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接过圣旨的手在颤抖。
她跪在地上,太监离开后,那份明黄的圣旨就这样摊在她面前。每一个字都认得,连起来却像天方夜谭。
赐婚,苏晓,姑苏。
她活下来了。
宝钗猛地捂住嘴,压抑住喉咙里即将溢出的抽泣。她以为自己会笑,会庆幸,会感激涕零。可此刻涌上心头的,竟然是一股巨大的悲凉。
这是林黛玉求来的恩典吧。
一定是。除了她,谁还会为自己说话?宝钗闭上眼睛,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小姐!”翠缕冲进来,满脸泪痕,“小姐您没事了!没事了!”
宝钗张了张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
没事。是啊,她没事了。只是这辈子再也别想回京城了。
苏家祖宅在姑苏城外,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白墙黛瓦,假山流水,比起京城的富丽堂皇,多了几分清雅。
苏晓接到圣旨时,正在书房临摹字帖。
“什么?!”他猛地站起身,差点把砚台打翻,“赐婚?赐给我?”
传旨的官员笑眯眯地看着他:“苏公子好福气啊,薛家姑娘可是有名的美人,温柔贤淑,多少人求都求不来呢。”
苏晓脑子里一片空白。
薛宝钗。他当然知道这个名字。那是他第一次去京城,在林渊府上,只一眼,他就忘不掉了。
那样的女子,端庄、温婉,笑起来像春风拂柳。他回到姑苏后,日日念着她的名字,夜里做梦都是她的模样。可他也知道,自己哪里配得上这样的佳人?
现在……皇上赐婚了?
苏晓感觉像在做梦。他接过圣旨,双手抖得厉害。
“择日成婚,即刻返回姑苏祖籍……”他喃喃念着这几个字,忽然意识到什么,“她……她愿意吗?”
传旨的官员顿了顿,笑容深了几分:“圣旨岂能有不愿的道理?”
说完便扬长而去。
苏晓愣在原地,手里捏着那份沉甸甸的圣旨。愿意吗?她不愿意吧。好好的京城不待,为什么要下嫁给他这样一个个一事无成的仁,还要被“即刻返回”?
听起来像是……流放。
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她会嫁给他,这就够了!苏晓忽然笑了起来,笑得眼眶都红了。
***
婚期定得很急,仿佛京城一刻也容不下宝钗。
短短十日,一切准备妥当。宝钗坐在闺房里,任由嬷嬷们给她梳妆打扮,脸色苍白如纸。
“姑娘,该上妆了。”嬷嬷小心翼翼地说。
宝钗点点头,目光呆滞。铜镜里映出她憔悴的脸,这些日子她瘦了不少,原本丰腴的脸颊都陷下去了。
“姑娘别怕,听说苏公子人很好的。”翠缕红着眼睛劝慰,“而且姑苏山清水秀,比京城清净多了……”
清净。
宝钗扯了扯嘴角,算是笑了。是啊,够清净的。远离权力中心,远离是非纷争,也远离了所有的希望。
她忽然想去见林黛玉一面。
“我要进宫。”宝钗突然开口。
翠缕吓了一跳:“小姐?现在?”
“对,现在。”宝钗站起身,“我要见林娘娘。”
她必须见她,哪怕只是最后一眼。她要当面问问她,这桩婚事,到底是成全,还是抛弃。
消息很快传到黛玉耳中。
“宝钗要见我?”黛玉愣了愣,随即心跳加速。
她这几日一直在逃避,不敢去想宝钗会如何看待这桩婚事。她告诉自己,这是最好的结局,宝钗会理解的,会感激的。
可此刻,当宝钗真的要来见她时,黛玉忽然慌了。
“娘娘?”宫女轻声询问,“要不要让薛姑娘进来?”
黛玉咬了咬唇,最终还是点了头:“让她进来吧。”
宝钗进殿时,黛玉正站在窗边。听到脚步声,她缓缓转身。
两人四目相对。
黛玉看到宝钗瘦削的脸,心里猛地一疼。宝钗看到黛玉眼中的愧疚和不安,忽然就笑了。
“娘娘。”宝钗行了个礼。
“宝姐姐……”黛玉想上前扶她,却被宝钗退开了。
气氛瞬间凝固。
“我来,是想当面谢谢你。”宝钗平静地说,“若不是你,我现在恐怕已经是一具尸首了。”
黛玉张了张嘴,声音发颤:“宝姐姐,我……”
“不必解释。”宝钗打断她,“我都明白。这桩婚事,是最好的安排。既保住了我的命,又把我远远送走,不会再威胁到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