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 第114章 杀杀头,抄抄家,甚至灭灭族,那也是很正常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章 杀杀头,抄抄家,甚至灭灭族,那也是很正常的!!!

朱厚熜听闻,眼神瞬间变得冷峻,道:“宗人府从此废除,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朱厚熜微微一顿,脸上浮现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无需顾虑太多,凡是跑马圈地面积超过一万亩者,一律满门抄斩!”

海瑞闻言,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心中暗自思忖,陛下此次的决断,当真是果决狠辣。

海瑞只觉眼皮不受控制地跳了又跳,他太清楚,这些皇亲国戚长期以来的跑马圈地恶行,已然彻底激怒了圣上。

若非如此,以陛下平日的沉稳,断不会对这些皇亲下此狠手。

“身为皇亲国戚,本应以身作则,却知法犯法,应罪加一等!”

朱厚熜面色阴沉,声音虽淡,却透着一股凛冽的寒意。

“微臣遵旨!”

海瑞赶忙躬身一拜,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有了皇帝这般明确且强硬的口谕,

接下来他也无需再过多担忧各方势力的阻碍。

……

次日,晨曦破晓。

紫禁城便已被唤醒,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

今日乃是早朝之日,亦是嘉靖二年的第一次朝会。

万象更新,整个帝国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处处蒸蒸日上。

朱厚熜身着华丽庄重的龙袍,头戴冕旒,精神抖擞地登上朝堂。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早已整齐排列。

待朱厚熜落座,众人纷纷跪地叩拜,声音整齐划一,响彻大殿:

“陛下功盖汉武,万岁万万岁!”

对于这些马屁,朱厚熜心中透亮,比谁都明白其中的虚实。

朝堂之中,文武百官派别林立,错综复杂。

这一声声高呼之中,有多少人是出自真心实意地奉承自己?

又有多少人在心底暗自觉得自己好大喜功?

不过是碍于皇权,不得不随声附和罢了。

依据东厂呈递上来的详细记录,朱厚熜知晓,有些大臣在私下里对建设大明水师一事颇有微词。

他们认为,建设水师耗费的银子数额巨大。

这些钱财若是用于改善民生,能带来更为直接的益处。

这些大臣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却未能洞察建设大明水师对于整个帝国深远的战略意义。

可朱厚熜并未即刻追究这些私下议论的大臣。

因为他清楚,这些人即便心中有不满,也仅仅敢在私下里抱怨,绝不敢公然在朝堂之上把这些话说出来。

毕竟,要让这些大臣真正认识到大明水师对于帝国的重大好处,还需要假以时日。

“有本早奏,无本卷帘退朝!”

殿前太监扯着尖细的嗓子,声音高亢地在宣政殿内回荡。

余音未落,只见海瑞神色严肃,脚步匆匆地从朝臣班列中疾步走出。

他身姿挺拔,抱拳举过头顶,朗声道:“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准奏!”朱厚熜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语气淡淡地回应道。

海瑞向前迈出几步,站定在宣政殿下,禀告道:

“陛下,微臣要弹劾首辅杨廷和,其公然包庇门生故吏,任由他们在地方上巧取豪夺,鱼肉百姓,致使民怨沸腾。”

“同时,微臣还要弹劾次辅杨一清,其在主持商业改革期间,举措太过放纵,未能有效把控局面。”

海瑞微微一顿,神情越发凝重,接着说道:

“如今市面上物价飞涨,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然上涨两成之多,就连关乎民生的粮价,竟也翻了一番!”

“陛下,长此以往,百姓生活必将愈发困苦,国家根基亦会动摇,恐将陷入国将不国的境地啊!”

海瑞这番言辞犀利的弹劾之语落下,整个宣政殿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殿内的文武百官,无论站在哪个位置,都被海瑞这大胆的举动震惊得瞠目结舌。

他们怎么也没料到,在嘉靖二年的第一次朝会之上,海瑞竟直接将矛头对准首辅和次辅。

一时间,众人面面相觑,大气都不敢出。

朱厚熜静静地审视着朝堂下的文武百官,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冷笑。

这朝堂之上,向来是各方势力龙争虎斗的舞台,各方利益纠葛错综复杂。

海瑞此人,朱厚熜心中有数,他既非彻头彻尾的变法派,也不属于清流一党。

而是个认准了理就不回头的“一根筋”。

此次海瑞竟将矛头直指首辅杨廷和与次辅杨一清,朱厚熜自然不会贸然轻信。

毕竟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中,海瑞极有可能被其他派别,甚至是那些自命清高的清流当作手中的枪,随意摆弄。

说不定只是听闻了些许风声,便信以为真,冲动行事。

对于海瑞呈上的某些奏折,朱厚熜向来是要打些折扣的。

可不可忽视的是,当下市面上物价确实较去年有了大幅抬升。

这已然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加以处理。

“无奸不商”,这句流传千古的话,在朱厚熜看来,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之一。

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倘若行事太过肆无忌惮、过分贪婪,就必须给予严厉打击。

挑选几个典型的刺头,杀一杀他们的气焰,以儆效尤,也好让这混乱的商业局面有所收敛。

杀杀头,抄抄家,甚至灭灭族,那也是很正常的。

自变法拉开帷幕,大明的民间商业便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焕发出勃勃生机。

无数人借此东风,在商海之中乘风破浪,收获了财富,实现了阶层的跃升。

可这股商业热潮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个后果——贫富差距开始逐渐拉大。

但从宏观层面审视,这场变法对于整个大明帝国而言,无疑是利远大于弊。

变法为帝国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了财政收入的来源。

绝不能因为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这类看似棘手的小问题,就因噎废食,轻易放弃变法。

海瑞此次在朝堂上的弹劾举动,动静颇大。

文武百官们原本都在暗自揣测皇帝的心思。

当看到朱厚熜并未当即做出裁决时,各方势力纷纷迫不及待地粉墨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