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师爷来到黄州码头的时候,已是五日之后,此时码头上临时搭建的营地已经空了一大半,络绎不绝的移民正依次登上一条条江船,他们将先被送到安庆营地进行登记建档,然后再重新装船送往海门基地。

董师爷在码头上只遇到了顾三麻子,两人也是老相识了,只是现在两人的身份角色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寒暄几句后,顾荣开始打听起了一些他关心的情况:“董参谋长,我听说我那本家师爷也去了你的情报处,他现在情况还好吧?”

“哦,是吗?顾营长,你知道有些事不该打听的就别打听,不过你也是军队里的核心层,你放心,你那本家师爷现在很好。”

“也是,你们情报处现在发展的这么快,非常厉害,这次我们这里就收到了你们情报处的消息,抓了西营的奸细,还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哦,太好了,我要好好嘉奖一下他们。我们的伤亡怎么样?少主可是最在乎我们自己的人员损失的?”

“完胜,我们有一个阵亡,十几个受伤,阵亡的那个是在受降时被暴起的俘虏偷袭的,受伤的都是因为天雨路滑摔伤扭伤的,都很快能够恢复,没有一个是刀剑伤。”

“被俘虏偷袭?怎么会这么不小心?这种事在平时训练不是反复强调了吗?还会有发生?”

“据说是因为大雨后,壕沟里积了水,那俘虏把刀藏在水里,趁我们人不备刺杀的,这批俘虏当场就全给突突了,一个没剩,后来才知道那些都是他们将军的亲兵。”

“这事要是给少主知道,估计从上到下都没的奖赏了!”

“唉,是呀,真是阴沟里翻船,真冤!对了,董先生,有一些关于我的传言我想打听打听。”

“哦,你的传言?是什么?”

“说是有朝廷的官员要我老顾的人头,这事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还是问少主的爷爷要的。不过这事少主已经在处理了,你放心,有少主在谁也拿不走你的脑袋,反而那些有这想法的,我倒是很担心他们的脑袋,呵呵!”

“有先生这句话,我老顾还有啥好担心的!”

“我倒是很感兴趣,你是怎么听说这事的?”

“呵呵,这江上的船家里,可有我很多熟识的船老大,我老顾在这江面上还是有点名号的!”

“不错,我也是看中你那师爷在这江面上的人脉,只可惜你要带兵征战,否则我也把你招募到我的情报处了,哈哈,不过那是大材小用了!”

“先生客气了!”

“现在这黄州城的情况怎么样了?”

“被我们揍了两次,现在老实了,四天前派了人来和我们议和,还来通报了他们什么狗屁大西王的政令,莫名其妙。不过那个使者挺有意思,问了我们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什么需不需要粮米军需,还说他们这里的特产是什么滋阴壮阳的五色米,愿意便宜点卖给我们,还可以收布券,弄的自己是个粮商一样!哈哈!”

“哦,这来人姓字名谁,可还记得?”

“姓李,叫什么荣来着,我也忘了,欸,张连长应该记得,他也参加了议和,张连长,来来!”

正准备登船的张有财折返走了过来,他先向董师爷敬礼:“参谋长,好!”

董师爷笑着道:“我记得你,张连长,我给你上过课。你可是我们的神炮手啊!”

“参谋长过奖了,您的课才是精彩,我们学了很多,懂得了如何保守秘密,如何实施反侦查措施。”

“你们能学到东西就好,你这是要去哪里?”

“我这是要去湖口换岗巡航,陈团长已经去了上游的武汉,现在把湖口九江的巡防都交给了我们黄州负责。”

“哦,那就不多耽搁你了,你记得那个西营的使者叫什么吗?”

“嗯,叫李时荣,是他们那个西王封的什么湖广巡抚。”

“哦,好的,你去忙吧。”

“是!”

见张连长转身登船而去,董师爷问道:“顾营长,这黄州城现在怎么样,我们能进城去吗?”

“应该可以的,议和后,我们就相安无事,昨天他们的大队人马出了城,说是要去麻城,现在他们城里没多少人,只留下一两千人吧,参谋长有什么想法?要把这黄州城打下来吗?”

“呵呵,打他干嘛?你这样,派个人去城里让之前的使者过来一下,就说我们有上官到来,奉命通报敕令。”

“好的,我马上叫人去办!”

黄州城府衙内,李时荣正翻看着州府的文书档案,几个吏员来来回回的把一些文书账册搬过来,按照次序整理好,等着交给李巡抚查看。他们都是这几天刚刚被召唤回来的,有人认出这个伪大西的巡抚是之前城里一家粮米铺的掌柜,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上官,小吏们可不管你是大明的还是大西的,只要发俸,为谁干事不是干!?

四名亲兵始终跟随着李时荣,李时荣知道,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监视,他现在还没有取得大西王的彻底信任,他要万般小心。只是他奇怪为什么张献忠不把他带在身边,这样不是更好的监视他吗?难道是有意卖个破绽,好让他露出什么尾巴吗?正是因为有如此担心,他不敢回去张记米铺设法联络,只得静静地等在府衙,随机应变。

这一小队亲兵共有十五个人,他借着清点各个府库,核查牢狱犯人等已经打发了九个去为他办事,除了把守大门的两人,这剩下的四个人肯定是不能再打发出去了,否则就太不像话,估计这些人也不会听命于他。他问身边的亲卫队长道:“韩旗官,三将军那里的军需收粮队出城去了吗?”

“这我也不知道,这也不归我们管呀!”个子虽小却处处露着精悍的小队旗回道。

“虽说不归我们管,但我们衙署的吃喝拉撒可都是要我们自己张罗的,如果他们老是在城里征粮收钱,我们还怎么收。昨天不是已经和他们谈好了吗,他们去城外,我们在城内,四个城门,南北归我们,东西归他们,你带人去看看,他们有没有出城去了。”

“大人,我们这里就剩四个了,再派出去,你身边可没人了,谁来保护你的安全啊?要不等他们几个回来再说。”

“这怎么行?谁知道他们什么时辰回来?这样,你先派一个人和那些个壮班的巡吏陪着这几个户房的到城里各处走一圈,看看刘将军的人是不是按照昨天说的已经出城去了。”

“好吧,阿四,你找人去巡查一圈。”

“遵令!”一个瘦瘦高高的亲兵乐呵呵的招呼了几个人出门去了。

剩下的两人满脸羡慕,李时荣看在眼里,微微笑道:“你们俩也别羡慕他,明天起轮着去,还有那两座城门,少不了你们的。”

那小旗皱了皱眉,平时这些亲兵都是由他差遣的,这下子怎么感觉直接被大人控制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他的权威可不容质疑。他大声道:“你们两个去门口换岗,把门看严实了,别让宵小之徒混进来!万一有什么闪失,当心你们的狗头!”

“是!”两人恹恹地往堂外走去。李时荣看在眼里,心里一阵冷笑。此时一个亲卫从门外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