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官场恩仇录 > 第244章 找活干(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到了砂砖厂。

正好砂砖厂的厂长龚大江在。这龚大江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穿一身的帆布装,脸很粗糙,黝黑;平头。

他见了罗清秀开来的条子笑道:“啊,你们是李主任介绍来的呀,那好,下午就可以上班了。至于住的地方,我们这里有一张空铺,是蒸饭的王老头的,他也姓王,是你们的家门儿,我给他说一下,他应该同意。”

“好的,谢谢龚厂长。这样吧,我们还是从晚班起吧,因为我们还没有买到米和菜,还有换洗的衣服也没有。我得先去银行取一点钱出来。”

“好的。我先给会计说今晚你们两个就上班。”

“谢谢龚厂长。龚厂长,请问,这砂砖厂离镇上还有多远?”王大壮感谢了龚厂长后又赶紧问道。

他和小壮虽然是到过金沙镇,但是,当时整个人脑袋都是晕的。

加上他兄弟俩又顺着公路走了很远,然后又顺着一条山道到达了桃花村。所以,这突然下来便方向都辨不清了。

“大概有五公里吧,你一直往东走就行了。”和善的龚厂长笑着说道。

“好的,谢谢龚厂长。”王大壮赶紧说道。

打听到金沙镇离这里只有五公里远,两兄弟便只好步行前往。

一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了金沙镇。

这一次,他们兄弟俩对这个镇比较熟悉了。

问了一下银行在哪里,两兄弟很快便找到了银行。

在“柜员机”里查了一下,卡里只有三百七十多块钱了。

王大壮便取了三百元出来。

取出钱后两弟兄便打算赶紧去买米,可是,找了几家超市和农贸市场,都没有米卖。

原来,金沙镇只是一个小集镇。在乡场上只有逢场天才有农民拿米到集市上来卖。而那几个餐馆都是商家亲自送上门。

没办法,只有等到明天才来集市买米——因为明天是七号,正好是赶场天。

然后,两人又赶紧到小服装店买了几件换洗的内衣内裤,然后,买了几颗白菜,想到今晚上还没有饭吃,便找到了两家小的餐馆,却只有两个馒头。

便把两个馒头买了准备做晚饭吃。

在回来的路上,小壮问哥哥,是不是告诉张副市长一声,说自己已经在金沙湾来了。

但哥哥仔细地想了一下说:“此时不能打电话给张副市长。小壮,你想呀,咱们这一次惹到了那么大的人物,咋能够主动地给张副市长打电话呢?这样不是要连累他了吗?人家对咱们两弟兄有恩,咱们不能害了他呀——你想呀,就咱们打那两个少爷公子的那点伤,省公安厅居然能够出通缉令,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被咱们破坏了好事的两个混蛋的老爹或者老妈的背景一定很大呀。我想,即使是张副市长也不一定能够压得住他们,说不一定刚刚相反,张副市长也会被他们压制。所以,咱们现在千万不能给张副市长打电话去求救——毕竟,咱们现在可是被通缉的罪犯呀!”

兄弟听了哥哥的话点点头道:“嗯,哥,你说得很对,咱们不能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两弟兄在金沙镇转了很久,回到砂砖厂的时候就已经快到六点钟了。

他们便赶紧找到为大家蒸饭的王大爷问今晚的床铺问题。

王大爷说没问题,他这段时间要回家照顾老婆,所以,这厂里的那张床铺就是空的。并说万一哪晚上他不回去了,也可以临时打一张地铺。

听了王大爷的话后,王大壮和王小壮赶紧高兴地感谢了他。

听了两人感谢他,王大爷又奇怪地道:“你们不是说今晚要上班吗?你们咋没有拿米来蒸饭呀?你没有饭碗我这里有呀。但是,现在这饭都蒸了半个小时了,不能再打开锅盖了。”

王大壮赶紧笑笑道:“王爷爷,我们两个不用蒸饭了,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买到米,要明天才能买到米。”

“哎呀,你们咋不早说呢?早一点说我看有放米在厨房里的人给他们借一点等你们明天买到米了后还给他们不就行了?”中等个子,削瘦的满嘴胡子的王大爷一边抽着叶子烟一边心疼地说道。

“算了,没关系的,王大爷,我们在镇上买了两个馒头回来,我想能够抵挡一阵的。”王大壮赶紧笑道。

“两个馒头?一人一个?一会儿七点钟就要开始干活了,一直要干到半夜十一点。而且,这可是抬沙啊!”

小壮听到这里皱了眉说:“不是说是从八点干到十一点吗?咋是七点干到十一点呢?”

“小王呀,这个时间早就改了——为了多出砖,厂里就商量了一下,晚班提前了一个小时。今晚你们两个人就一个人一个馒头,我看有点恼火,你们今天走了不少的路,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又提着那么多的菜,我估计你们现在就已经饿了吧?”

王大壮又笑笑说:“王大爷,没有关系的,我们在部队的时候就经常饿肚子,我们还曾经饿了三天三夜没有吃饭呢——就靠吃草和地上的虫子活。没有关系,一会儿,挺一下就过去了。”

“那和这能一样吗?这是要干活啊——会儿你就知道了,两个人抬一箩筐沙子,最起码都有一百多斤,而且,上沙要上得快,抬起也要跑得快,倒沙也要快,如果慢了,人家其他人会不高兴的——会认为你故意偷懒磨蹭,这样,会影响大家的分红的。这样吧,我看你们不是买了菜回来吗?一会儿等大家都把他们蒸的‘碗碗饭’抬起来了,我给你们俩弟兄煮一点,这样也许稍微能够抗饿一点。”

“行,谢谢王大爷了。”王大壮说完,便把自己买回来的包白菜拿了一窝给王大爷。

六点钟一到,抬沙的工人们陆陆续续地前来端自己淘好米蒸好的饭。

由于厨房太狭窄,他们把饭都拿到即将抬沙的地方去吃。

等到大家都把他们的饭端完了,王大爷这才将就那蒸饭的水,给王氏两个双胞胎兄弟煮了一点白菜,然后把白菜舀在一个碗里。

反正一会儿就得干活了,王大壮兄弟俩便也端着王大爷为自己煮的“白水菜”,拿着两个馒头,到了即将抬沙的地方去吃。

到了那里一看,清一色的全部是2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且,百分之八十几都是姑娘!

也就是说,这抬沙的人一个班有三十个人,而姑娘就有二十四个。

看到这里,王氏俩兄弟震惊了!

这么重的活,怎么都是一些年轻姑娘干呀。

由于他们两人到来,这年轻的男子才多出了两人。

而姑娘们也是用新奇的眼光看着他俩。

首先是两个双胞胎长得太像,二是这两个双胞胎长得还十分的帅气,三是这双胞胎穿着看着还十分地大气,合身,而且,衣服的质量也不差。

是学生?不可能。学生的皮肤不可能有一点黑;而且,年纪都已经有二十二三了。

是农民?更不想,一看两个人就没有干过农活,而且,那身上竟然有一种霸气、上位者的气息。

是工人?也不像,工人可没有这两个人身上的那种“文气”和“书卷气”。

是做生意的商人?那就更不像了。这双胞胎的身上可没有一点铜臭味的味道。

是干部?倒是有一点像,但是,哪有干部倒霉到这里来台沙的?不要说多了,就是一个生产队的队长也不可能跑来抬沙挣这点辛苦钱啊!

是教师?可两人的皮肤较黑,教师怎么可能皮肤有一点黑呢?除非死活体育老师。

但这两个人怎么会同时是体育老师呢?而且,即使是老师,不在学校教书,跑到这砂砖厂来抬沙干什么?吃饱了撑的?!

望着这两个帅气却又似乎满身都充满着“高贵者”的气息的双胞胎,有的姑娘脸红了,有的偷偷地观看,有的窃窃私语。更有的眼睛里闪动着迷人而激动的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