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一
“皇后娘娘,太后娘娘今儿个召见了柳相!”无名禀告道。
“哦,知道是什么事吗?”付嫣然眉毛一挑。
“好像是问柳大人的婚姻大事,听口气想给柳大人指婚!”
“指婚?柳大人是怎么答复的?”付嫣然饶有趣味的问。 “柳大人说,他心有所属,等皇上御驾亲征回来,就请皇上给他指婚。”
“你下去吧,继续监视慈宁宫,一刻也不可懈怠!”
无名下去后,付嫣然陷入了沉思,太后想给柳影依指婚,对象会是谁呢,她想干什么,是恶心柳影依,还是拉拢他,抑或是在柳府安插自己的人?柳影依的心上人又是谁?一个个念头闪过。
“传无浪来见本宫。”付嫣然吩咐道。
一会儿,外面就传来通报声:“娘娘,无浪求见娘娘!”
一个精壮的小太监大步走了进来:“奴才无浪叩见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平身吧!”付嫣然打量了无浪一眼,“嗯,又长高了不少,听说你在宫廷运动会中,跑步取得了第一名。”
“回禀娘娘,这都是娘娘的栽培,奴才每天早晨跑圈,跑着跑着,奴才就喜欢上了跑步,不久发现奴才越跑越快了。”无浪笑着说。
“本宫交给你一件事,你务必在今天之内调查清楚,本宫等着你的信。”
“诺!”
付嫣然交代了无浪一些事情,觉得疲惫得很,身子越来越重,还有几天是预产期,她的这一胎准备剖腹产,她实在不想生了。春草也已经从职业技术学院调回来了,春兰正忙着教春草给宫中的怀孕的兔子剖腹产。
傍晚时分,暮色渐染宫墙,无浪步履轻捷地回到宫中,径直向皇后付嫣然禀报探查太后母族适龄闺秀的详情。他垂首恭敬道:“臣仔细查访过了,太后娘娘的母舅家这一支,眼下并无适龄待字的小姐,唯有一位小孙女,年方十二,尚在稚龄。至于太后的表亲之中,倒有一位小姐年已十六,只是已经定了亲事,选在明年开春出嫁;不过,礼部员外郎庞伟庞大人,乃是太后的远房表侄,他府上有一位千金,今年刚满十八岁。这位庞小姐先前曾与京兆府尹陈大人的公子订有婚约,后来陈公子卷入事端,加之贵妃娘娘薨逝,两家的婚约便解除了。听闻是庞家主动提出解约,其中具体缘由,外人难以知晓。如今庞小姐孑然一身,此前曾被送往乡下老家暂住,近日却被接回了京城。风闻是太后娘娘亲自为她觅得了一门给权贵做侧室的好亲事,此番回京,正是为了待嫁。”
付嫣然静默地听着,指尖轻轻抚过茶盏边缘,眼中掠过一丝了然的光芒。她沉吟片刻,方轻声对无浪吩咐道:“把你方才说的这些,仔细整理成文,送与柳大人知晓。”
无浪躬身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随着产期一日日临近,付嫣然越发觉得身子沉重,慵懒之感如影随形,手脚也浮肿得厉害。这日正值星期日,依照宫中惯例,是前往慈宁宫向太后请安的日子。晨曦微露,付嫣然便在凤儿、燕儿、蝶儿、鹊儿等几名精甲女侍卫的簇拥护卫下,乘着肩舆,缓缓向太后宫中行去。
宫中的俑道漫长,但几位精甲女队员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肩舆抬得平稳,付嫣然歪在肩舆中,任谁都觉得皇后娘娘疲惫不已。
抵达宫门时,她由侍女们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从肩舆上缓步而下。因腹部高隆,行动甚为不便,她需得倚靠着旁人,方能颇为艰难地跨过那高高的朱红门槛。太后早已端坐殿中,见此情景,脸上立刻浮现出怜惜之色,忙不迭地道:“皇后身子都这般重了,往后就不必惦记着来给哀家这个老婆子请安了,好生在自己宫里将养才是正经!”
付嫣然稳住气息,微微屈膝福了一福,声音温婉却带着几分气弱:“儿臣给母后请安,礼仪岂可随意废弃。多谢母后体恤怜惜。”
“快平身,快平身!”太后连连摆手,又转向左右宫人催促道,“还不赶紧扶皇后坐下!太医近日可怎么说?哀家瞧着你这身子,着实是辛苦。”
付嫣然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落座,缓了口气才答道:“回母后,太医嘱咐儿臣平日还需适当走动,说是……有助于日后生产。”
太后闻言,轻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皇帝如今御驾亲征,不在宫中,太子年纪又尚小,皇后你身系国本,定要万分仔细,一切以皇嗣为重。”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侍立的宫人,声音压低了些许,继续说道,“不瞒你说,哀家这些年在慈恩寺静修时,曾暗中训练了一批人手,约有五百之众,个个都是精心挑选、严格操练出来的。哀家思忖着,如今京中局势,虽表面平静,却也不得不防。打算将这批人调入京城,就让他们驻扎在皇城周围,专司护卫宫禁安全,也好让皇后安心待产、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