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商队后,李浮生站在官道岔路口犹豫了片刻。

一个念头浮现在他脑海中——\"那些山贼盘踞多年,窝里会不会藏着什么好东西?\"

这个想法让他不禁莞尔。

在地球上看过的那些修仙小说里,主角不都是这样发家致富的吗?

虽然理智告诉他现实未必如此,但看看也无妨。

回到交战之地,李浮生很快找到了山寨所在。

然而当他抵达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哭笑不得——山寨大门敞开,里面空空如也,连张完整的桌椅都没留下。

地上散落着些不值钱的杂物,几个破瓦罐,几件破烂衣裳,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倒是跑得挺快...\"李浮生摇头。

他仔细搜索了整个山寨,连地窖都没放过,结果真是一无所获。

走出山寨时,夕阳已经西沉。

李浮生站在山崖边,望着远处起伏的群山,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举动有多幼稚。

现实毕竟不是小说,那些山贼又不是等着被人剿灭的Npc,吃了败仗自然第一时间卷铺盖走人。

\"也罢,就当是个教训。\"

\"下次要打劫山贼,得先封了他们的退路才行。\"

不过这次白跑一趟倒也不是全无收获。

与那独眼山贼的交手,让李浮生清楚地认识到基础命运弹的局限性——对付行动敏捷的敌人时,单纯的直线攻击太过容易被躲避。

\"得给命运弹加上追踪功能...\"

李浮生找了处僻静的山洞,开始潜心研究。

他尝试将一丝命运本源附着在命运弹表面,希望能借此与目标身上的命运粒子产生共鸣。

然而前几次试验都失败了——要么本源之力无法稳定附着,要么命运弹在半途就自行解体。

第七次尝试时,李浮生换了个思路。

他不再强行将本源之力\"贴\"在命运弹表面,而是让两者以螺旋状交织在一起。

这一次,金色光球刚一成型就发出悦耳的嗡鸣,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

\"去!\"

光球应声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精准命中三十步外正在飞过的一只山雀。

更神奇的是,就在命中前的一瞬间,光球竟然还根据山雀的闪避动作自动调整了轨迹!

\"成功了!\"李浮生眼前一亮。

他接着又着手完善这个法术。

……

李浮生站在北境山脉外围的一处悬崖边,山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袍。

望着脚下云雾缭绕的峡谷,他陷入了沉思。

\"法术虽强,但不能单靠于此,厮杀搏斗能力同样不能落下。\"他轻声自语。

北风呼啸的清晨,李浮生站在\"苍脊山脉\"外围的一座矮丘上,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

这片广袤的山脉是方圆千里内最好的历练之地——外围遍布一阶妖兽,相当于纳灵境修士;深处据说还有三阶妖兽出没,堪比锻基境强者。

\"就在外围训练吧。\"李浮生紧了紧腰带,将新买的《流云掌》和《开山拳》秘籍塞入怀中,迈步向山林走去。

三日后·山林空地

一头通体赤红的\"焰尾狐\"龇牙咧嘴地瞪着李浮生,尾巴上的火焰忽明忽暗。

这是一阶中级妖兽,相当于纳灵境中期修士。

李浮生没有使用命运法术,而是摆出了《流云掌》的起手式。

灵气按照秘籍所述,沿着特定经脉流向双掌,在掌心形成一层薄薄的雾气。

\"嗖!\"焰尾狐猛地扑来,利爪带起三道火光。

李浮生侧身避让,右掌如行云流水般拍出。

\"啪\"的一声闷响,掌力穿透火焰,正中狐狸侧腹。焰尾狐哀鸣一声,翻滚着摔出两丈远。

\"奇怪...\"李浮生看着自己的手掌,眉头微皱,\"这一掌的威力,似乎还不如直接灌注灵气的一击?\"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李浮生不断尝试各种武技,与不同妖兽交手。他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

直接调动灵气攻击:简单粗暴,消耗小但威力平平

使用基础武技攻击:威力提升约三成,但灵气消耗翻倍

高阶武技:威力翻倍,但灵气消耗是直接攻击的五倍

\"这不合理...\"

夜晚篝火旁,李浮生翻阅着几本武技秘籍,百思不得其解,\"如果只是单纯地调动灵气,为何要设计这么多复杂的运行路线和招式?\"

直到某天与一头\"铁背熊\"的交手中,李浮生才恍然大悟。

当时他使出《开山拳》中的\"崩山式\",灵气沿着特殊路线运行后,竟然在拳头表面形成了高频震荡的灵力波纹。

这一拳下去,铁背熊号称刀枪不入的皮毛竟然被震裂了!

\"原来如此!\"李浮生眼前一亮,\"武技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调动更多灵气',而在于'灵气的特殊运用方式'!\"

他立即着手验证这个猜想:

《流云掌》:灵气以螺旋状运行,形成穿透性极强的掌力

《惊涛诀》:灵气如潮汐般层层叠加,一击强过一击

《七星步》:灵气在足底特定穴位爆发,获得瞬间加速

\"这不就像是...\"

李浮生突然想到地球上的一个比喻,\"普通电流和激光的区别?”

“同样的电能,不同的运用方式,效果天差地别!\"

这个发现让李浮生对修仙界的武技有了全新认识。

苍脊山脉的夜风带着寒意,篝火在李浮生面前噼啪作响。

他凝视着掌心跳动的火焰,思绪却飘向了更深层的修行问题。

\"如果武技的本质是灵气的特殊运用方式...\"

李浮生摩挲着下巴,\"那么理论上,只要完全掌握灵气特性,就不需要这些固定的套路了。\"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挥之不去。

次日清晨,李浮生特意前往山脉附近的一个修士集市,寻访了几位专精武技的修士。

\"道友此言差矣。\"

一位白发苍苍的拳修听完李浮生的疑问后摇头道,\"武技是前人千锤百炼的结晶,岂是简单操控灵气可比?\"

另一位剑修说得更直白:\"就像孩童学字,总要先临摹字帖。”

“直接操控灵气?闻所未闻!\"

李浮生谢过众人,心中的疑惑却更深了。

他回到山林中,开始了一系列大胆的试验。

第一轮试验:基础灵气操控

李浮生找到一块花岗岩,尝试用最直接的方式将灵气凝聚在拳头上击出。

岩石表面出现细微裂痕,但反震力让他手腕发麻。

\"单纯堆积灵气,效率太低。\"他甩了甩手,\"就像用铁块砸人,不如把铁铸成刀剑。\"

第二轮试验:模仿武技运行

按照《开山拳》的灵气运行路线,李浮生再次出拳。

这次岩石被轰出一个浅坑,威力确实提升不少,但那种刻意的灵气引导让他感到别扭。

\"像是在别人的轨道上跑步,再快也不是自己的速度。\"

第三轮试验:本源御气

这一次,李浮生调动了体内的命运本源。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原本桀骜不驯的灵气突然变得温顺如水,如臂使指。

他轻轻抬手,灵气随心而动:

时而如丝绸般柔顺

时而似精钢般坚硬

转瞬间又能化作万千细丝

当这随心所欲的灵气凝聚在拳锋时,李浮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一拳击出,没有固定招式,岩石却如同豆腐般被洞穿。

更神奇的是,几乎没有反震力传来——所有力量都被完美地导向了目标。

\"原来如此!\"

李浮生眼中精光闪烁,\"武技的本质,是通过固定路线让灵气达到某种'共振状态'。而命运本源让我能直接触摸灵气的本质!\"

接下来的修行中,李浮生完全摒弃了传统武技的桎梏。

他专注于与灵气建立更深层的联系:

灵气感知:用命运本源观察灵气的每一分变化

心意相通:让灵气随念头自然流转,不再强行控制

即时调整:在实战中不断优化灵气状态

这种修炼方式起初困难重重。

有次与铁甲犀搏斗时,因调整不及时,被撞到,有着命运罩的保护以及锻体境的身体强度倒是无大碍。

对此他反而有了更深领悟:

\"灵气就像活水,武技是前人挖好的沟渠。而我...正在学习直接驾驭水流本身。\"

三个月后,李浮生的战斗方式已焕然一新:

无需固定招式,每个动作都浑然天成

灵气消耗减少三成,威力却提升五成

能根据对手特性即时调整灵气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