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变身之奇妙人生 > 第264章 浪潮之下,机遇与暗流的交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4章 浪潮之下,机遇与暗流的交锋

第二百六十四章:浪潮之下,机遇与暗流的交锋

破晓时分,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却被杨瑶办公室的深色玻璃滤成冷调的光晕。全息投影里,全球能源市场的波动曲线如同汹涌的红色潮水,不断攀升的数据与核聚变新闻的弹窗交替闪烁,映得会议室里众人的脸色阴晴不定。\"欧洲新能源联盟刚刚宣布,\"杨瑶将激光笔重重戳在虚拟地图的布鲁塞尔位置,笔尖与投影碰撞出细小的电子火花,\"他们启动'太阳神计划',要在两年内建成覆盖全欧的超导电网,这分明是要与我们的核聚变技术正面竞争。\"

会议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仿佛有一阵无形的压力瞬间填满了整个空间。战略顾问快速敲击键盘,全息屏幕上立刻调出对比数据:\"更棘手的是,北美正在秘密研发小型核聚变装置,专利申请量在过去三个月激增300%。他们还通过《能源安全法案》,要求所有进口能源设备必须接受长达半年的苛刻审查,这无疑是在给我们的技术出口设置重重障碍。\"

\"立刻启动'银河计划'。\"杨瑶在全息键盘上飞速敲击,无数数据流在她指尖如银蛇般穿梭游走,\"把东南亚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创新枢纽,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技术标准联盟。法务部深挖国际专利漏洞,准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起专利战。同时,市场部加大在新兴市场的宣传投入,让我们的技术优势深入人心。\"她的话音未落,杨燕的紧急视频通话突然切入,画面中晃动的镜头和嘈杂的人声预示着情况紧急。

画面里,社区广场挤满了举着标语的人群,横幅上\"支持国产能源\"与\"警惕技术垄断\"的字迹相互交错,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德国能源巨头在本地媒体投放大量广告,\"杨燕举着手机在人群中艰难穿行,发丝被风吹得凌乱,镜头扫过正在播放抹黑视频的大屏幕,上面用醒目的红字写着\"核聚变:隐藏的灾难\",\"说核聚变存在辐射隐患,还煽动居民要求成立独立监测机构。现场已经有部分居民被误导,情绪非常激动。\"

\"联系中科院核物理研究所,\"杨瑶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严峻与果断,\"让他们带着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到现场直播。雪灵,你立刻过去,用无人机拍摄360度无死角的环境监测画面。记住,真相必须可视化!另外,公关部马上准备新闻发布会,用数据和事实粉碎这些谣言。\"

此时雪灵正在核聚变实验基地外,凛冽的寒风拍打着她的防风服。她的镜头对准远处银灰色的巨型反应装置,那庞大的身躯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峻光泽。接到指令后,她立刻将无人机编队升空,大声喊道:\"启动光谱分析模式!我要看到装置运行时的每一缕光线变化,任何异常都不能放过!\"她的对讲机突然响起姚小雨的声音:\"雪灵姐!A国的孩子们制作了'小太阳'模型,想在直播里展示!他们还写了很多祝福的话,想传递给全世界。\"

杨彦的实验室里,警报声与欢呼声同时炸开。新型核聚变反应堆的控制屏上,等离子体约束时间突破1000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们激动地相互拥抱,有人甚至流下了热泪。但杨彦还来不及庆祝,联合国能源署的紧急视频会议已经开启。美国代表举起文件,语气尖锐:\"杨博士,我们注意到你们的氦-3提取技术与国际标准严重不符,这可能导致全球能源市场的混乱。我们要求你们公开所有技术细节,接受国际监督。\"

\"恰恰相反,\"杨彦将实验数据投射到全息屏幕,蓝色的等离子体影像在会议室流转,仿佛一片神秘的星河,\"我们的技术将氦-3利用率提升至99%,这正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如果贵方愿意开放月球氦-3资源勘探合作,我们可以分享部分技术参数。但前提是,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林悦的办公室变成了跨国教育直播间,二十块屏幕同时显示着全球不同地区的课堂画面。键盘敲击声、语音翻译声和孩子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乐。\"南美用户反馈课程太抽象,\"她放大巴西学生的留言,满屏都是\"看不懂磁约束原理\"的抱怨,\"非洲地区的直播卡顿率高达45%,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有些孩子甚至因为网络问题,根本无法参与课程。\"

\"启动'极光计划'。\"林悦快速敲击键盘,虚拟界面弹出新的方案,\"联系Spacex,租用他们的星链卫星扩容带宽。让杨彦录制VR版教学视频,把核聚变装置变成可拆解的虚拟模型。对了,通知林晓,让她设计互动式科普漫画。我们还要组建一支多语言的客服团队,及时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姚小雨在A国的板房学校里,正带着孩子们调试自制的微型核聚变模型——那是用废弃金属和玻璃器皿组装的装置,闪烁的LEd灯模拟着等离子体的光芒。突然,教室的太阳能投影仪自动切换画面,雪灵的直播画面出现在幕布上:银灰色的巨型反应装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无人机群实时传输着环境监测数据。孩子们兴奋地围拢过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惊叹的光芒。

深夜,七台设备同时亮起,仿佛七座在黑暗中坚守的灯塔。杨燕的背景是堆满资料的社区办公室,台灯散发出昏黄的光,小暖正在认真整理居民的意见簿,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问题和建议;杨瑶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身后的屏幕闪烁着全球股市的跳动曲线,各种报表和文件铺满桌面,助理悄悄为她换上一杯新煮的咖啡;杨彦的实验室泛着幽蓝的等离子体光芒,团队成员在紧张分析新数据,实验设备发出轻微的嗡鸣;林悦的周围堆满翻译后的课程脚本,咖啡杯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队列,她揉着酸涩的眼睛,继续审核课程内容;雪灵坐在越野车上传输素材,车外是核聚变基地璀璨的夜景,寒风拍打着车窗;姚小雨搂着熟睡的阿雅,板房外的微型核聚变模型还在闪烁,月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林晓的画室里,新画作的轮廓逐渐清晰,画布上的核聚变装置化作太阳,光芒中跃动着不同肤色的孩童。

\"先说国际舆论战。\"杨瑶展示各国媒体监测数据,红色的负面舆情曲线如同毒蛇盘踞,\"我们的科普视频播放量突破5亿,但谣言传播速度是真相的7倍。必须找到更具公信力的传播方式。我建议邀请国际权威媒体进行实地探访,让他们亲眼见证我们的技术实力和安全性。\"

杨彦举起实验报告,上面的曲线图突破了所有预测模型:\"我联系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他们愿意组织独立专家组来验证我们的技术。但前提是,我们要开放部分实验数据。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必须在确保核心技术安全的前提下,展现出足够的诚意。\"

林悦滑动着教育平台的后台数据:\"VR课程在欧美地区的好评率高达92%,但非洲和南美地区的设备普及率不足10%。我们需要开发简易版教学套件,通过当地NGo分发。同时,我们可以与当地学校合作,建立线下学习中心,让更多孩子能够接触到这些知识。\"

雪灵突然将镜头切换到核聚变基地的监控画面:\"发现异常!有不明无人机试图接近核心区,安保部队正在拦截。\"画面中,红色警报灯闪烁,武装直升机升空盘旋,基地内的安保人员迅速出动,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姚小雨轻轻放下阿雅,展示孩子们的新作品:\"他们用废弃卫星零件做了'能源信使',说要把真相带到世界每个角落。\"镜头里,挂满各国国旗的模型飞船在月光下闪烁,船身上还歪歪扭扭地写着\"能源无国界\"的字样。

林晓展示新作草图,核聚变装置化作透明的地球,内部流转着不同语言的公式:\"我想把这幅画做成全球巡展,每个观众都能通过AR技术添加自己的理解。艺术应该成为跨越偏见的桥梁。我还计划在展览现场设置互动环节,让观众亲身体验能源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小暖突然举着画闯入镜头,上面画着长着翅膀的核聚变反应堆,拉着彩虹列车穿梭在星空:\"我发明了'和平能源号'!这样大家就不用为能源吵架啦!列车上还有好多好吃的,分享给所有小朋友!\"她的话让所有人笑起来,但笑着笑着,不少人红了眼眶。

杨瑶若有所思:\"或许我们该建立全球青少年能源联盟,让孩子们成为技术的传播者。就像小暖说的,真正的能源革命,应该从人心开始。我们可以举办国际青少年能源创意大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她的目光扫过屏幕里的每个人,\"这场较量,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文明的对话。我们既要守住核心技术,也要让世界看到:华夏的能源成果,属于全人类。\"

黎明时分,雪灵终于完成直播。当她的镜头扫过社区时,看到小暖带着孩子们将自制的\"能量树\"插在广场——那是用废旧太阳能板拼成的装置,每片叶子都写着不同国家的\"能源\"词汇。远处的核聚变反应堆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新生的太阳,照亮了这个充满争议与希望的清晨。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科研人员们在为技术的进一步突破而努力;画笔在画布上沙沙作响,艺术家们在用作品传递着对未来的思考;孩子们怀揣着梦想进入梦乡,期待着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让能源成为连接世界的纽带,而非撕裂文明的利刃,共同书写人类能源史上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