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奇怪门祖师爷承诺,救尔等王朝两次,现在已兑现了三次!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奇怪门为了延续大朱王朝的命运,不惜收你们的王亲国戚进入本门,习文修武,日后好辅佐你们大朱王朝!
“朱灿便是最杰出的统兵之帅,只可惜,被朱怀恩这个蠢货把朱元帅逼上了绝路!
“老夫本来打算再帮一次,只可惜,朱子雄你们两父子太愚蠢了,看来,本门没必要帮朱家王朝了!”
白老更夫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说道:“朱子雄,你还有何话可说?你到了今日这个地步,完全是你纵子行凶造成的。”
“老前辈,我们父子知道错了!还请前辈见谅,前辈一定要再帮我们一次!以度过这次生死危机!”
朱怀恩哭道。
白老更夫喝道:“你哭什么?要知今日,何必当初?你逼朱灿元帅的时候注定便有今日。
“奇怪门弟子听令:你们回去,把自己的私事处理好,带上家属,然后出城去拜访赵烈,请他交出我们的门徒叠缘!还有侏儒门的果敢!然后回宗门听令!”
“是!”十余人异口同声的答道。
白更夫犹如一缕轻烟,在众人眼前凭空消失了。
朝中文武百官震惊!
想不到大朱王朝早就被古老六门庇护,而朱家父子却活生生的把朱灿元帅逼死。
可见,国之将亡,是会出这样的皇亲国戚的。
朱怀恩此时仍在嚎啕大哭。
朱子雄此时再也忍不住心头怒火:“哭什么哭!这不是你一手造成的么?现在你军权在握了,你可满足了?”
朱怀恩听得父亲之语,止住了哭声,哽咽道:“父王!对不起,只怪孩儿权迷心窍,才酿成今日之祸!请父王责罚吧!”
“现在罚你何用?大敌当前,快想想办法,怎样退敌才是上策!”朱子雄此时还算理智。
文武百官见到这一变故,皆生怯意,许多人已生投降念头,只是碍于朱家父子淫威,不敢说出而已。
“父王,现在朝中已无战将可用!我们拿什么去抵挡呀?”朱怀恩说道。
“那怎么办?难道我们就在此等死么?”朱子雄心有不甘,“我们京都还有两万精兵,还可与夜郎军决一死战!”
“大王!微臣觉得完全可以与赵烈决一死战!”
众人看向说话之人,却是前不久刚逃回的侗王杨凌。
“是的!大王,我父亲说得没错,赵烈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守城池,并且多备强弓劲弩,易燃物品准备于城中,就不怕夜郎军了!”杨顺答道。
“启禀大王,不要听这两个夜郎人胡言乱语!我大朱王朝数百年来根基稳固!可自从这两个异族来我朝中任职之后,却国运每况愈下,这两人是坏我国运的罪魁祸首,理应斩首祭我国旗,以长鸿运!”
丞相朱言说道。
“这……应该不是这样吧!”朱子雄有点将信将疑。
“朱丞相!你这是何意?现在大朱王朝大敌当前,你身为丞相,不但不为国事出谋划策!却在此挑拨离间,残害忠良,要你这样的丞相何用?”杨凌喝道。
“启禀大王!现在朝中诸将皆为奇怪门门徒,而今将返回奇怪门!我们父子愿为朝廷效力,愿领兵坚守城池!不要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在此胡言乱语。”
杨顺慷慨激昂的说道。
父子二人,知道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他们父子自然努力争取。
现在大朱王朝无将可用,只要朱子雄父子不愿投降,那么城中还有两万大军,粮草可坚持大半年,自然可以与赵烈一直斗下去。
“大王!这万万不可!不如我们修书一封,对夜郎称臣,然后每年纳贡,这样才可保大朱王朝千秋大业!”朱言说道。
“放肆!大朱王朝兵强马壮,岂言投降!来人,把朱言给我拿下,革去丞相之位,杖责五十!永不录用!”
太子朱怀恩大怒。
困兽犹斗,更何况是朱怀恩这般小人,即使是死,他依旧然要血拼到底。
而朱言身为国之重臣,在平时食君禄,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现在国难当头,却言投降,着实皆杀。
朱言被摘掉乌纱帽,然后就地按倒在地,朱怀恩故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打朱言五十大板。
可怜三代老臣的朱言,为何在这样的重大关头上,讲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委实使人不可思议。
五十板打下。
七十岁朱言,早已奄奄一息,进气多出气少了。
朱言已是老命不保了。
“还有谁还要说要投降夜郎国者?”朱怀恩怒吼道。
没有人吭声!
自古杀鸡儆猴!没有谁不怕死的。
等了一会儿,暂无人作答。
朱怀恩道:“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像朱言身为百官之首,理应身先士卒,为百官做表率,可他不但不做表率,不出力也就罢了,竟然还敢言降,这是他罪有应得。”
文武百官已是吓得都不敢抬头。
因为,朱怀恩是个凶残成性的家伙。
朱怀恩见已震慑住了文武百官。
于是对其父朱子雄道:“启禀父王,现在国难当头!而杨家父子自告奋勇出征,可封杨家父子为元帅与先锋,领兵守城,抓住适当时机。可出城迎战!”
“好!杨凌听封:朕封你为大朱王朝元帅!杨顺听封:朕封你为大朱王朝先锋!希望二位恪尽职守!为大朱王朝守土退敌!不要辜负朕的一番心意。”
杨凌杨顺拜伏在地:
“臣杨凌父子谢主隆恩!我们父子必对大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凌大声道,心中大喜过望。
他本以为,顶多给他父子俩数千人马,想不到这傻瓜太子,竟然要他们父子俩统领大朱王朝的军队,真的是天助他们父子俩!
“两位爱卿平身!”朱子雄说道。
“谢大王!”
杨家父子起来,在朱子雄的授意下,有太监取来备用的帅印与先锋印,交与杨老师家父子。
杨家父子再次叩头!然后双手接过大印。
父子俩心中难以平静:人生无常,才短短数天,便江山易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