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姬衡的期待,这一次,秦时却只能摇头:
“大王,长生难寻,我一生也未曾听说过。”
姬衡神色未变,秦时却仿佛能感知到他的情绪低落。
古之帝王对长生的追寻啊……
但她也知道,这种追寻的根源来自潜移默化的知识环境,怪不得姬衡。
秦国虽以法家治国,但古来为王者,自然各项学说都有涉猎。姬衡也是如此。
而如今颇得部分人推崇的《庄子》中,便记载了【轩辕问道】之事。
说的是黄帝做天子十九年,去询问修道神仙广成子如何治理家国百姓,结果广成子却斥责他:治身比治国更重要。
再加上历来家国神仙的传承,解释不清的诸多现象,祭祀上天要求的至诚至信……如此,便跟随时代形成了时下【求长生】的理念。
不单单时黄帝,君王。
甚至包括了所有不为温饱发愁的人。
包括王子虔所玩的【六博】,不单单是盛行,甚至如今人们下葬都要用之陪葬,也是因为人们认为:
六博是一种仙人排布生死,与天道法规相沟通,能够逆转时空的东西。*
甚至博局上的雕刻图纹都是宇宙模型——
如今自然没有模型一说,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天地之道。
连一场博戏都关联仙神生死,可见如今大环境潜移默化对长生的追寻。
如此,姬衡求长生,当真不是他容易被蒙蔽,而是时代赋予他的——
就是如此,本该如此。
哪怕秦时从小生活在一个反对封建迷信的时代,一切来源都有科学解释,她自己其实都不信仙神、祭祀、算命之类的……
但,这不妨碍有人说在天上看到龙了,她一定要点进去仔细看看。
这是自古以来根植于血与肉与灵魂的传承信念。
她是龙的子孙。
昔日伏羲观星画八卦,周文王演化六十四卦。
当仿佛龙头一般的龙星角宿,在太阳西没的黄昏后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这便是代表阳气初生的【乾卦】。
也叫【见龙在田】。
同时也是二月二,民间传说【龙抬头】。
从这一天开始,承载着人们饮食饥饱的、新的农作物周期开始了。
而君王持衡拥璇,掌握着颁布天文历法的权利,自然是【真龙天子】。
天子牧民,古代下层百姓自然不敢称自己与龙有关。可是在这片炎黄大地,只要东方七宿仍然照常升起,那他们沐浴着这星光,就仍旧能称自己是——
龙的传人。
泱泱大国数千年的历史,不再有人称自己是真龙天子,可龙的传人,依旧是每个人的身份象征。
她生长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可仍旧会对某种信仰报以期冀,如今,又何来资格去嘲笑姬衡追寻长生之道呢?
但此刻,她改不了这时代赋予根深蒂固的求长生信念,也动摇不了姬衡坚定的心。
此刻也只能努力融合他们的理念,喟然叹息:
“大王,天道赋予我们所有人都能拥有的公平,便是死亡。”
说出这句话时,姬衡眉目动也不动,神情冷诮,显然他贵为一国之君,压根儿不认可自己不会被天道偏爱。
所谓【公平】,不过是对那些王公贵族、黎民百姓。
秦时顿了顿,又补充道:
“岁月更替,时间轮转,大王若成千古一帝,焉知死亡不是另一场新生呢?”
秦汉贵族用六博陪葬,便是对墓室也寄予了能够转换生死的能力,他们天然相信自己脱离肉体后会尸解成仙。
她既然阻挡不了秦王寻仙问道的心,不若将诸事都推到死后——大王!先活着,成为千古一帝。成仙的事儿,咱们死了之后再说吧。
如此,姬衡竟然反而能接受了。
此刻他便是如此。
哪怕听到秦时说出死亡也面不改色,只重新振奋精神道:“寡人亦觉如此!”
“可惜了。”他真切叹道:“可惜人殉对天不诚……”
他没再说下去,秦时却眉心一跳。
她赶紧转移话题:“既如此,还是快些去看看这无甚本领的方士茅生吧。”
……
而无甚本领的方士茅生,此刻正面色惨淡的拢着手中的柴禾。
同门师兄弟都道秦王神仙问道,十分虔诚,之前他们也曾多次受赏。
因而听闻自己在上郡炼丹之术有了精进,便忙不迭荐他前来。
却谁知这位大王喜怒无常,甫一见面,他白刚铺垫些许,那些能够令得一郡一县百姓见之都跪地磕头的神奇手段,甚至都没来得及展示!
便被直接发配到这冷冷道宫。
据说还是前头方士用过的,甚至连自己常用的小童也不准进殿,只说侍奉仙神需亲身至诚,因而连劈柴、挑水等事,都需要他亲自去做。
每日用饭,也不过是五谷小豆并腌薤,一丝肉腥也无!他们道家何曾忌过荤腥!
但侍从却振振有词,只说侍奉上天,自然要沐浴焚香,静心更衣。又说人体浑浊,肉体也浑浊,因而还需多食些五谷时蔬,洁净己身……
可恶!
这明明是他们方士炼丹不成,或者效果不周时的开脱话语吗!
更何况,前日他终于在侍从们的再三催促下,得来了一枚丹药。
原还蠢蠢欲动,心想大王当时说的不过是气话,却没曾想当真有人盯着自己,令他亲自服下……
那丹药是什么炼成的,他还不知道吗?!
丹砂,雄黄,白矾,曾青,磁石。
五行五色,五德之丹,原本是他的拿手好物,虽去不得丹毒,却也能使人振奋精神,大王一吃便知!
但如今叫他这肉体凡胎吃了,先是亢奋,昼夜难眠,浑身燥热。
紧跟着又忍不住癫狂起来,想放浪形骸一些,但整座道宫只有军士牢牢把守,入夜连飞都飞不出去。
再之后,也不知是因为自己在冰凉的青石板上趴了一夜还是如何,总之又开始腹泻……
如今有黄门传诏说大王前来,但他看铜镜中自己的面色,已然只剩青白了。
哪里像是神仙,又哪里像是得道之人?
他正惶惶然之间,却听有女子说道:
“我瞧这位茅生的面色,倒如怨鬼一般。”
茅生豁然转头——
谁?!
谁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