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日后后,张月瑶以“袁老伯爷书法弟子”的名义,正式入住袁府外院的书房旁小院。

名义上是方便请教书法,实则府中上下心知肚明。

这日清晨,华兰正在院中教庄哥儿认字,钱嬷嬷匆匆赶来:“大娘子,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华兰心头一紧。

自张月瑶入府,袁老夫人已经许久没找她麻烦了,今日突然召唤她,必有蹊跷。

“母亲可有说是什么事?”

“这个老奴也不清楚!”

“你且去吧,我随后就来。”华兰淡淡的道。

“大娘子,只听说老夫人昨夜与老伯爷大吵了一架,今早脸色难看得很。”紫冬悄悄告诉华兰。

华兰整了整衣襟,吩咐乳母照看好孩子们,便独自前往松鹤堂。

松鹤堂内,袁老夫人面色铁青地坐在主位上,眼下挂着两个明显的黑眼圈,显然是一夜未眠。

见华兰进来,她冷冷道:“你可知罪?”

华兰恭敬行礼:“儿媳愚钝,不知何处冒犯了母亲,还请母亲明示。”

“你少装糊涂!”

袁老夫人猛地拍案:“那个张月瑶,是不是你引荐给寿山伯夫人的?”

华兰心中一凛,面上却不露分毫:“母亲明鉴,儿媳与张姑娘不过有一面之缘,何来引荐之说?倒是听说……”她故意欲言又止。

“听说什么?”袁老夫人厉声问。

华兰低眉顺目:“听说那张姑娘是姑母偶然在外遇到的。姑母见她才貌双全,又是故人之后,这才……”

“放肆!”

袁老夫人气得浑身发抖:“分明是你与她串通一气,往老爷身边塞人!”

华兰立刻跪下,却不卑不亢开口:“母亲若执意如此认为,儿媳百口莫辩,只是……”

她抬起头,眼中含泪道:“儿媳若有这等本事,又怎会任由实哥儿被抱走多日?”

这话戳中了袁老夫人的痛处。

她盯着华兰看了半晌,突然冷笑:“好个伶牙俐齿的盛家女!你以为找个张月瑶来,往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华兰低头不语,心中却已安定。

袁老夫人这般气急败坏,正说明张月瑶确实分走了袁老伯爷的注意力,让她无暇再刁难自己。

“给我滚出去!”

袁老夫人突然厉喝:“别在这待着碍我的眼!”

华兰恭敬告退,走出松鹤堂才长舒一口气。

她抬头望天,只见晴空万里,一如她此刻的心情。

回到院中,袁文绍已经回来,正抱着实哥儿玩耍。

见华兰面色有异,连忙问道:“母亲又找你麻烦了?”

华兰摇摇头,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

袁文绍听罢,竟轻笑出声:“母亲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若不为难我们,又怎会惹得你出此对策?”

华兰叹息:“我只是担心张姑娘……她不该被卷入这是非中。”

袁文绍握住她的手:“娘子,你就放心吧。父亲待她极好,吃穿用度比正室夫人还精细,况且……”

他悄悄压低声音:“有姑母撑腰,母亲也不敢拿她怎样的。”

一月后,袁府东院张灯结彩。

袁老伯爷不顾袁老夫人反对,执意纳张月瑶为侧室,抬为姨娘。

婚礼虽不盛大,却也体面周到。

寿山伯夫人亲自操办,华兰更是孝顺地送了不少贺礼。

新房内,张月瑶——现在该称张姨娘了——端坐在床沿,脸上带着新嫁娘的羞涩。

袁老伯爷满面春风,仿佛年轻了十岁。

“月瑶,从今往后,你就在这东院安心住下。”

袁老伯爷柔声道:“以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

张姨娘低头:“多谢老爷厚爱,月瑶别无他求,只愿能常伴老爷左右,红袖添香。”

袁老伯爷感动不已。

多少年了,终于有人懂他的诗书情怀,而不是像袁老夫人那样,整天只知道争权夺利、算计家产。

与此同时,袁老夫人的松鹤堂内,一片狼藉。

“贱人!都是贱人!”

袁老夫人将茶盏狠狠摔在地上:“那个贱人,还有寿山那个老虔婆,还有盛家那个小贱人!她们合起伙来算计我!”

钱嬷嬷战战兢兢地劝道:“老夫人息怒……老爷正在兴头上,您若闹起来,只怕……”

袁老夫人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正因为明白,才更加怒火中烧。

多年来,她仗着正室身份和长子撑腰,在袁家说一不二。

如今突然冒出个张姨娘,不仅分了丈夫的宠爱,更是威胁到了她的地位。

“去把大奶奶叫来!”袁老夫人厉声道。

不多时,章氏匆匆赶来,脸色同样难看:“母亲,您听说了吗?父亲今早竟然把城南那处庄子给了张姨娘!那可是原本说好给官人的!”

袁老夫人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急什么?一个妾室而已,我自有办法收拾她。”

“寿山那个老虔婆突然插手我家事,定有人通风报信!”

章氏咬牙切齿:“肯定是盛华兰!”

袁老夫人冷笑:“好个盛氏,我倒是小瞧她了。”

她眯起眼睛:“不过,她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做梦!”

西院内,华兰正在给实哥儿喂米糊。

自那张姨娘进门后,袁老夫人忙着笼络丈夫,再没精力刁难她。

袁老伯爷因她无意促成了这段姻缘,对她态度大为改观,甚至发话让实哥儿完全由她抚养。

“大娘子。”

紫冬喜滋滋地跑进来:“老爷派人送来两匹上好的云锦,说是赏给庄姐儿和实哥儿做新衣的!”

华兰微微一笑:“都收起来吧,等过节时再用。”

她轻轻擦了擦实哥儿嘴角的米糊,轻声道:“实哥儿,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袁文绍回来,见妻子气色好了许多,心中也高兴:“娘子,今日大哥外放的调令已经下来了,下月就启程。”

华兰并不意外:“”那嫂可要随行?”

袁文绍摇头:“西南艰苦,大嫂要留在京中侍奉公婆。”

他冷笑一声:“我看她是舍不得京中的富贵日子。”

华兰若有所思:“如此一来,大嫂更要铆足了劲讨好母亲了。”

袁文绍握住她的手:“娘子放心,如今父亲宠着张姨娘,母亲已经自顾不暇了。”

华兰点点头,望向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