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名中苏代表相互配对,最后只剩下卡捷琳娜和李华麟一组,这是不是巧合,那就仁者见仁了。
苏方宴会会持续很久,但中方的业务组成员却等不了那么久,他们还要去码头检货,于中场就退出了。
房间内,李华麟和李星宇裹得好似狗熊一般,
棉裤,棉鞋,狗皮帽子,军大衣,外加厚厚的皮手套,加棉口罩,怎么看怎么喜庆。
“已经全副武装了,这要是再冷,我就要骂娘了!”
镜子前,李星宇拍着厚厚的军大衣,见自己除了眼睛之外,其他地方全都包裹在御寒衣物之下,很是满意。
“别嘚瑟了,一会捂出汗个屁的了。”
外面冷,可屋内有暖气啊...
李华麟穿戴整齐,感受着眉心有汗渍浮现,连忙催促着李星宇赶快走。
这一出门,就看到走廊里相继出现一个个“庞然大物”,众人彼此对视一眼,都笑出声。
冯玉刚数了数人数,看一个不少,便于郭友军和李向东带头,众人直奔宾馆外,登上了早已等待的客车。
码头灯火通明,早有苏国军人在搬运货物,他们从轮渡到岸边站成了一排,手中货物不断传递,动作划一的好似流水线。
至于为什么不用运输带来运货,这是中方和苏方共同决定的,因为苏国冷,中方这批展品和货物,很多都怕磕碰,只能人力搬运。
随着客车缓缓停靠在岸边,立马有苏国商务部的同志小跑着过来,接众人下车,操着不太流利的华夏语,调侃道:
“华国的朋友,你们不是在参加宴会吗,这么早就过来,难道是我们准备的食物不够美味?”
“不不不,你误会了,我们中途过来,只是想早些检运货物,然后尽早布置展区,以妨苏国的朋友们等急嘛。”
“贵方准备的食物,非常合我们的口味,你看看我的肚皮,都快撑破了哟。”
冯玉刚,郭友军,李向东三人,笑着与弗拉基米尔?科瓦廖夫握了握手,众人寒暄几句,便一同来到码头旁。
科瓦廖夫指着岸边堆积如山的货物,笑道:“我们的人已经在搬运货物了,等着华夏的朋友过来检查,既然你们来了,咱们就开工。”
李向东打量着岸边的“钢铁长龙”,见每条货轮上都有苏国军人在搬运货物,岸边又有工人负责将货物堆积在一起,不由点了点头。
遂对着身旁的小组成员们拍了拍手:“装货时,轮渡都是按照展品组固定装货,现在所有人找到自己的轮渡区域,开工!”
“开工喽!”众人闻言,纷纷登上一旁停靠的吉普车,由司机载着奔赴对应的轮渡区域。
来时40嗖轮渡,自打阿穆尔号和伏尔加号运过了车头和火车车厢,便离开了布拉格为申斯克的口岸,岸边只剩下纯粹的货轮。
可20几艘大型货轮往岸边一排,那长度不是盖的,
所以苏方特意给中方的每个业务员,都配备了专门的司机和吉普车,负责业务员们在布拉格为申斯克期间的,检货和洽谈业务所用,
之前在会议上,卡捷琳娜口中的访苏人员会配备2名苏国人员陪同,一名为商务部的业务员兼翻译,另一名就是这司机了。
这些司机都是苏国的军人,吉普车也是苏国的军车,都有着特定的编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与其说是陪同保护,倒不如说是全程监视。
但不管怎么说,吉普车不是敞篷的,在寒冷的冬天里,也算是很人性化了...
岸边,二十几艘货轮依次排开,按照编号分为农产品区,轻工业产品区,重工业产品区,艺术品区...等几大分区。
每个分区内,对应的轮渡编号,承载的轻工业,农业产品也是有详细的划分。
基本以单独系列为一货轮,例如农产品对应编号18,农用机械产品对应编号19,种子对应编号20.
所以,哪怕货轮上的样品不够多,货轮拉不满,中方装货的时候依旧采用了对应装填模式,为的就是卸货时不必再去分类统计。
李华麟此行负责的是江省农副产品,但三省小组合一了,李华麟管理的范围就大了一些,从江省农副产品晋升到三省农副产品。
这种看似无形的整合,实则让每个业务员自身的业务量都成倍递增,毕竟自家的东西都了解,这还要帮着别家卖,就要多一分知识点,
但好处就是,原本所有的农用产品是一个整体类,随着人多了,也就拆分的更加细致化。
很快,吉普车停在了18号货轮旁,这里跟前面的货轮一样,早已有苏国军人在搬运货物,并且将货物都堆在了一起,摆放整齐。
有苏国业务员见到吉普车驶来,便小跑着过来,主动跟李华麟和李星宇握了握手:
“华夏国的朋友,你们这么早就来了,怎么没在晚宴上多待一会?”
“塔季扬娜?科瓦廖娃,作为朋友,我们怎么忍心在宴会厅内浪费时间,而让你在岸边受寒挨冻。”
“我看岸边的货很多了,辛苦了。”
李华麟摘掉手套与科瓦廖娃握了握手,四下张望着左右,遂取出笔记本来到堆着的货箱旁,打量着货箱的封箱状态。
轮渡上的所有货物,不论是带来的展品,还是苏国人买的商品,都用统一的木条箱子封装,内部裹着报纸,而箱体外面又有专用的封条。
封条未损坏,箱内的报纸不破裂,就基本代表这个箱子未被拆封,属于合格状态,
但不管这个箱体是否合格,都要全部拆开,将内部的货物仔细检查,然后重新分类摆放。
确认内部物品无泄漏,无损坏,无缺失,达到无三无之后,才会按照编号登记在笔记本上,代表这箱货物已经检查完毕,
正所谓外交无小事,中苏双方现在都希望以贸易打破彼此冰点,然后再想办法让两国恢复友谊。
所以,无论是外交访问,还是检货这种小事,都会直接与负责人挂钩,
中间哪一项出了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掉出问题的人!
作为访苏团的华夏代表,众人在登船之前,领队就很严肃的开了内部会议,没人敢在小事上马虎。
挥了挥手,示意一旁的工作人员用撬棍开箱,李华麟与李星宇对视一眼,二人仔细检查着箱子内的物品。
这第一箱里,是摆放整齐的玻璃罐头,都是黄桃的,在严寒之下,内部糖水都结冰了,罐头的盖子上,也附了一层冰霜。
李华麟拿起一瓶罐头打量着,仔细检查着,确认没有破裂,但还是皱了皱眉,因为这箱罐头是发往赤塔的。
赤塔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西伯利亚中,比较寒冷的地区之一了,冬季气温最低可达到零下49°。
零下49°什么概念,别说滴水成冰了,估计正常人脱了裤子还没等放水呢,尿就在半空结冰了...
黄桃罐头在布拉格为申斯克,已经被冻出霜了,这要是送到赤塔,别说能不能到那边,估计在路上就冻碎了,到那边也是冰坨子。
“我在广交会期间,根本没带赤塔的代表购进水果罐头,只给了他们一些毛毯和暖水袋的份额,这罐头哪来的?”
示意李星宇找出发货单,李华麟嘴里咬着手套,手指划过详单的每一行,找到了赤塔地区,罐头购进的负责人,叫方旭?
方旭是滨海市国营罐头厂的代表,曾随队参与了广交会,李华麟离开广州时,他还在那边参展呢。
“真是瞎搞,这个方旭竟然绕过我,跟赤塔的代表签了罐头!”
“订单上早就已经标注了,该区域内温度极低,这种情况下就不能有罐头订单,要是这批罐头冻裂在途中,责任全在华夏!”
李华麟把发货单拍在李星宇的怀里,遂对着科瓦廖娃道:“你去把叶莲娜?阿列克谢耶娃叫来,现在这批罐头,可能无法顺利发往赤塔。”
“无法顺利发往,什么意思,中方要毁约?”
科瓦廖娃闻言眉头紧皱,不明白李华麟拆箱看了罐头,就要找对应负责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李华麟拿起一瓶罐头递给科瓦廖娃,指了指里面已经出现的冰渣子和盖子上的冰霜,严肃道:
“你是苏国人,更应该知道赤塔有多冷,布拉格为申斯克的温度跟赤塔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这种情况,我方不该把糖水罐头这种产品,与赤塔的代表做订单!”
“责任在我,之前在国内,我是一直随行苏国访华团的,但根本不知道这份订单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如果我知道有这份订单,一定会提前阻止。”
“现在让你去联系叶莲娜,并不是我们中方要毁约,而是要凑到一起合计一下,如何将这批罐头安稳的送到赤塔,不让它在中途破裂。”
科瓦廖娃放下了罐头,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便上了一旁的吉普车,离去。
李华麟则指挥一旁的工作人员:“你们把编号1到136,印有水果罐头的木箱子,都给我搬到一边,轻拿轻放。”
一众苏国军人闻言,点了点头过去搬运木箱子,李星宇则皱眉道:“这可不是小事,你想好怎么处理了吗?!”
“能怎么处理,先等叶莲娜来了再说,如果这批罐头能暂停在布拉格为申斯克,等到明年夏季时,再让赤塔的人带走,那最好。”
“可问题是,罐头是有保质期的,即便在寒冷的情况下,水果不易腐坏,但保质期是确确实实印在瓶子上的!”
无奈的摇了摇头,李华麟对着附近待工的军人道:“麻烦你们把编号137到241之间所有的货物,单独堆在一起,轻拿轻放。”
“137到241,都是赤塔的货物,还行,除了罐头以外,其他都不怕冻。”
“呵,你们省的这个方旭啊,要担责了,这么大的工作失误,他是怎么被选到参展团里的?!”
李星宇瞥着李华麟挨个箱子的检查水果罐头,遂翻看起赤塔的订货单,言语中满是嗤笑。
“这家国营罐头厂是家大工厂,但效益在同规模的罐头厂中,排行最为靠后,估计是人家领导在出门前,跟方旭说了什么。”
“促进订单这是好事,但现在他好心办了坏事,这就要担责,不过这件事不归我管,我的责任,就是让这些货物都安全抵达该抵达的地方。”
远处传来吉普车的亮光,待得军用吉普车稳稳停在不远处,科瓦廖娃,叶莲娜,还有卡捷琳娜三人都下了车,皱着眉头向着这边走来。
李华麟见卡捷琳娜也来了,不由纳闷道:“你不是在宴会厅里陪且吗,咋也来了?”
“且?”卡捷琳娜一愣,遂无奈道:
“麟,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贵方明知道条款中标注了赤塔的寒冷,为什么还要跟叶莲娜签定罐头订单?!”
“你问我啊,我全程跟你们在一起,我都不知道这订单啥时候签的,那就只能问叶莲娜了。”
“叶莲娜,我看过订单了,你是跟国营罐头厂签的吧,在这之前,你没有告知方旭,赤塔很冷吗?”
叶莲娜点了点头,用不太流利的话语说道:
“对,我跟他说了,我们赤塔很冷,滴水结冰,所以赤塔人都很希望吃到华夏的罐头,那是每个孩童都期待的美味。”
“贵方的业务员很理解我的心情,在我的沟通下,签订了2万瓶水果罐头的订单...”
她的表情显得有些激动,她拿起一瓶瓶罐头打量着,见罐头并没有破裂,才微微松了一口气,继续道:
“麟,赤塔现在的情况很糟,我们真的很需要贵国的水果罐头,无论如何这些罐头都要运到赤塔,哪怕是冻裂!”
李华麟皱眉望向卡捷琳娜:“访苏团在广交会上的九成订单,都是经过我手撮合,但有人私下底签定订单,这是没办法的事。”
“关于罐头问题,我明确说过,只跟布拉格为申斯克,乌苏里斯克这样温度高,且紧邻北三省的城市做订单。”
“不是我们华夏人小气,实在是罐头是玻璃制品,往你们的内陆运,根本承受不住严寒的考验。”
遂看向叶琳娜:“叶琳娜,我知道赤塔的朋友很喜欢我们华夏的水果罐头,但现在的情况是,罐头真的给赤塔发货了,一定会在中途就被冻裂。”
“贵国的夏季很短,现在又是十一月,属于贵国最冷的时期,就算给木箱加装各种防护措施,谁能保证这批罐头一个不碎的运到赤塔。”
“外交无小事,纵然一两瓶冻裂罐头,赤塔人不在乎,可若是有心人发酵,这就是大舆论!”
“到时候一定会有人说,我们华夏人做生意不讲究,明知道罐头会被冻裂,还要卖给赤塔人,根本没有意愿让中苏恢复贸易!”
“叶琳娜,我想问,这么大的责任,你背,还是我背?”
卡捷琳娜和叶琳娜对视着目光,被李华麟咄咄逼问,不由沉默了,都知道李华麟说的是实情,也没有刻意夸大!
但叶琳娜就是不甘心,这份罐头订单可是她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无论如何,都要带回赤塔,谁阻拦,谁就是她的敌人!
卡捷琳娜看出了叶琳娜眼中的决绝,不由叹息道:
“麟,我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现在我们最应该做的,还是想办法把2万瓶罐头,安全送到赤塔。”
李华麟与李星宇交换着目光,李星宇皱眉道:
“卡捷琳娜,2万瓶罐头,从华夏运到苏国,这就不只是罐头这么简单了,这是两国之间的友谊,是贸易间的复苏,更是外交上的起点!”
“我们既然把罐头拉来了,自然是希望罐头完好无损的送到赤塔。”
“但这是苏国,不是我们华夏,我们无法保证严寒,也无法保证贵国火车的运送途中,会不会让这些罐头破裂。”
“就像华麟说的,外交面前无小事,很小的一瓶罐头若是不能处理好,很容易酿成大的贸易,甚至是外交事件。”
“所以我们的建议是,贵方现在就去找大量的木屑,干草,麦秸等物,还要指定一辆运送赤塔货物的火车皮,为了运送罐头进行单独改装!”
“这是我们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如果贵方可以达成火车皮的保暖改装,相信2万瓶罐头一定可以安全抵达赤塔,虽然不能保证中途不出现碎裂,但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好的,这件事我亲自负责,叶琳娜和科瓦廖娃就暂时留在这里,陪同麟和宇捡货!”
言罢,卡捷琳娜根本不拖沓,坐上了吉普车就离开了。
叶琳娜见卡捷琳娜离开了,很是感激的望向李华麟和李星宇:“麟,我保证,等到这批罐头抵达赤塔,我们赤塔人民一定竭尽全力与中方达成长久贸易。”
李华麟脸上挤出一副笑容:“叶琳娜,虽然我没去过赤塔,但我也能想象到,那么冷的地方,想吃口新鲜水果或者罐头,会有多难。”
“你放心,等我方回到国内后,会跟领导们沟通,以后从江省口岸流向苏国的水果罐头,统一用铁罐,这样就可以减少罐头在运输中的折损率。”
叶琳娜一怔,脸上立马绽放出如花般的笑意,望向李华麟的眼中,满是感激之意。
李星宇在一旁撇了撇嘴,低声道:“老四,国内的铁皮罐头早就普及了,你这人情卖的,也太假了吧?”
李华麟不语,只是淡淡瞥了一眼李星宇,那意思是:
“就你废话多,咱们国内铁皮罐头是普及了,但他们苏国人不知道啊,有人情干嘛不卖,留着过年啊!”
很快,属于赤塔的货物都单独区分了出来,
一名名军人拿着撬棍,将每箱货物都打开,由李华麟等人仔细检查着破损,然后再用新的木条箱封装,贴上已检标签。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了激烈的争吵声,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李华麟转头望去,不由纳闷道:“是12号货轮,那上面装载的,是其他省份的轻工产品,难道是出什么问题了?”
李星宇幽幽道:“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你们先忙着,我过去看看。”
言罢,李星宇就在李华麟那一副无奈的表情中,小跑着远去了。
感叹一句既想偷懒又满心八卦的无良翻译,李华麟只能收回目光,继续检查着货物。
没过多久,就见李星宇又小跑着回来:“你说的没错,那边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