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茅山涡村笼罩在铅灰色云层下,老槐树新抽的嫩芽在风中簌簌发抖,像极了村民们忐忑的心绪。老张蹲在村口磨盘上,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将那张沟壑纵横的脸照得忽明忽暗。他盯着广场上忙碌的年轻人,喉头滚动着未出口的咒骂——那些银亮的太阳能板、闪烁的电子屏,在他眼里如同扎在祖宗坟头上的钉子。
\"老张头,尝尝这新到的智能温控茶,水温刚好六十五度。\"村支书一尘端着白瓷杯凑过来,杯中碧螺春打着旋儿,映出他眼底疲惫的血丝。老张没接,烟杆往磨盘上重重一磕,火星溅到一尘裤脚,烧出个焦黑小洞。
\"后生,我老张活六十三载,见过的把戏比你吃过的盐多。\"他嗓音像生锈的犁铧划过冻土,\"前年那什么电商助农,说好让咱山货插上金翅膀,结果呢?老李家三麻袋香菇烂在冷库,就因为那劳什子温控器闹罢工!\"
一尘指尖微微发颤,杯中茶水泛起涟漪。他想起昨夜伏案拟定的《智慧农业三年规划》,想起县里领导期待的眼神,更想起村东头王寡妇攥着补偿款哭哑的嗓子——去年山洪冲垮她家菜地时,那些\"金翅膀\"正躺在仓库里生锈。
\"张伯,这次不一样。\"他放下茶杯,瓷底与青石相撞发出清脆声响,\"我们请了农科院的专家,给每块地都建了数字档案。您看西头老赵家的橘园,\"他调出平板里的3d模型,嫩绿的枝桠在屏幕上舒展,\"湿度、养分、虫情实时监控,比老把式凭经验浇水施肥精准三倍。\"
老张突然暴起,烟杆直戳屏幕:\"精准?精准能当饭吃?你问问地里刨食的庄稼汉,是信这铁疙瘩还是信二十四节气歌!\"他枯瘦的手背青筋暴起,恍若田间虬结的老树根,\"我十六岁跟着爹修红旗渠,石头缝里凿出水来。如今倒好,你们要拿数据流冲垮老祖宗的根!\"
围观村民窃窃私语,李婶抱着孙儿往后缩了缩。孩子突然指着天空尖叫:\"飞机!会撒农药的飞机!\"众人抬头,银色无人机划破阴云,药箱在气流中微微晃动。老张脸色瞬间煞白,仿佛看见祖宗牌位在气浪中摇摇欲坠。
\"妖蛾子!这是要遭天谴啊!\"他踉跄着扑向田埂,布鞋陷在泥里拔出带起块块草皮。一尘追上去搀扶,被狠狠甩开:\"别碰我!你们这些读过书的娃娃,把《齐民要术》烧了当柴禾,捧着洋机器当祖宗!\"
雨点砸下来时,老张正跪在祖宗坟前磕头。泥水顺着皱纹蜿蜒,他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授时通考》的手,想起父亲用竹筒水钟计时的背影。身后传来脚步声,不是想象中皮鞋的脆响,而是赤脚踩泥的闷响。
\"张伯,我给您看样东西。\"一尘浑身湿透,怀里护着个油布包。老张眯眼,见那黄旧册页上\"茅山涡张氏耕读传家\"八字,正是自家祠堂珍藏的族谱。
\"您看乾隆二十七年这页,\"一尘手指点在泛黄纸面,\"先祖公输文修水利,不就是用'木牛流马'运石料?咸丰年间抗捻军,张氏族人改良连弩,不也是用'机关术'?科技从来不是洪水猛兽,是咱老祖宗写在血脉里的智慧啊!\"
老张手指抚过族谱上斑驳墨迹,突然剧烈颤抖。他想起昨夜做的怪梦:先祖们从画像里走下来,公输文捣鼓着无人机零件,张仲景对着AI诊断仪点头。梦里还有穿长衫的夫子,正教孩童们用全息投影背《天工开物》。
\"可……可万一……\"他喉咙发紧,望向远处闪烁的电子屏。一尘掏出手机,调出监控画面:\"您看东洼那块盐碱地,智能菌群培育三个月,现在蚯蚓都往那儿钻。\"镜头拉近,黑土里隐约可见蠕动的小生物,像跳动的音符。
雨幕中突然传来引擎轰鸣,两辆越野车冲进村口。城里来的考察团撑着黑伞,领头人西装革履,金丝眼镜后闪着精光:\"一尘书记,我们集团对智慧农业项目很感兴趣,这是收购协议……\"
老张突然挺直腰板,烟杆横在胸前:\"慢着!这地是咱庄稼人的命根子,可不是你们买卖的筹码!\"他转头看一尘,眼底闪着复杂的光,\"后生,你要真有良心,就带咱走条新路,别学那些个卖祖求荣的!\"
一尘接过协议,指尖在\"土地流转\"条款上划出裂帛声。他想起昨夜与老支书的彻夜长谈,想起祠堂里\"耕读传家\"的牌匾,突然抓起笔在协议背面奋笔疾书。老张凑近,见那苍劲字迹写着\"数字孪生田亩计划\",下方是密密麻麻的村民手印,红的像血,黄的像土。
\"张伯,这是咱们的新田契。\"一尘将协议举在雨中,水珠顺着纸面蜿蜒,\"每块地都有数字身份,收益七成归村民,三成用于基建。您看这条,\"他指向某处,\"传统农具陈列馆,您那些宝贝疙瘩,子孙后代还能见着。\"
老张浑浊的眼珠突然发亮,他摸出怀中祖传的铜铧犁:\"加上这个!让城里娃娃知道,铁器是怎么在土里开花的!\"雨声中,考察团的脸色比乌云还阴沉,而村民们爆发出震天笑声,惊飞了檐下的燕子。
当夜,祠堂里亮起百年未见的烛火。老张捧着族谱,一尘调试着全息投影仪。当先祖公输文的虚影与无人机并立时,有老人泣不成声,有孩童睁大好奇的眼。老张突然抓起烟杆,在虚影前磕了三下:\"祖宗莫怪,这回咱老张家,要玩把大的!\"
暴雨夜,老张翻出祖传青铜爵,酒液在饕餮纹路间流淌。\"后生,你可知这爵杯的玄机?\"他摩挲着内壁暗纹,\"当年老祖宗在商周战场上,用这杯子传密信——酒满则纹现,空杯无字。如今你们那二维码,倒像是这古法的孙子辈。\"
一尘盯着投影中的爵杯,突然抓起刻刀在木板上刻出类似纹路。\"张伯,若把传统榫卯结构参数化,是不是能造出抗震更好的智能粮仓?\"两人彻夜不眠,将族谱中的机关术与物联网结合,竟研发出自动调节温湿度的古建粮仓。
村医女儿小满从省城归来,捧着基因测序仪像捧着圣经。\"爹,这是能检测药材有效成分的神器!\"她父亲却举起祖传药锄:\"当年神农尝百草,靠的是舌头和性命。你们这铁匣子,能尝出山风的味道吗?\"
父女争吵惊动老张,他拄杖而来:\"都别吵!让小满测测我种的三七,要是不如野生的好,我这老脸往哪搁?\"结果测序显示,老张用古法种植的药材,某些活性成分竟是普通药材的三倍。秘密就在他坚持的\"九蒸九晒\"古法里,暗合了现代生物学的酶促反应。
皮影匠人王伯摔了驴皮,看着孙子摆弄全息投影仪:\"这妖术要断送老祖宗的手艺!\"一尘连夜将《牡丹亭》皮影数字化,当杜丽娘的虚影在祠堂梁柱间穿梭时,王伯老泪纵横:\"活了!这比我在县城剧场演的还鲜亮!\"
如今茅山涡村的皮影戏,是驴皮与光影的共舞。王伯教孙子刻皮影,一尘教他编程控制投影,古老唱腔与电子音效竟谱出惊世和弦。
秋收时节,智能收割机与老黄牛并肩而行。老张蹲在田埂,看数据流在麦浪间跳跃,突然抓起把泥土塞进嘴里。\"后生,这地咸了。\"他吐出泥沙,眼底闪着狼光,\"你们那些传感器,尝得出地脉的哭声吗?\"
一尘心头剧震。监测屏显示土壤ph值正常,但老张的舌头不会说谎。他连夜取样送检,发现重金属超标——正是三年前引进的\"环保\"化肥惹的祸。
祠堂再次灯火通明,这次跪着的是化肥厂代表。\"张伯,一尘书记,我们真不知情……\"那人擦着冷汗,看着老张将化肥撒在族谱上,黄纸瞬间焦黑。
\"你们要的不是丰收,是数据!\"老张抓起族谱,火苗舔舐着\"耕读传家\"四个字,\"当年日本人用鸦片换粮食,如今你们用数据换土地!\"
一尘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疤痕:\"这是去年抗洪时被钢筋划的!我比谁都爱这土地!\"他调出区块链账本,每笔土地交易记录闪着幽光,\"从今天起,村集体占股51%,谁要动咱的地,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村民们举起农具,火把映红半边天。化肥厂代表瘫软在地,老张却扶起他:\"孩子,回去告诉你们老板,茅山涡村不卖身,但可以合伙。我们出土地、出智慧,你们出技术,但得按老规矩——五五分账,童叟无欺。\"
冬至,茅山涡村迎来第一场雪。智能温室里,无土栽培的麦苗泛着青光,老张用祖传的草木灰给它们\"施肥\"。\"后生,知道为啥非要用这脏兮兮的灰?\"他望着全息投影中的二十四节气,\"地气通人气,科技再高,得跪着听土地说话。\"
一尘在日记里写道:\"我们建造数字巴比伦,却差点沦为数据的奴隶。老张叔用舌头尝土,教会我们最深的科技——敬畏。\"
雪地上,孩子们踩着智能平衡车追逐,车辙与老黄牛的蹄印交织成新的图腾。老张蹲在村口,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像在续写千年未完的农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