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末下午,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

郭绍华骑着那辆擦得锃亮的永久牌自行车,稳稳地停在了四合院的入口处。

后座上,王薇姿态优雅地跳了下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用红纸包好的点心匣子,以及一本用牛皮纸包着的书,封皮隐约可见是关于工程技术的。

郭绍华推着车,王薇落落大方地跟在他身侧,两人并肩走进了这个充满了故事和目光的大院。

仿佛一个无声的信号。

院子里原本闲散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正在树荫下纳凉摇扇的大爷们停了动作。

水池边搓洗衣物的几个大妈,手里的棒槌悬在了半空。

中院里,三大爷闫埠贵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算计的光。

离他不远的二大爷刘海中,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摆出几分领导的架势。

就连一向深居简出的贾张氏,那黑洞洞的窗帘后面,也探出了一双滴溜溜乱转的眼睛。

所有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唰”地一下,全部聚焦在了郭绍华身边那个陌生的、却又格外引人注目的姑娘身上。

郭绍华却像是没感受到这些几乎要将人洞穿的视线。

他脸上挂着平和的微笑,坦然自若。

正好走到闫埠贵跟前,他主动停下脚步,打了声招呼。

“三大爷,晒太阳呢?”

闫埠贵“哎”了一声,目光在王薇身上快速扫过,带着审视。

郭绍华侧过身,语气自然地介绍道:“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朋友,王薇。”

朋友?

这两个字落在众人耳朵里,却没人真信。

看郭绍华那眉眼间的柔和,看那姑娘站在他身边从容不迫的气度,这关系,明眼人一看就懂!

闫埠贵脸上挤出笑容:“哦……王同志,你好你好。”

低低的议论声,如同水下的暗流,开始在院子里涌动。

“哎呦,这姑娘可真俊!看着就有文化!”

“是啊,你看那穿着,的确良衬衫!城里人!”

“气质也好,不像……咳,不像之前那些……”有人下意识想到了秦京茹,又赶紧闭嘴。

“这得是哪个大单位的吧?看着就不一般!”

“郭厂长这眼光,啧啧,就是高!跟咱们想的都不是一个路数!”

无形的对比,在每个人心中悄然进行。

秦京茹那点小家子气的算计和姿态,跟眼前这位王薇同志一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不少人心里暗暗庆幸,幸亏当初没真把自家那些歪瓜裂枣介绍给郭厂长,不然现在得多丢人!

郭绍华没理会那些议论,领着王薇穿过中院,直接回了自家屋。

郭陈氏正戴着老花镜,坐在炕边缝补一件衣服。

听到开门声,她抬起头。

当看到儿子身后跟着一个身姿挺拔、面容姣好的年轻姑娘时,她明显愣了一下。

手里的针线活也停了下来。

郭陈氏缓缓站起身,目光带着一种母亲特有的锐利和审视,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王薇。

王薇迎着郭陈氏的目光,没有丝毫的局促不安。

她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温和得体的微笑,将手中的礼物递了过去。

“阿姨您好,我是王薇,绍华的朋友。”

“第一次上门,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买了点稻香村的点心,还有这本书,听绍华说您也喜欢看书。”

她的声音清亮柔和,举止大方,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郭陈氏的目光在她脸上停顿了几秒,又扫过她递来的礼物,特别是那本书,似乎让她有些意外。

她伸手接过礼物,脸上的锐利稍稍缓和了些。

“哎,好孩子,快进屋坐,快坐。”郭陈氏招呼着,把礼物放在桌上,请王薇在椅子上坐下。

接下来,便是意料之中的“盘问”。

“姑娘在哪儿工作啊?”

“家里父母是做什么的?”

“今年多大了?”

郭陈氏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看似家常,实则句句都在掂量。

王薇始终保持着微笑,从容应对。

“阿姨,我在红星研究所工作,是一名工程师。”

红星研究所!郭陈氏眼睛一亮,那可是国家重点单位!好地方!

“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身体都还好。”家境清白,不是攀龙附凤的。

“对绍华的工作,您怎么看?他那个厂子,事儿多,忙起来顾不上家。”郭陈氏又抛出一个关键问题。

王薇认真地回答:“阿姨,我理解绍华的工作。技术报国是他的理想,也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工作忙是肯定的,但我觉得,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家里的事,可以一起分担。”

这番话,说得条理清晰,见解不凡,而且句句都说到了郭陈氏的心坎里。

她原本还有些担心儿子找个只看重他厂长身份、或者娇气不能吃苦的姑娘。

现在看来,这个王薇,不仅工作好,人品正,而且思想觉悟高,还懂得体谅人!

郭陈氏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真切,眼中的审视彻底变成了满意和喜爱。

她主动拉起王薇的手,亲切地拍了拍:“好孩子,说得真好!阿姨就盼着绍华能找个像你这样懂事明理的!”

屋里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郭陈氏开始拉着王薇说些家常话,问她平时的爱好,工作累不累。

然而,好景不长。

郭绍华带了个漂亮姑娘回来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早已飞遍了整个四合院。

郭陈氏看着儿子的举动,又看了看身边从容不迫的王薇,心里对这个未来儿媳妇更加满意了——不仅自己有能力应付,儿子也知道护着!

果然,没清静多久。

院子里总有那么些人,按捺不住那颗八卦的心。

这次跳出来的是住在后院的许大妈,也是个出了名的爱打听、爱传闲话的主儿。

只听门帘哗啦一响,许大妈端着个空碗就走了进来,脸上堆满了过于热情的笑容。

“哎呦,郭家嫂子,听说绍华带对象回来了?我这不寻思着,过来借点儿碱面使使,顺便也瞧瞧!”

她的眼睛像黏在了王薇身上,上上下下扫了好几遍,那眼神,毫不掩饰打探和估量。

“啧啧,这姑娘可真水灵!看着就是文化人!在哪儿高就啊?家里都什么人啊?一个月工资得不少吧?”

一连串的问题,又快又急,带着一股子刨根问底的劲儿,显得格外没分寸。

王薇脸上的笑容不变,但眼神里已经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她依旧保持着基本的礼貌,声音温和却有距离感:“阿姨您好,我在红星研究所工作。”

对于后面那些涉及隐私的问题,她轻轻巧巧地带过:“我们刚来,正陪郭阿姨说话呢。”

言下之意,您问得太多了。

许大妈还想再追问,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

郭绍华却已经不动声色地站起身,微微侧身,正好挡在了王薇和许大妈之间。

他的动作自然,脸上甚至还带着点平和的笑意,但语气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界限感。

“许大妈,我妈这正跟王薇说着话呢,您要是碱面不急用,要不先回?”

“我们这儿,就不耽误您功夫了。”

话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递了“送客”的意思。

这是一种温和的强硬,也是一种明确的保护姿态。

许大妈被这软中带硬的话顶了回来,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有些下不来台。

她看看郭绍华那平静却不容反驳的眼神,又瞅瞅旁边气定神闲的王薇,再想想郭绍华如今的身份和之前处理秦淮茹那事的狠劲儿,终究没敢再多说什么。

“哦……哦,行,那……那我先回了。”

许大妈讪讪地应着,端着空碗,悻悻地退了出去。

郭陈氏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更是熨帖。

儿子知道疼人,知道护着自己看中的姑娘,这就比什么都强!

随后,三大爷闫埠贵也果然没错过这个“机会”,端着个空酱油瓶子,以“借酱油”为名,探头探脑地进来转了一圈,眼神滴溜溜地在王薇身上打转,心里的小算盘噼里啪啦响。

紧接着,二大爷刘海中也背着手,踱着步子进来了,摆出一副领导“关心下属家庭生活”的架势,说了几句官腔,目光同样在王薇身上停留了许久,带着审视。

对于这些试探,郭绍华和王薇配合默契。

一个眼神交汇,便心领神会。

郭绍华负责应对场面,几句客气又不失分寸的话就把人打发了。

王薇则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不多话,不露怯,自有一种沉稳的气度。

两人一唱一和,轻松化解了这些邻居们的窥探,没让他们打听到更多实质性的东西。

时间,在忙碌的工作和甜蜜的相处中飞逝。

郭绍华和王薇的感情,经过了时间的考验,也得到了双方家庭的认可和祝福。

他们的婚礼,定在了京都当时最有名的饭店之一,京都大酒楼。

这一天,冠盖云集,宾客如潮。

轧钢厂的领导班子悉数到场,表示对这位年轻有为的技术骨干的重视。

工业系统相熟的各个单位,也都派来了代表祝贺。

更引人注目的是,郭绍华这些年通过技术交流、项目合作收下的那数百名徒弟,从全国各地的工厂、研究所赶来,济济一堂,场面蔚为壮观!

四合院的邻居们,除了少数几个实在没脸来的,也都来了,看着这盛大的场面,心中五味杂陈,羡慕嫉妒恨皆有之。

婚礼进行曲奏响。

郭绍华穿着崭新的中山装,英挺非凡。

王薇穿着洁白的婚纱,美丽动人。

两人站在台上,接受着所有人的祝福。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他们交换了戒指。

郭绍华看着王薇的眼睛,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无比坚定:“薇薇,谢谢你选择了我。往后余生,我会用我的一切,去爱你,保护你,支持你,与你携手并肩,风雨同舟。”

王薇眼中也泛起了泪光,她握紧郭绍华的手,声音温柔而有力:“绍华,能与你相遇相知相守,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我愿意,与你相伴一生,不离不弃。”

掌声雷动。

阳光透过饭店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对新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历经波折,终得圆满。

郭绍华的人生,翻开了崭新而辉煌的一页。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