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把苏晓递来的向日葵花瓣小扇子攥在手里,扇面带着阳光晒过的暖香,风一吹,花瓣边缘轻轻蹭过掌心,像挠着心里最软的地方。他抬头望着满天星斗,忽然想起去年夏天第一次来花田时,自己还怯生生地躲在妈妈身后,如今却能和赵爷爷、苏晓还有伙伴们自在地躺在竹席上,连空气里都飘着熟悉的安心。
“乐乐,你看那朵星星,是不是特别亮?”苏晓指着头顶一颗闪着微光的星,声音里带着笑意。乐乐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颗星确实比周围的都要亮些,像嵌在夜空里的小钻石。他忽然想起自己画册里夹着的萤火虫翅膀,去年夏天在花田捉萤火虫时,不小心弄掉了一只的翅膀,他小心翼翼地夹进画册,如今再看,倒和这星星有几分相似的微光。
“我明天要把它画下来。”乐乐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扇子上的花瓣。毛豆在旁边打了个哈欠,声音含糊:“我明天要去帮赵爷爷摘向日葵籽,去年摘的还没吃完呢。”丫丫和朵朵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满田金黄的向日葵籽。
第二天一早,乐乐就被窗外的鸟鸣叫醒了。他揉了揉眼睛,赶紧爬起来,穿上衣服就往花田跑。清晨的花田还带着露水,向日葵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水珠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赵爷爷已经在花田边忙活了,手里拿着一个竹篮,正弯腰采摘成熟的向日葵花盘。
“赵爷爷,我来帮您!”乐乐跑过去,接过赵爷爷递来的小篮子。赵爷爷笑着点点头,手把手教他怎么分辨成熟的花盘:“你看,这花盘后面的颜色变成黄褐色,花瓣也开始脱落,里面的籽就差不多熟了。”乐乐跟着赵爷爷的样子,仔细地挑选着花盘,不一会儿,小篮子就装满了。
丫丫和朵朵也陆续来到花田,丫丫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边看边记:“今天摘了20个花盘,每个花盘大概有100颗籽。”朵朵则蹲在地上,把掉落的向日葵花瓣捡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的小袋子里:“我要把这些花瓣做成书签,夹在我的《花田日记》里。”
毛豆来得最晚,手里还提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着他从家里带来的小零食。“我妈妈说,干活要先吃饱。”毛豆笑着把零食分给大家,几个人坐在花田边的石头上,边吃边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
吃完零食,大家又开始忙活起来。乐乐负责把采摘下来的花盘搬到小屋前的空地上,丫丫和朵朵负责把花盘里的籽剥出来,毛豆则跟着赵爷爷把剥好的籽摊在竹席上晾晒。苏晓也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相机,不停地给大家拍照,记录下这忙碌又快乐的瞬间。
“等这些籽晒干了,我给你们做向日葵籽饼干。”苏晓笑着说,眼里满是温柔。孩子们听了,都兴奋地欢呼起来,手里的活也干得更起劲了。乐乐边搬花盘边想,要是能把这一刻永远留住就好了,就像把夏天的花田定格在画册里一样。
中午吃饭的时候,赵爷爷做了一大桌好吃的,有炒向日葵籽、南瓜粥,还有用新鲜向日葵花瓣做的凉菜。乐乐尝了一口凉菜,带着淡淡的花香,味道很特别。丫丫边吃边说:“赵爷爷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比我妈妈做的还好吃。”赵爷爷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给孩子们夹菜:“多吃点,下午还有力气干活呢。”
下午,苏晓带孩子们去了河边。夏天的河水不像冬天那样结冰,清澈的河水里能看到小鱼游来游去。“去年你们在这里捉小鱼,今年要不要再试试?”苏晓边说边从屋里拿出几个小渔网。孩子们兴奋地接过渔网,争先恐后地跑到河边。
乐乐蹲在河边,眼睛紧紧盯着水里的小鱼,慢慢把渔网放进水里。忽然,一条小鱼游了过来,他赶紧提起渔网,可惜还是慢了一步,小鱼从渔网的缝隙里溜走了。他没有气馁,继续耐心地等待着,终于,又一条小鱼游了过来,这次他动作更快,成功地把小鱼捞了上来。
“我抓到了!”乐乐兴奋地叫起来,把小鱼放进旁边的小水桶里。毛豆和丫丫也不甘示弱,不一会儿,小水桶里就装满了小鱼。朵朵没有捉鱼,而是坐在河边的石头上,把刚才捡的向日葵花瓣放在水面上,看着花瓣随着水流慢慢漂远,像一艘艘小小的花船。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泛起了橘红色的晚霞。孩子们提着装满小鱼的水桶,跟着苏晓往回走。路过花田时,他们看到夕阳下的向日葵花盘金灿灿的,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乐乐忍不住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拿出速写本,快速地把这美丽的景色画了下来。他特意把晚霞的颜色调得浓一些,让整个画面都充满了温暖的感觉。
晚上,苏晓真的给孩子们做了向日葵籽饼干。刚出炉的饼干带着浓浓的香味,咬一口,酥脆香甜,满满的都是向日葵的味道。孩子们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饼干,一边看着苏晓白天拍的照片。照片里,他们在花田采摘、在河边捉鱼、在竹席上聊天,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快乐。
“我要把这些照片贴进我的画册里。”乐乐说,眼里闪着光。丫丫点点头:“我也要把照片打印出来,贴在我的笔记本上,这样就算回到城里,也能看到花田的样子了。”朵朵和毛豆也纷纷表示要把照片好好保存,仿佛这样就能把花田的记忆永远留住。
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每天都在花田忙碌又快乐地度过。他们帮赵爷爷采摘向日葵籽、给向日葵浇水、在河边捉鱼,还跟着苏晓学做向日葵花束。乐乐的画册也越来越厚,里面装满了花田的风景、伙伴们的笑脸,还有各种有趣的瞬间。
离别的那天终究还是来了。孩子们收拾好行李,站在花田边,看着眼前熟悉的向日葵,眼里满是不舍。赵爷爷把一袋晒干的向日葵籽递给乐乐:“拿着,明年春天种下去,就能长出新的向日葵了。”苏晓则给每个孩子都送了一个用向日葵秸秆做的小摆件,上面刻着他们各自的名字。
“明年夏天,我们还要来。”乐乐握着手里的向日葵籽,认真地说。丫丫、朵朵和毛豆也跟着点头,眼里满是坚定。苏晓笑着说:“好,我们明年夏天还在这里等你们,到时候,花田会比今年更漂亮。”
车子缓缓驶离村子,乐乐趴在车窗边,看着花田渐渐变小,直到消失在视线里。他打开画册,翻到最新画的那一页——夕阳下的向日葵花田,伙伴们的笑脸,还有苏晓和赵爷爷的身影。他轻轻摸了摸画册,心里暗暗约定,明年夏天,一定要再回到这里,看看这片充满回忆的向日葵花田。
回到城里后,乐乐把苏晓送的小摆件放在书桌上,把赵爷爷给的向日葵籽小心翼翼地收进盒子里。他每天都会翻看自己的画册,回忆在花田的日子,仿佛那些快乐时光就在昨天。丫丫、朵朵和毛豆也经常在群里分享自己的生活,偶尔还会提起花田的趣事,群里总是热热闹闹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秋天很快就来了。乐乐把阳台的向日葵花盆搬到了室内,因为天气渐渐变凉,他担心向日葵会被冻坏。他每天都会给向日葵浇水、晒太阳,还像以前一样,把生长的变化画进速写本。到了十月,向日葵的花盘渐渐枯萎,但乐乐没有把它扔掉,而是把花盘里的籽剥出来,像赵爷爷教的那样,放在竹席上晾晒。
“这些籽明年春天也可以种。”乐乐轻声说,把晒干的籽放进盒子里,和赵爷爷给的放在一起。他忽然想起毛豆说的话,明年春天,他们还要在学校的花坛里种向日葵,到时候,学校里也会有一片小小的向日葵花田了。
冬天来临的时候,乐乐的画册里又多了几页新的内容。有他画的雪中阳台,阳台上放着空的向日葵花盆;有他和伙伴们在小区堆雪人的场景,雪人手里捧着一朵用颜料画的向日葵;还有他想象中花田的冬天,向日葵秸秆上盖着厚厚的雪,小鸟在秸秆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春节的时候,乐乐把苏晓送的向日葵秸秆小灯笼挂在了客厅里。暖黄色的光透过秸秆的缝隙照出来,真的像一朵小小的向日葵在发光。家人围坐在灯笼旁,乐乐给他们讲在花田的故事,讲赵爷爷、苏晓,还有伙伴们的趣事,听得家人都忍不住想去花田看看。
春天终于来了,三月初,乐乐迫不及待地把去年保存的向日葵籽种进了阳台的大花盆里。丫丫、朵朵和毛豆也跟着种了起来,他们还像去年一样,在群里分享向日葵的生长情况。丫丫的向日葵还是长得最快,三月中旬就冒出了芽;朵朵的向日葵虽然慢一点,但叶片很厚实;毛豆的向日葵这次冒了四棵芽,他兴奋地在群里发照片:“今年的小队伍更壮大了!”
乐乐的向日葵在三月底冒了芽,嫩绿的叶片上沾着水珠,在阳光下闪着光。他每天都会趴在花盆边,仔细观察向日葵的变化,然后把它画进速写本。到了五月,向日葵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高,茎秆粗壮,叶片宽大,像一把绿色的大伞。乐乐看着向日葵,心里盼着它快点开花,盼着夏天快点到来,盼着能再次回到花田。
五月底的一天,乐乐放学回家,刚进家门就看到阳台的向日葵开花了!金黄的花盘朝着太阳,花瓣层层叠叠,中间的花蕊是淡黄色的,还沾着细细的绒毛,像一个小小的太阳。他兴奋地拿出手机,给丫丫、朵朵和毛豆发了照片,又赶紧拿出画板,把开花的向日葵画了下来。他特意把花盘的颜色调得亮一些,让金色的花瓣在画纸上闪闪发光,就像花田的向日葵一样。
没过几天,丫丫、朵朵和毛豆的向日葵也陆续开了花。他们约着一起把向日葵花盆搬到小区的花园里,摆成一排,吸引了好多邻居来看。“这是从乡下花田带来的种子种的,夏天的时候,我们还要去花田看花海呢。”毛豆骄傲地对邻居说,眼里满是自豪。
六月初,苏晓在群里发了花田的照片。照片里的向日葵已经长到了半人高,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着,充满了生机。“七月初,向日葵就能开花了,你们准备好来花田了吗?”苏晓在消息里问。孩子们看到消息,都兴奋地回复,恨不得立刻就飞到花田去。
乐乐把苏晓发的照片贴进画册,旁边写道:“七月,花田的向日葵就要开花了,我们又可以回到那里,和赵爷爷、苏晓还有伙伴们一起,度过快乐的夏天了。”他摸了摸画册里夹着的向日葵花瓣,仿佛已经闻到了花田的香味,看到了满田金黄的向日葵。
七月初,孩子们如约来到了花田。车子驶进村子时,远远就看到一片金色的向日葵花海,比去年更壮观,从河岸一直铺到山脚,风一吹,花盘就齐齐朝着太阳的方向颔首,像一群穿着黄裙子的姑娘在跳集体舞。赵爷爷和苏晓在花田边等着他们,手里拿着夏天的第一颗西瓜,脸上满是笑容。
“欢迎你们回来!”苏晓走上前,给每个孩子一个拥抱。赵爷爷也笑着说:“今年的向日葵长得比去年还好,你们快进去看看吧。”孩子们兴奋地跑进花田,乐乐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感觉所有的思念都有了归宿。他拿出画板,坐在花田边,开始画这美丽的花海,笔尖在纸上飞舞,把满田的金黄、温暖的阳光和伙伴们的笑脸都一一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