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年端午节。
紫禁城前广阔的广场之上。
一场精彩绝伦、惊心动魄的比试刚刚落下帷幕。
这次比武切磋,白发苍苍的“忠义太保”以一敌百、轻松取胜!
他手持陨铁宝剑,以一己之力挫败了八十多位江湖一流高手与十几名后天层次的强者。
“忠义太保”周身流转的滢滢紫气与雄浑掌力,让在场的“吃瓜群众们”目瞪口呆。
也让这场本应是寻常切磋的比试,化作了震撼明国朝野的晴天霹雳。
自从“紫禁广场比武切磋”过后,整个京师乃至明国可谓是暗潮汹涌。
原本低调内敛、不显山不露水的“忠义太保”瞬间以绝世高手的姿态闯入了大众视野。
而更令人震惊莫名的是,随着有心人的暗中打探,一个个惊人的真相逐渐浮出了水面:
——如今在明国疆域之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的诸多“革新”事务。
竟然都与那位神秘莫测的“太保大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街头巷尾、家里家外,人们议论纷纷。
茶馆里,说书先生拍着醒堂木,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大明日报》的传奇故事。
——《大明日报》一夜之间就宛如星火燎原一般传遍了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而且,这份改变明国信息传播格局的《大明日报》背后的策划者正是“忠义太保”!
港口边,即将远航美洲的船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物资,开创宏图伟业。
——而那详尽的航海舆图、大胆的航行计划,皆出自“忠义太保”之手!
明国各地,各个佣兵公会分部敞开了大门,百万佣兵注册数目遥遥在望。
“皇家文武学院”广纳寒门学子,传授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皆是耳目一新、前所未有。
天医阁,正在与皇宫御医联手钻研医术。
“皇家忠义钱庄”低息放贷惠泽民生。
“皇家邮政司”、“皇家航运司”相继成立,一栋栋万宝楼商务卖场拔地而起。
“皇家路桥工程司”更是掀起修路架桥的热潮……
这一桩桩一件件,细究之下,竟然都能追溯到“忠义太保”的身上!
这一个“大发现”,如同巨石投入了深潭,在朝堂和江湖之中激起了千层巨浪。
那些一直隐伏在暗处觊觎权力、财富的各个敌对势力坐不住了。
以内宫监掌印太监李广为首的佞幸宦官集团,阴沉着脸在暗室中商议、密谋。
各个眼中闪烁着无比贪婪与眼红嫉妒的光芒。
因为。
“忠义太保”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动摇了他们在皇帝面前的地位,更破坏了他们谋取私利的途径。
——李广在天顺、成化年间就已在朝为官,资历较老。
弘治皇帝继位之后就驱逐了先皇明宪宗朱见深宠信的那些道士和近侍。
而李广和明国朝臣没有什么过节,背景相对干净,而且他还懂得一些道术。
这些条件刚好符合了弘治皇帝以及朝臣的需求,因此很快被任命为内宫监掌印太监。
明朝文官集团势力强大,常与皇帝意见相左。
弘治皇帝需要借助宦官势力来制衡文官集团。
而李广作为内宫监掌印太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弘治皇帝制衡文官的工具人。
此外,李广疯狂敛财但不涉足政治,避免了与文官集团发生正面冲突。
他还与部分官员勾结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也使得他在朝廷中拥有一定的支持。
其实李广在政务处理、治国安邦等真正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方面几乎是毫无建树。
反而因其贪婪成性和喜好弄权,给明国朝廷带来了诸多的负面问题!
他凭借皇帝的宠信大肆收受贿赂,四方官员争相贿赂,金银财宝大量涌入其私库。
李广还曾经擅自强占了京城附近的一大片民田,总面积多达数千公顷。
他甚至垄断了两淮盐运,将原本属于国库的盐利尽数吞没,累计达到了“巨万”。
李广胆大妄为,竟然还效仿宪宗朝的旧例,假传圣旨设立了“传奉官”。
——将官职明码标价、公然售卖,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官员选拔制度。
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巧取豪夺,捞到了大量的钱财之后。
李广耗费巨资建造了一座府邸,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引玉泉山的活水绕宅而行。
其奢华程度堪比皇家园林!
……
各个外戚势力也是蠢蠢欲动。
原本享受着特权的他们,感受到了“忠义太保”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特权威胁。
而地方上的豪强、勋贵们看着自己的利益被一步步蚕食,更是对“忠义太保”恨得咬牙切齿。
这些各种各样的敌对势力,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之下开始暗中勾结。
他们谋划着如何扳倒“忠义太保”,夺回原本专属于他们的“蛋糕”。
甚至,他们还胆大包天、异想天开地幻想着截胡“忠义太保”、趁势“摘桃子”。
妄图攫取“改革创新”的巨大利益!
……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候。
各个“中立势力”们却依旧保持着置身事外的姿态。
——后宫的妃嫔们继续在红墙绿瓦间消磨时光。
——底层的宦官宫女们小心翼翼地做着自己的差事。
——普通百姓和商人只盼着能安稳度日……
他们既不参与争斗,也不轻易表明立场。
仿佛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与他们毫无关系,一心只想着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相比之下。
“同盟势力”的反应则是各不相同。
此时此刻,内阁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显得非常操心。
——他们紧锁眉头,在书房之中彻夜长谈。
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太保大人”推出来的各个改革举措皆是高瞻远瞩、利国利民。
但是经验丰富、老谋深算的各个大臣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敌对势力”的阴谋。
他们开始暗中筹谋、收集证据,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
各个言官们则是摩拳擦掌,准备以笔为剑,在朝堂上为“太保大人”发声。
而地方上的有识之士们也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有的人正在组织力量,守护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有的人却仍在观望。
等待着局势更加明朗的那一刻。
……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场围绕着“忠义太保”的权力争斗与利益博弈,暗戳戳地拉开了帷幕。
明国京师的天空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笼罩。
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