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夫妻双穿:从清朝废太子夫妻开始 > 第219章 夫妻双穿大汉(1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9章 夫妻双穿大汉(19)

天子这才松了一口气,知道栗姬不是要胡闹,他就跟着笑道:“荣儿的婚事确实该提起来了,你看好谁家的小娘子啊?”

栗姬看了一眼馆陶长公主,面带得意。

“陛下,你说昌平长公主家的阿雅怎么样?”

“阿雅?”,听到栗姬这样说,天子有些震惊,却又觉得不意外,这是栗姬能干出来的事情。

要是知道阿姊在她这里碰壁以后,又去找王氏了,栗姬什么都不做,事情才奇怪了。

看样子,栗姬也是和阿姊杠上了。

只是这一门亲事…………

天子摇了摇头,看着栗姬面带严肃,“栗姬,别胡闹!”

栗姬不干了,“陛下,我怎么胡闹了?荣儿是太子,太子妃的出身不能差吧!连彘儿定下的新妇都是阿娇,阿娇身上可是有翁主的封号,还有汤沐邑。要是给荣儿定下的太子妃在身份上低了,换做外面不知道的人看了,不还得以为你不待见荣儿?”

栗姬这个话一出,天子顿时都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

要是栗姬的话一点儿道理都没有,纯属胡搅蛮缠,他自然直接斥责栗姬胡闹,就可以把这个事情过去了。

但是在这个事情上,栗姬的想法还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

要是太子妃的出身比不上其他人,怎么压得住人?

就算知道栗姬这个做法,有和馆陶长公主斗气的想法在里面,天子也不能说栗姬完全在胡闹。

不过真要同意这一门亲事,肯定也不行。

天子知道,要是同意了栗姬的想法,栗姬和馆陶长公主只能斗得更厉害。

要是这一次栗姬输了,馆陶长公主把面子找回来了,后面说不定就安稳了。

天子还是想着皇室一团和睦好,并不乐意天天你争我斗的,弄得乌烟瘴气。

当然,天子也了解栗姬,知道他要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栗姬肯定不会满意。

栗姬要是能明白以和为贵,有时候退一步也没什么,当初阿姊找上门主动示好的时候,也不会那样说话,反而把阿姊得罪的更狠了。

因此天子只是说道:“阿雅这个孩子自然是好,身份上也合适,就是年龄上小了一些,真要定给荣儿,荣儿什么时候才能把人娶进门,你不想早点儿抱孙子啊?”

栗姬还真不急,在她心里面能出一口气,让馆陶长公主没有面子,这个事情反而更重要。

再说了,就算太子妃短时间内不能有孩子,其实也不耽搁她抱孙子啊!

就像薄皇后从做太子妃到做皇后,也一直没有过孩子 ,宫里面的孩子又少了吗?

于是栗姬便似笑非笑,“陛下,你不会是偏心吧!真要说年龄不合适 ,怎么也是阿娇和彘儿更加不合适,你连这一门婚事都同意了?荣儿和阿雅的事情,凭什么不同意?”

天子心中只觉得一堵,认为栗姬实在是太不给自己面子了,他就不信自己都这样说了,栗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是什么。

却要拿彘儿和阿娇的事情,非得逼着他同意这门亲事。

偏偏栗姬把话说到明处了,他还真不好再次以年龄不合适的理由,拒绝这一门婚事。

毕竟荣儿和阿娇的年纪差不多,要不然当初阿姊也不会想着要把阿娇定给荣儿。

至于昌平家的阿雅,他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和彘儿更是同一年出生的孩子。

本来男子娶妻,新妇小上几岁,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反倒是新妇年长很多的事情少见。

如果只看年龄的话,他同意彘儿和阿娇的婚事,却反对荣儿和阿雅的婚事,确实是一个很没有道理的事情。

但是就这么同意了,天子还是有些不愿意,明明这门亲事一看就是栗姬在赌气,总不能真拿长子的亲事去赌气。

第一个孩子,又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了,关于太子妃的人选,天子还是想着要精挑细选,而不是凭着栗姬的性子来。

看着栗姬这里是说不通了,天子便看了一眼长子,又看了一眼昌平长公主这个妹妹。

然后才笑道:“你胡说什么呢?我怎么就偏心了,彘儿和阿娇的事情,可是彘儿自己喜欢,阿姊乐见其成,‘金屋藏娇’都快传得人尽皆知了,我自然就同意了。荣儿和阿雅的婚事,怎么也得问问荣儿,还有昌平妹妹的意思吧!”

婚姻大事,没有小娘子自己来说的,问的还是父母的意思。

昌平长公主自然不会有意见 ,事情原本就是她和栗姬商量好的。

只不过是馆陶长公主和王夫人那里,馆陶长公主肯定和天子更亲近,有什么话就是馆陶长公主说,不管同不同意,也更好说一些。

至于昌平长公主和栗姬这里 ,有个什么事情,由栗姬来开口的话,就要更加方便一些。

所以听到天子这样说,昌平长公主也只是笑,“荣儿这么好的孩子,只要陛下舍得,我有什么不愿意的。”

天子也不意外昌平长公主的话,尽管说没有事先得到消息,但是想也知道栗姬和昌平长公主私底下已经商量好了。

就算没有商量好,做太子妃这样的好事,昌平长公主也不可能拒绝啊!

天子就没有想过昌平长公主会拒绝,主要看的是太子刘荣,想要这个儿子自己拒绝,不能真把自己的婚姻大事当成儿戏,由着他阿母拿去斗气。

便看着长子,问道:“荣儿,你怎么说?”

胤礽也算是经历过不少事情,算是看明白天子的意思了,知道要怎么回答,天子才会满意。

可是偏偏这个事情,他还真不能按照天子的意思回答。

不管天子高不高兴,先把婚事定下来,总归也是好事。

“儿子听阿母的!”

“你胡闹什么?你阿母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你明明知道你阿母定下这门亲事,是和你姑母在斗气,你怎么还真同意了?”

“荣儿,你要记得你是大汉的太子,不只是你阿母的儿子,作为儿子,你是应该孝顺你阿母,听你阿母的话,可是作为太子呢?”

“作为太子,要是什么都听你阿母的,你自己觉得对吗?荣儿,作为太子,你不能没有担当,没有自己的想法,什么都听你阿母的。”

家宴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栗姬一意孤行要促成这门婚事。

作为女方的昌平长公主,也是乐见其成。

就连太子自己都不开口反对,天子就算是不愿意 ,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大家都同意 ,他唯一能明着拒绝的理由年龄相差太大,因为有前面一门刚定下的婚事在先,都不好再作为理由来反对了。

所以最后天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同意了这一门亲事。

但是等家宴散了,他还是忍不住把长子叫过来斥责起来。

要说只做儿子看的话,长子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什么都听父母的,也是一个孝顺儿子。

儿子孝顺,有什么不好的?

可是作为太子,以未来的君王看,长子的问题就大了。

天子是越说越生气,都有些怀疑,他因为阻拦立幼弟梁王为皇太弟的事情,匆匆忙忙就把长子立为太子,究竟对不对。

长子的性格问题,他其实也不是不知道,是个好孩子。

不但对生母栗姬孝顺,对他这个父皇同样也很孝顺 ,就算是对其他人,也十分的宽厚仁义,从小就很照顾其他兄弟,没有什么坏心眼儿。

但是也正因为是个好孩子,反倒不适合做天子。

纯粹的一个好人坐在天子这个位置上,只会被各方势力生吞活剥了。

当初的惠帝,他的那个伯父,又何尝不是公认的好人。

就算做皇帝之前,也是历经艰难。

大汉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汉军遇上项羽所带的兵马仓惶而逃 ,为了减轻马车重量 ,可以让马车跑快一些,曾多次被他那位皇祖父踢下马车。

大汉建立以后 ,皇祖父觉得惠帝这个伯父为人太过于仁弱,不像自己,又宠爱戚夫人,对戚夫人所出之子如意十分疼爱,几次意欲易储。

最后在吕后想尽办法周旋下,惠帝没有被废,顺利登基为帝,却丝毫没有记恨戚夫人和如意,因为曾经受的苦难要报复。

在吕后想要害两人的时候,还想方设法的想要护着两人,甚至都到与如意同吃同住来保护他这一步了。

虽然也没能护住这些人,却也因为这些事情,与吕后母子反目,大病一场,后面就一直借酒消愁,最后抑郁而终。

只看这些事情,谁也不能否认惠帝是个好人?

曾经这样对他的人,他都会想方设法的护住,不是好人是什么?

可是他是个好人,就是个好皇帝了吗?

作为皇帝,连想护着一个人都护不住,唯一的办法还是同吃同住,免得被人暗害了,这种情况下还被人抓住空子把人害了,又何尝不是无能?

让人都想不到,他这个皇帝是怎么做的。

在发现自己的无能以后,又没有想办法改变这些,开始把权利夺回来,又自暴自弃起来。

最后导致自己抑郁而终,吕后当权,他们刘氏子弟处境艰难,横死的不在少数。

想到长子的性子,和惠帝这个伯父这么相似,天子就忍不住担心昔日吕后之祸会重演。

长子的性子,倒是不至于会容不下其他兄弟,可是以栗姬平时不饶人的性子,就不好说了。

但是以长子的性子,就算是不会愿意对其他兄弟怎么样,却也不一定能说服栗姬。

偏偏这个孩子又孝顺,不管有多不赞同栗姬的想法,也不可能明着把栗姬怎么样,只能为难自己。

栗姬容不下其他人,长子能容下,甚至还会想护着这些人,却没有这个本事改变,只能自己为难,事情不就会重演昔日吕后之祸?

而且情况说不定还要更糟,吕后尽管因为昔日受过不少苦楚,对于后宫其他妃嫔,以及这些妃嫔所处的孩子都不待见,但是终究还是有才能,不是没有本事的人。

在真的掌握大权以后,除了极力抬举吕家,还有女儿鲁元公主,以及对刘姓诸侯王十分苛刻以外,在其他事情上的处理上面,并没有多大问题。

所以在吕后没了,大家拨乱反正以后,天下依旧是四海升平,并没有出过什么太大的乱子。

栗姬在嫉妒、不容人上面,可以和吕后比肩,在其他事情上面,却没有能够妥善处理的本事。

真让栗姬坐上太后的位置,天子又太过于仁善,压制不住这位母亲,十有八九都得出大乱子。

不过虽然这样在想,也觉得自己立太子太草率了,可是已经立了,天子想的还是教导。

不说别的,至少不能什么事情都听栗姬这个生母的。

他和生母难道就没有母子情了 ,平时不也挺孝顺,可是小事情妥协也就算了,该坚持的地方还是得坚持,不能因为孝顺妥协。

胤礽不明白这些吗?肯定不可能不明白。

原主明不明白这个道理不好说,他却不可能不明白。

他明白栗姬是拖累,要是什么都听栗姬的话,天子对他肯定会失望。

但是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 ,改变在天子那里的印象,让天子明白他不是什么都听栗姬的话,这个事情其实可以慢慢来。

反倒是性子突然发生太大的变化,让原本听话的孩子,一下子变得完全不听话了, 不一定是好事。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是,栗姬不管基于什么目的 ,现在要定下的是他和茉雅奇的婚事,他站出来反对什么?

这一次真要把这个事情搅黄了,再想找机会把这个亲事定下来的话,还不知道得多麻烦。

自然是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不但符合自己的想法,也符合原主一贯以来的性子,这样的做法最好。

不过现在面对天子的斥责 ,想着要慢慢改变性子,至少要改变在天子那里的印象。

胤礽还是说道:“父皇,你的意思,儿子都明白!只是儿子娶妻这个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顺着阿母的意思,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