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姜隐抬手一捋发,腕间的玉腕滑动泛起水润的光泽,她偏头睨了苏氏一眼,嘴角噙着意味深长的浅笑。

“也是,谁让我有孩子缘呢。有些人嫁过去后,自个儿没得生就算了,家里头还少了一个,也不知是不是八字犯冲。也不对,这按理定亲前是问过八字的吧?”

姜隐慢悠悠,不咸不淡地说着,却字字句句扎在苏氏的心头。

“你……我那小姑子还不是在你府上出的事,丢了性命。”苏氏横眉竖眼,恶狠狠地指着她说道。

胡氏变了脸色,怒目瞪着苏氏,余佑瑶见状,绣鞋大迈一步欲上前同她理论,却被姜隐伸手挡住。

只见她慢条斯理地抚了抚裙裾,手再次抚过鬓角,开了口。

“那杀手也算帮了你一把,让你将这事儿赖在我头上。不过可惜啊,刘家姑娘若是还在世,眼下算算,也该有个娃娃称你为舅母了,说来说去,还是你的孩子缘浅啊。”

众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目瞪口呆地看向苏氏。

苏氏原还想再次借着已死的小姑子发难,哪会想到姜隐竟是直接与她撕破了脸皮,将这事说了出来。

刘玥虽死了这么久了,但关于她的流言却一直不曾断过,但姜隐却是头一个在刘家人跟前挑破这事的。

“你,你以为你那好妹妹又是什么货色,还不也是没嫁人就有了身孕。”苏氏气急败坏地说着,但也在是话出口后,才惊觉自己等于变相承认了刘玥死前已腹中有孕之事。

她唇\/瓣翕动,想解释一番,但姜隐已开口将她的话堵得死死的。

“我又能如何,总不能也让她去死吧。”姜隐出人意料地直接承认了,“老人都说胎死腹中的孩子会阴魂不散,苏夫人,你可得请个法力高超的术士,好好给孩子超度超度啊。”

“唉,可怜的孩子,连个名姓都还没有呢,想超生怕是都难吧。”姜隐一边说着,一边唉声叹气地摇头。

苏氏被她气得浑身发抖,踉跄着倒退了两步。饶是她脸皮再厚,也学不来姜隐这破罐子破摔的行径。

“夫人,夫人您没事吧。”苏氏身边的丫鬟看着她身形摇摇晃晃的模样,慌了神,忙上前扶住她的身子,声声呼唤着。

“快扶去厢房歇着。”胡氏等几人本在一旁看热闹看得兴起,见状也不敢马虎,使了个眼色,几个婆子立刻围上来,将人送去后头休息,让她顺一顺气。

“对不住了,闹得你不愉快。”姜隐见着一群丫鬟婆子将苏氏搀扶走,忍不住同胡氏道歉。

“同你何干,是她先闹事的。”胡氏还没来得及开口,她身后那位夫人再次抢了先。

胡氏点点头,侧身为她们相互引见。

两次开口的,是清安郡主赵氏,比姜隐要略大几岁,其父是陛下亲弟弟祁王,只可惜这祁王天生身子不好,生下这个女儿未多久就去世了,因此清安郡主幼时也是在宫里头长大的。

清安郡主身边的是吏部尚书秦宣的夫人万氏,她年纪与清安郡主相似,与秦宣是老夫少妻的组合,姜隐与余佑安的六岁之差,在他们夫妻跟前都排不上号,二人足足差了十三岁。

“这世道,你示弱他们就得寸进尺,今日你让了,下回她能指着你的鼻子骂。”清安郡主一手捏着帕子,一手有一搭没一搭地顺着。

这种事儿,清安郡主在宫里早早就看透了,所以她十分欣喜姜隐方才的行事风格。

万氏看了眼苏氏离开的方向,叹了口气。

“也怨不得她,她如今在刘家的日子不好过,她父亲前些日子因地动之时救援不力,被陛下训斥,刘家人怕被媳妇娘家拖累,都没给她好难色看。”

姜隐挑眉,不解道:“她父亲犯错,与她何干,那刘家人凭什么与她摆脸色,”

一听得苏氏在刘家过日子也艰难,她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她骂的时候收敛些,这要是真把苏氏气出病来,怕是她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你还疼惜她做什么。”清安郡主撇撇嘴,“看来你还是心善了。那些人都势利眼得很,娶妻找门当户对的是常理,有些恨不得高攀呢。”

胡氏突然笑了,用手肘撞了撞清安郡主:“那你是不知,咱们眼前这位,在外头人眼里,是侯爷低娶,但在侯爷那里,疼爱得跟眼珠子似的。”

姜隐一听,嗔怒地瞪了她一眼,伸了手去挠她:“你还说我,方才是谁还要二哥哥认妹妹呢。我看,干脆我认了这哥哥算了。”

胡氏一边避让,一边伸手反攻,嘴里附和道:“好啊,他认了你这妹妹,侯爷还成我们家姑爷了。”

清安郡主和万氏在旁看得直乐,惹得不远处其他女眷纷纷侧目看来,有些还好奇地走过来搭话。

姜隐好歹做了这么久的侯府少夫人,也是认得不少高门女誊的,与她们一一打了招呼。

众人与她攀谈,免不得会看到后方的宣哥儿,也有些带了自家孩子来的,便让孩子们都到一块儿玩去了,一眼望去,跟在余佑瑶身边的宣哥儿竟是最小的。

“说起来,你那二妹妹的事儿,是真的?”四下无人之时,胡氏扯着她的袖子问。

姜隐点点头,左右这事也根本瞒不住,姜雪他们越是想瞒,外头传得越凶。

“你母亲糊涂啊,日后你三妹妹的婚事可如何是好。”胡氏叹了口气说着,“我听说近来有媒婆正四处替你母亲寻适龄的郎君呢。”

为谁寻得,不言而喻。

与他们这般的官宦之女,但凡有些身份的,大多是请了有头有脸的夫人去说媒的,那媒婆牵的大多是小官与商户之女。

姜海官职虽不大,但好歹是京官,是能站在朝堂上的,柳氏却如此糟践姜悦,可见姜悦和王氏在姜家的日子,也就比丫头婆子稍好些。

“我近来与娘家生了些嫌隙,不便回去打探消息,你若得了什么信儿,记得告诉我一声。”姜隐想了想,说着。

胡夫人一听点点头,而后压着嗓音问:“外头传闻,宣哥儿在姜家时,被人绑走了,莫不是为了这事?”

姜隐也不瞒着,那日他们大肆寻人,后又围了姜府,这些举动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胡氏虽好奇事情的经过,但也知道这事还是少问为好,于是只默默地点了点头。

“胡夫人,少夫人。”芳云走了过来,冲着二人行了一礼道:“少夫人,侯爷来了,寻您有事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