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
其实施宗义一直有一个想法:
把明国疆域周边的十多个小国家全部纳入统治范围。
那样一来,之后大家都成了“一家人”。
刚好方便于一起对抗“小冰川时期”。
……
“灵岫小筑”的一个密室里。
施宗义的面前摆着一个大圆球。
这就是他刚刚用木头雕刻完成的“地球仪”。
这个“地球仪”的直径有一米多,上面清晰地显示出了整个星球的样子。
精细的木纹在表面纵横交错,像是大地的肌理。
深褐色的球体上,用鲜艳的红蓝颜料精准地勾勒着各个大陆轮廓。
尤其在赤道的位置,特意缠绕了一圈红色的高档丝绸,作为赤道的标记。
“地球仪”的底座是银灰色的,犹如一个坚固的托盘。
底座稳稳地托住了整个球体,使其能够平稳地站立在桌面上。
弧形的支架由金属制成,表面经过抛光处理,在烛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它像一个巨大的括号,将球体紧紧地固定在中间,同时又允许球体自由转动。
仿佛在告诉人们:
这个世界是动态的,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球体表面高低不平,凸起的丘陵状木疙瘩与凹陷的沟壑相互交错。
凑近能看见刀刻的痕迹——那些深浅不一的线条里,藏着他一笔一划凿出的五大洲名字!
现在施宗义正在仔细地观察着明国周边的各个区域:
他按照顺时针的方向,以明国所在的位置作为中心,目光掠过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个国家:玄武国。
也就是以前的东瀛,在明国的东方,隔着东海与明国相望。
第二个国家:琉球国。
位于明国东南方向的东海之中,包括山北、中山、山南三王。
第三个国家:吕宋国。
在明国的东南方向,存在多个部落和政权,与明国有贸易往来。
第四个国家:满剌加国。
位于明国南方稍偏西,在马来半岛南部,是重要的贸易中心,与明国关系不错。
第五个国家:暹罗国。
在明国西南方向,目前是阿瑜陀耶王朝,与明国有密切的外交和贸易联系。
第六个国家:真腊国。
位于明国西南方向,国力相对较弱,与明国有一定交往。
第七个国家:安南国。
在明国西南方向,目前处于后黎朝统治时期,是明国的藩属国。
第八个国家:占城国。
位于明国西南方向,与明国有着朝贡和贸易往来的关系。
第九个国家:帖木儿帝国。
在明国的西方,位于中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与明国保持贸易和文化交流。
第十个国家:瓦剌国。
处于明国西北方向,是蒙古部落,是明国北方的重要边患。
第十一个国家:鞑靼国。
在明国北方,也是蒙古部落,在明国北方边境活动。
时而与明国发生战争冲突,时而又进行贸易往来。
第十二个国家:朝鲜国。
位于明国的东北方向,与明国的辽东地区接壤,是明国重要的藩属国。
……
现在。
既然琉球皇室主动寻求援助。
施宗义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可以顺便把琉球国纳入统治了。
毕竟施宗义与琉球皇室非亲非故,不可能无缘无故就去帮忙吖。
况且施宗义这个人,温良恭俭让,优点一大堆,是一个五好青年。
像他这样的好人,往往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肯定不好意思贸然介入别人的纠纷之中。
除非——琉球皇室加入“正义联盟”!
他们成为了“正义联盟”的小伙伴之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帮助自己的“家人们”,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施宗义也是理直气壮。
到时候施宗义就会亲自带领大军,把东瀛皇室的残余势力和维京海盗、南海悍匪全部赶走。
而琉球国,也刚好可以顺理成章地纳入施宗义的统治范围。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那些东瀛皇室的残余势力、维京海盗和南海悍匪,为什么不是全部杀光光?
只是轻飘飘地拉扯一番、“赶走”他们?
难道是因为施宗义的宝剑不锋利了嘛?
“非也、非也!”
——根本不关木蛟剑什么事儿。
——只是因为,施宗义忽然之间、茅塞顿开,发现了那些残党的一个“妙用”:
可以让他们先去霍霍下一个国家——吕宋国。
等到他们霍霍得差不多了,施宗义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闪亮登场——主持公道!
顺便着,也顺理成章地把下一个国家纳入统治范围。
后面的各个国家也排排坐、吃果果,轮流霍霍、纳入统治。
它们分别为:
满剌加——暹罗——真腊——安南——占城——帖木儿——瓦剌——鞑靼——朝鲜!
可谓是见者有份,一个也不能少。
这就叫做:
——坏事他们干,好处俺们拿!
躺赢局吖!呜呼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