福星宫找宝妞玩,宝妞也听和淑郡主绘声绘色地讲完了昨日的奇遇。

“哈哈哈,这么说,我那二十两银子,不仅让谢南书能安心读书,还顺带无形中给你请了个免费的保镖?”宝妞笑得前仰后合。

“可不是嘛!”和淑郡主也得意洋洋,“我可是亲眼见识了,那谢南书打起人来可真狠!那木棒子,‘砰砰’的打下去,听着都疼!一点都不像个文弱书生!”

宝妞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那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便对了。”她轻声说道,“真正的栋梁之才,当有菩萨心肠,亦当有雷霆手段。对百姓,当如春风化雨;对奸邪,则需如秋风扫叶。”

“谢南书今日之举,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他有仁心,故而会为素不相识的你挺身而出;他有智谋,故而能识破歹徒的诡计;他亦有霹雳手段,故而能一举将其制服,毫不留情。”

“这样的人,若为官,才能真正地‘防豪强兼并、保万民之利’。”

她看向窗外,京城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

“春闱,马上就到了。”

“我很期待,当他看到我出的那道关于‘草莓’的策论题时,会写出怎样一份惊世骇俗的答卷来。”

***

光阴荏苒,倏忽一月。

京城褪去了冬日的萧索,在和煦的春风中渐渐苏醒,柳枝吐翠,桃蕊含苞,一派生机盎然。

对于满城的读书人而言,这个春天,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满了紧张与期待。

因为,三年一度的春闱,终于拉开了帷幕。

这一个月里,谢南书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和淑郡主那日慷慨的“投资”,让他彻底摆脱了柴米油盐的束缚。

他不再需要为了三餐温饱而耗费心神,也不必再为了一张纸、一方墨而精打细算。

他搬离了那个阴暗潮湿的小院,在城南租了一处虽小却清净明亮的屋子。还换上了崭新的儒衫,整个人都显得精神了许多。

但他没有丝毫的懈怠与放纵。

那份来自皇太女和郡主的知遇之恩,像一团火焰,日夜在他胸中燃烧,化作了无穷的动力。

他白日里苦读经义,夜晚则奋笔疾书,将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诸笔端。

更重要的是,他不再是那个只知埋首故纸堆的书呆子。

谢南书时常会走上街头,去倾听市井的喧嚣,去观察百姓的悲欢。

他会和卖菜的大婶闲聊今年的收成如何,会听茶馆里的说书人讲诉江湖的恩怨,也会默默地看着衙役们如何处理邻里间的纠纷。

那日菜市场惊心动魄的一幕,和淑郡主那句“我这是在投资”,以及皇太女说的话,让他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

真正的学问,不在书本里,而在天地间,在民生里。

当贡院那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时,谢南书随着人流,一步步踏入了这座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考场。

他心中没有紧张,没有惶恐,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坚定。

考试的钟声敲响,考场内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前几场的经义、诗赋,谢南书答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终于,到了最后一场,也是最重要的一场——策论。

当试卷发下的那一刻,整个考场响起了一片细微的哗然与倒吸冷气之声。

无数考生看着那道策论题,都傻了眼。

“论:今有一物,状若鸡子,其色赤艳,其味酸甜,名曰‘草莓’……”

这是什么题目?

草莓?草莓是什么?一种水果?

用一种闻所未闻的水果来作为春闱的压轴策论题?这……这也太离经叛道了!

许多考生当场就懵了,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却连下笔的方向都找不到。

他们满腹的圣贤文章,满脑的经史子集,在这一刻,竟无一处可用。

然而,当谢南书看到这道题目时,他的心脏却猛地一跳,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是她!是她!

肯定是皇太女出的!

这道题,仿佛是专门为他而出。

别人看到的是一颗陌生的果子。

他看到的,却是那日御书房前,小太女纯真而智慧的笑脸,是户部尚书王坚敏锐的商业嗅觉,是和淑郡主与他在市井间的历险,是那个持刀小偷的凶狠与狡诈;更是这一个月来,他对民生、商贸、吏治最深切的思考!

无数的念头在他脑中交汇、碰撞,最终化作了清晰无比的思路。

他深吸一口气,提起毛笔,从容蘸满了墨。

他没有急着下笔,而是先在草稿上列出了清晰的提纲。

“民生为基,商贸为帆,吏治为舵。”

而后,他笔走龙蛇,文思泉涌。

在“民生”篇,他详述了草莓作为一种新作物,应如何由官府牵头,设立育苗基地,向百姓免费或低价提供种苗。

更提出要编撰《草莓种植手册》,派遣农官下乡指导,并设立农业保障,以防天灾导致颗粒无收,伤及农本。

他强调,富民之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键在于让百姓掌握技术,自力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