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121章 东归之议:杨奉、董承的密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东归之议:杨奉、董承的密谋

长安城内的厮杀与混乱,如同沸腾的鼎镬,将所有人都置于烈焰的炙烤之中。

李傕与郭汜的内斗愈演愈烈,双方杀红了眼,早已不顾什么朝廷体面,甚至连彼此的家眷都开始攻击。

这种毫无底线的互相残杀,不仅让城中百姓生不如死,也让原本就并非铁板一块的凉州军集团内部,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裂痕和……恐惧。

并非所有凉州军将领都像李傕、郭汜那般鼠目寸光、残暴嗜杀。一些相对有头脑、或者并非两人嫡系、甚至对汉室尚存一丝敬畏之心的人,开始对眼前的局面感到深深的不安和厌恶。

他们害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被清洗或火并的对象,也或许……不愿再背负这祸乱朝纲、荼毒生灵的骂名。

就在这时,玄镜台的情报网络,虽然在混乱中运转艰难,却捕捉到了一些极其重要、也极其隐秘的信息。

石秀通过他发展的、一位在宫中担任低阶宦官的线人(这位小宦官在之前的权力更迭中侥幸存活,对李郭二人的跋扈也心怀不满),以及另一位负责为某位凉州中层军官传递消息的仆役,零零星星地探听到了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

后将军杨奉,似乎正在暗中联络一些对李、郭不满的将领和朝臣。

杨奉本是白波贼出身,后来投靠董卓,也算是凉州军体系中的一员,但他与李傕、郭汜素有嫌隙,并非嫡系。董卓死后,他一度保持中立,如今眼看李郭将长安搅得天翻地覆,似乎动了别的心思。

国戚董承(汉灵帝生母董太后之侄,此时可能担任卫将军或其他禁军职务),也在积极活动。 董承身份特殊,既与董氏外戚有关,又与汉献帝有血缘联系(献帝生母王美人早逝,由董太后抚养长大)。

他似乎不甘心看着汉室如此衰微,天子受辱,正在利用自己的身份,秘密联络一些忠于汉室的旧臣和禁军将领。

最关键的是,杨奉和董承这两个原本看似没什么交集的人物,最近似乎有过几次极其秘密的会面!

他们会面的内容无人知晓,但根据线人的观察,参与会面的还有其他几位同样对李郭不满的将领(如杨定、可能还有部分白波旧部)。

这些零散的情报碎片,在我脑中迅速拼接起来,指向了一个极其大胆、也极其合理的推论:

杨奉、董承等人,正在密谋!他们计划趁着李傕、郭汜内斗正酣、互相牵制、无暇他顾的关键时刻,保护(或者说,挟持)汉献帝,逃离长安这座人间地狱,返回洛阳故都!

这个推论让我瞬间激动起来!

“东归洛阳”!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理转移,更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象征意义!它意味着摆脱李傕郭汜的控制,意味着汉室正统的回迁,意味着可能获得关东诸侯的承认和支持!虽然洛阳已是废墟,但“故都”的名分,依旧是无可替代的政治资本!

而对于我来说,这更是千载难逢的、逃离长安的绝佳机会!

巨大的掩护: 献帝东归,必然是一场声势浩大、牵动各方神经的行动。李傕郭汜的主要注意力,必定会集中在追击和拦截献帝车驾上。这无疑为我们这支想要悄然离开的小队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掩护!我们可以混在东归的洪流中(或者紧随其后),利用他们的声势来吸引火力,从而大大降低我们自身暴露的风险。

混乱中的机遇: 东归之路必然充满混乱和变数。追兵、乱兵、饥饿、疾病……但混乱,也往往意味着机遇!或许在途中,我能凭借自己的智谋,为东归队伍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与杨奉、董承甚至献帝本人建立联系?这或许能为我未来的发展,埋下意想不到的伏笔。

共同的目标(暂时的): 虽然我和杨奉、董承等人的最终目标未必一致,但在“逃离长安”这一点上,我们是天然的“盟友”。我们可以暂时利用彼此,共同应对来自李傕郭汜的威胁。

当然,我也清楚其中的风险。东归之路必然艰险无比,生死难料。而且,杨奉、董承这些人也未必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挟持献帝,同样是出于自身的政治野心。与他们同行,无异于与虎谋皮。

但相比于留在长安这座必将毁灭的炼狱里坐以待毙,东归,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了!

我必须立刻开始行动!制定周密的撤离计划,准备好人员和物资,密切关注杨奉、董承的动向,抓住他们发动的那一刻,搭上这趟虽然危险重重、却可能通往生路的“末班车”!

我将我的判断和决定,迅速告知了石秀和蔡琰。他们虽然也对前路的艰险感到忧虑,但都明白,这已经是我们唯一的希望。

玄镜台在长安的潜伏,即将结束。一场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生死未卜的大迁徙、大逃亡,即将在我们眼前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