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玉娘正带着木香把青竹园后院的一块空地松土,把一些蔬菜的种子撒了下去。

一群丫鬟中只有木香跟着她用锄头在耕地松土。

其余的全都站在远处看热闹。

赵嬷嬷冷着脸道:“少奶奶仁慈,没让你们去耕地,你们还竟敢站在这里看热闹?”

金菊手里抓了一把瓜子边吃边讥讽:“啧啧啧,这就是沈家的二少奶奶,传出去真是会让人笑掉大牙!”

赵嬷嬷瞪着她:“你可别忘了,你们的卖身契全都在少奶奶的手里!”

“再让我看到你们对少奶奶如此不敬,可别怪我不客气!”

此话一出,金菊等人这才收敛了脸上的讥讽,转身离去,但却暗暗朝着赵嬷嬷啐了一口。

林玉娘压根不知道旁边的事,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带着木香把土全都翻了,播了不少小菜的种子。

蔷薇院。

闵氏听着丫鬟白芷从青竹园那里打听来的消息,一脸讥讽:“就知道那个乡野村妇登不上大雅之堂!”

“少奶奶,那还要让人盯着吗?”

“盯!怎么不盯?”闵氏冷笑道,“不找出他们的错处,如何将人赶出沈宅?”

“可是老爷那边,今日都带着二少爷去和管事们开会了。”白芷道。

既然老爷都如此器重沈溪,怎么会因为林氏耕地种菜的小事把人赶出沈宅?

闵氏的脸色顿时阴沉无比。

她气恼沈若舟的软弱无能,明明看出沈溪就是来抢风头夺财产的,还故作大度和他称兄道弟。

她皱起了眉头思忖半晌道:“准备一下,明日我去庄子探望婆母。”

眼下,恐怕只有江氏才能对付沈溪一家了。

她又不是不知道江氏在沈溪一家刚刚抵达宣州时做的事,徐婆子的弟弟因此被罚了两百两银子,还挨了一顿板子。

可见江氏的眼里绝对容不下一粒沙子。

她平日里最厌恶鄙夷江氏,但对付林氏这样的泥腿子,还得江氏这样的泼妇才行。

沈之和最近忙着和族人以及管事们商量李承瑾的建议,无暇顾及府里的事,也就没注意闵氏的小动作。

沈若舟得知闵氏主动去探望母亲,自是高兴,本也想跟着去,却被闵氏拒绝了。

“我和婆母有好多话要说,你去了我们反倒不自在了。”

沈若舟想想也对,江氏在整个府里唯一放在眼里的妇人就是闵氏,他去了反倒成了多余的。

“那婉儿和成哥也去吗?”

闵氏一边戴着耳环一边道:“虽说开春了,庄子那边还是挺冷的,他们俩年纪小,就不去了。”

沈若舟没做多想,去了书房。

闵氏看着自己丈夫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脸色沉了下去。

那个沈溪这几日天天被公爹叫去和管事们议事,他却像是没事人一样。

江氏正在庄子里发闷气,她身边的徐婆子等人全都战战兢兢,谁都不敢开口说话。

就在这时,就听到外面有婆子传话:“少奶奶来了。”

江氏那阴沉的脸色顿时一喜:“儿媳来了?”

那一定是来接她回去的吧!

徐婆子等人顿时心里谢天谢地。

老爷总算是大发慈悲要把人接回去了,再这样下去整个庄子的下人都要被她折腾没了命。

闵氏身边只带着白芷进了里屋,就看到江氏一脸狂喜迎了出来:“儿媳啊,是不是你公公让你来接我的?”

闵氏看到江氏,才过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她竟然像是老了十岁一般,一张原本尖酸刻薄的脸越发显得丑陋。

闵氏心里鄙夷无比,脸上却满是笑意:“母亲,公爹最近忙着开春之事,特意交代我过来探望您的。”

江氏一听这话,脸色顿时沉了下去:“没让你接我回去?”

闵氏想了想道:“母亲,公爹没明说,但若是母亲生病了呢?”

江氏一愣,顿时喜笑颜开:“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茬?”

只要她称病,她就不信沈之和还会把她扔到这个庄子不闻不问。

闵氏笑道:“但母亲生病之事,怎么也得装个样子吧。”

江氏看着她,不明就里。

“哗啦!”

徐婆子胆战心惊亲手将一桶冷水往江氏的身上泼去。

江氏浑身冻得直哆嗦,却硬生生咬着牙齿道:“上车!”

闵氏带着“病重”的江氏回到沈宅的时候,沈之和已经带着李承瑾出门去了。

林玉娘正在青竹园里听两个孩子背诵《三字经》和《弟子规》。

沈之和已经派人去沈家书院那边通知过了,下个月初一就带着两个孩子去读书。

林玉娘最近半年也在跟着两个孩子一起读书,基本上常用的字都认识了,就是写的字形状差些。

半年前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送两个孩子去县城的私塾里读书,此时竟然能够去沈家书院读书,简直就是跨越了好几个等级。

而且听李承瑾说,沈家书院里的夫子们都是昔日朝中致仕的老臣,和沈家的关系匪浅。

宣州城里许多人绞尽脑汁都想要把孩子送往沈家书院。

但因为书院主要接受沈家的子弟,对于其他的学生考校就要严格得多。

而沈家子弟们,入学第一年都是不需要考校的,但第二年的时候必须参加书院统一的大考,不合格者不管是不是沈家子弟,全都要除名。

因此,沈家书院名义上是沈家家族族学,但二年级以上的学子们却全都是宣州附近十个乡镇最杰出的学子,也是出秀才举人最多的地方。

“……沈家书院每三年一次的殿试,基本上都有三甲……”林玉娘对两个孩子道。

据说那位和公爹一母同胞的沈之书沈阁老,就是当年的状元。

两个孩子眼里闪烁着星光,十分向往。

“所以,过几日你们去了书院,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明年若是被书院的考核除名,可就给你们的爹爹丢脸了。”

虽说明年是否还能不能留在宣州是个未知数,但林玉娘不想让两个孩子松懈功课。

对于读书这件事,大林是不需要她操心的。

小林这家伙虽然也很聪明,但注意力却不在学习上。

去了书院每个月只有两天能回来,其余的吃住全都和其他学子一起。

她就担心小林一旦没有了她的管束,在书院就放飞自我了。

所以她提醒大林:“等去了书院,你一定要好好管束你弟弟,绝对不能让他把功课落下。”

大林忙点头:“好的,娘!”

小林却不服气道:“哼,娘你瞧不起我!”

林玉娘被逗笑了:“行,反正每个月你们书院都有考校,到时候就知道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赵嬷嬷的声音:“少奶奶,夫人回府了,让您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