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第226章 谋者归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城的暮春飘着柳絮,陈平斜倚在廊下的藤椅上,看着庭院里嬉戏的孙儿们。手中的茶盏早已凉透,茶渍在盏沿晕开,像极了他这一生洗不净的算计。自从周勃去世,满朝文武再无人能与他对弈,可这高处不胜寒的滋味,竟比当年在鸿门宴上还要难熬。

还记得年轻时在阳武县,他不过是个穷得叮当响的书生。家里就几亩薄田,哥哥陈伯心疼他读书辛苦,包揽了所有农活,还咬牙供他游学。娶媳妇时,富家女都嫌他穷,偏偏有个死了五任丈夫的寡妇张氏,看中了他的相貌和才情。迎亲那天,他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麻衣,骑着跛脚驴去接亲,惹得路人指指点点。可他不在乎,握着张氏的手说:“等我出人头地,定让你风风光光。”

秦末大乱,他先是投了魏王咎,在帐中献策却屡遭猜忌。转投项羽后,跟着大军一路打进咸阳。鸿门宴上,他站在项羽身后,看着刘邦卑躬屈膝的模样,又瞥见范增眼里的杀意,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天下迟早要变天。等刘邦被困荥阳,他拿着四万斤黄金,在楚军阵营里上下打点,散布钟离眜谋反的谣言。项羽那暴脾气,果然中计,气得范增摔了玉斗,大骂“竖子不足与谋”。

最险的还是解白登之围。匈奴冒顿单于把刘邦的三十万大军困在冰天雪地里,七天七夜没吃没喝。将士们冻得连弓弦都拉不开,刘邦急得直拍大腿。陈平却在营帐里对着冒顿的阏氏画像发呆。他连夜派人带着金银珠宝和美人图去见阏氏:“单于要是灭了汉朝,会有更多美人进宫,到时候夫人可就失宠了。您不如劝劝单于,放汉王一条生路。”阏氏枕边风一吹,冒顿竟真的网开一面。刘邦脱困后,拍着他的肩膀直夸:“陈平啊,你这脑袋比十万大军都管用!”

可伴君如伴虎这话,他比谁都清楚。刘邦临终前,怀疑樊哙与吕后串通,派他和周勃去军中斩樊哙。路上他就犯了嘀咕: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又是刘邦的老兄弟,万一杀了他,日后刘邦反悔,自己就是替罪羊。于是他耍了个心眼,只把樊哙绑了送回长安。果然,还没到京城,刘邦就咽了气,吕后当场赦免了樊哙。周勃直夸他机灵,他却在夜里对着铜镜苦笑——这朝堂之上,步步都是算计。

刘邦死后,吕后掌权,大肆分封诸吕为王。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只有他表面上迎合,还主动请命为吕后效力。有人骂他谄媚,他却在夜深人静时对家人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时机到了,再把江山还给刘氏。”这话传到吕后耳朵里,她笑得前仰后合:“陈平啊,还是你识时务!”可他心里清楚,自己在等一个机会,就像当年在白登山等那道突围的缝隙。

吕后一死,机会终于来了。他暗中联络周勃,以“安刘”为名发动政变。长安城的夜里,火把照亮了未央宫的飞檐。他站在周勃身边,看着吕氏族人被诛杀殆尽,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惨叫声。有人问他:“当年你讨好吕后,现在又灭诸吕,到底哪边才是你的忠心?”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没回答——在这乱世里,忠心从来不是对某个人,而是对天下大势。

汉文帝即位后,他和周勃并为丞相。有次汉文帝问周勃:“天下一年判多少案子?钱粮收入多少?”周勃憋得满脸通红,答不上来。又问陈平,他却不慌不忙:“这些自有主管官员负责。丞相的职责,是辅佐天子,调理阴阳,安抚百姓。”汉文帝连连点头,周勃却臊得无地自容,没多久就请辞回乡了。

独掌相印的日子,他过得并不踏实。夜深人静时,总会梦见鸿门宴上的剑光,梦见白登山的风雪,梦见吕氏族人临死前的眼神。有次生病,恍惚间看见范增站在床前,冷笑着说:“陈平啊陈平,你机关算尽,可曾睡得安稳?”他猛地惊醒,冷汗湿透了衣袍。

临终前,他把子孙叫到床前,喘着粗气说:“我这一生,阴谋用得太多,有损阴德。你们切记,日后不可再走我的老路……”话没说完,剧烈的咳嗽打断了话语。窗外的柳絮飘进屋里,落在他渐渐冰凉的手上。长安城的更鼓响了,这位三度易主、六出奇计的一代谋臣,终于合上了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

后来人们说起陈平,有人赞他智谋无双,有人贬他阴险狡诈。可他的墓前,连块像样的碑文都没有,只有几株野蒿在风中摇晃。就像他留下的那句话:“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这乱世里的谋者,终究带着满身算计,走进了历史的迷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