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法仙宗,执法殿后山。
魏长风如今已是执法殿的准殿主,也是因果律书的执掌者之一。故而,他往往都要亲自出面接待各种贵客。
所谓贵客,就是因借用因果律书,而支付了数额庞大的灵石的客人。
修仙界有太多不确定性,为了窥视因果和命运,就有太多的人想借助律书,来寻求捷径。尽管借用一次因果律书,需要付出很大代价……
魏长风并不排斥做这样的事情,即使这会让他看起来像是个算命的。
谁让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反正隔三差五,他都得到此给“贵客们”排忧解难。问题也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面对苦难的态度、修为境界的提升、痴男怨女的情缘……总之,就和凡间算命经常涉及的老三样,没什么区别。
魏长风就时常感慨:都说仙者,就该是超凡脱俗,这些人真的是在求仙问道?
好在今日,
他想,他应该再无需发出类似的感慨。
因为现在落座在他对面的,是惊蛰仙宗惊蛰峰峰主,被称作蜀山掌门的陆见铭!
魏长风和陆见铭,是凌霄榜的榜一和榜二。
若是换作是其他的排行榜,第一与第二的会面,想来大多都是剑拔弩张的。魏长风和陆见铭却是相反,现如今他们都巴不得“退居第二”。
这都是因为灵犀妖域现今的局势导致的。
眼见着修仙界动乱频发,凌霄榜榜一自然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时刻都会被无数双眼睛盯着。
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陆见铭近来那是深有体会,反正无论他做了什么,都会被人在背后蛐蛐。
就比如,多年前他试图撮合柳星原和宁婉汐,就偷摸地搞了个联姻出来……后来事情败露,他便被柳星原直接找上门,当场被天雷劈得外焦里嫩。
虽然他并无大碍,但他接不住天雷的事实,也被大肆传扬。
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诋毁,陆见铭这些年在行事上都被迫低调了些。他不怎么抛头露面,只是埋头处理蜀山的各种琐事,以及替自家爱妻找寻续命的办法……
“今日前来拜会,是想请魏师兄替我用因果律书,找寻一下破解无常诅咒,或是延长寿命的办法……不知,魏师兄可否相助一二?”
陆见铭此刻仿佛失去以往的朝气与锋芒,看起来却是相当的客气与油滑。
魏长风见此不禁眉头微皱。
他既失望于陆见铭此来借取律书是为私事,也对曾经朝气蓬勃的陆见铭,竟变得如今这般圆滑而感到错愕。
陆见铭早在降服孽兽乘黄之前,就为破解无常诅咒一事,向他借取过因果律书。
律书最终没能给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今再来,着实是让魏长风倍感苦恼。
因果律书说得明明白白,
这无常秘法,本就是逆天邪术,折寿就是逆天而行需要付出的代价。寿命已然用于代偿,又如何能够取回来呢?
借助天材地宝延长寿命,说到底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眼下修仙界,让人延长几年寿命的天材地宝都世所罕见,何况是延长寿命几十载、几百载的天材地宝呢?
在魏长风看来,如今的陆见铭多少是有点执迷不悟的。
魏长风行事向来委婉,他当然不会直接这样讲,而是客气地说道:“先前已用因果律书,给陆师弟推算过这无常诅咒一事,现今师弟又何故再来询问?”
陆见铭面露惆怅。
他来此也不过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经过这么些年寻找,他其实都已然认命。
当然,他为此也心有不甘。
尽管如今他想要守护的存在,早已不再仅限于楚烟烟,但是他终究是做不到眼睁睁地看着楚烟烟死去。
就连心爱之人都守护不了,又如何去守护更多的东西?
楚烟烟替他牺牲了许多,他实在是难以承担这份自责与愧疚。因此,尽管此番作为很不符合他的脾性,他也还是硬着头皮来到了御法仙宗。
陆见铭移开了视线,言不由衷地说道,“兴许过去了这么久,因与果已经发生细微的改变……靠着这点细微改变,或许也能从中找到破局之法也说不定?烦请魏师兄,再相助一二!”
魏长风打量这般低声下气的陆见铭,对他的失望也是越发明显。
执掌因果律书,通晓天下之变局。
如今天外修士对四大仙门虎视眈眈,灵犀妖域时刻都面临着倾覆的风险!凌霄榜首陆见铭,不但对此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担忧,还满脑子都是儿女私情……
这实在是让魏长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不说别人,陆见铭比起他的同门柳星原、刘廉,在心态这方面恐怕都要差了很多。
魏长风此刻都心想,要不要把陆见铭的排名降一降,刺激下他骨子里的胜负心……
奈何此举,怕是只会让对方高兴都来不及。
没办法,魏长风只得是无奈地把因果律书摊在桌面上。随着金帛被缓缓翻开,相关字迹便在其上一行行地浮现。
魏长风和陆见铭皆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因果律书给出的指引。
其上书写的内容,大体都和上次类似,都是在说无常秘法乃是逆天之举,在寿命已然被用于代偿的情况下,事实便难以逆转,唯有依靠天材地宝来延长寿命……
延年益寿的天材地宝珍贵且难求,能瞬间增寿几十载、数百载的更是几乎不存在。
魏长风看着因果律书给出的指引,本想出言宽慰对方一二,因果律书却在这段文字的末尾,给出了“但书”。
“但天机未绝,眼下尚有一线转圜,能否把握,全在汝一念之间。”
魏长风看见因果律书给出的这段文字,心中不禁泛起了嘀咕。
尽管有时候因果律书给出的指引确实会较为隐晦,需要他为此进行剖析与解答,但隐晦归隐晦,现在因果律书这句话,却是和“谜语”没有太多区别。
属于是什么都说了,就是没说这个所谓的“转机”到底是指什么。
通常情况下,因果律书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陆见铭现在也是满头雾水。
就连转机是什么都不知道,他该怎样把握?
陆见铭冥思苦想许久,终究还是没有猜出谜底。继而,他再度把求助的目光看向魏长风:“敢问魏师兄,你认为律书给出的这段文字,具体该如何解答?”
向来温文尔雅的魏长风,其神情中也难得流露出了些许苦恼。他当然不能直白地讲,他也看不明白,这段文字的意思。
他硬着头皮,勉强解释道:“呃,既是说天机未绝,那就说明呢,弟妹还有一线生机……不过这段因果的重心,依旧维系在是师弟身上。
“这也就说,眼下有个机会摆在师弟面前,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就要看师弟的作为……能否获得命运的认可。
“若想结成善果,需师弟先在眼下播种善因。”
陆见铭听过这番车轱辘话,心中属实是越发苦闷。换作平时,他这会估计已经破口大骂,奈何现在他是有求于人,必须得要忍耐。
话虽如此,但陆见铭回话的语气仍是比较急躁:“问题是,我现在也不知道怎样做,才算是种下善因啊?唯独这至关重要的转机,因果律书为何就不能直接讲清楚?”
这也是魏长风感到很纳闷的问题。
“因果律书不揭示因果本身……”他分析道,“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会有两种可能。
“其一,就是这段因果其本身就充斥不确定性,属于是命运的岔路。
“不过,岔路本身却不会影响缠绕因果者的命数。就像是场海上风暴,不论前行的方向是否改变,都无法决定风暴会在何时消失。
“然而,此桩因果牵扯到性命攸关,成功与否都直接决定了弟妹能否继续活着。故而,这并不符合“选择不会影响命数”的要求。
“依我之见,师弟牵扯的这桩因果,极大可能与第二种情况有关。”
说实话,魏长风的这番论述,陆见铭压根是没怎么听懂。什么岔路、什么风暴……听得都是云里雾里的,但是这第三句话,他还是好歹是能听明白。
这场因果涉及楚烟烟的死亡,故而他不能静待因果的抉择,他必须力求改变,才能使得因果逆转。
“那这第二种情况是?”
魏长风回答道:“因果律书不揭示因果本身的第二种情况,就是这桩因果牵扯到了因果律书所难以企及的范畴……”
陆见铭面露惊讶:“这世上还有因果律书,都难以企及的东西?”
“有,而且还有很多!”魏长风把桌面上的金帛收了起来,沉声道:“就比如来自天外的修士,以及不属于当前纪元的存在……”
“师兄的意思是说,通过天外修士,或是不属于当前纪元的存在,就能够找到破解无常诅咒的办法?”
尽管这个猜测听起来相当离谱,却存在其合理性。毕竟在当前修仙界找不到办法,那就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未知的领域。
问题是,具体应该怎样做?
难不成要临阵倒戈,去向天外修行者求助?
陆见铭就算再怎么糊涂,他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最后为排除这种可能性,陆见铭在魏长风的引见下,与来自上位面的修行者夜无泪,见了一面。
据夜无泪所说,上位面的确存在,能瞬间让修行者增寿几十载,甚至几百载的天地灵物,但这种天地灵物可遇不可求,绝大多数都被上位面的三大圣地把持着。
在血神教这样的二流教派里,根本不可能会有这种品级的天地灵物。
因此,陆见铭若是想通过上位面的途径,找到破解诅咒的办法,唯有在若干年后,成功飞升至上位面,并有幸拜入三大圣地,才有可能得到延年益寿的天地灵物。
反正不论从哪方面来看,这都只是条死路。
上位面的渠道行不通,那就只能试试魏长风提到第二种情况。
其实魏长风早在得出这个结论时,他心里就已经有了推测。要说眼下,既能让陆见铭找到破局之法,又属于因果律书权能以外的东西……
魏长风立刻想到的,就是前不久在西北发现的上古妖族遗迹——万妖王座。
在收到姜墨送来的情报时,魏长风无疑是万分惊讶的。这偶然在西北荒漠发现的遗迹,竟然也是个潜在的危机。
现世之锚仍未找到,这又突然冒出个烫手山芋。
这属实让魏长风倍感头疼。
与天外修士带来的危机不同的是,万妖王座里也存在非常重要的机缘。
说是成为万妖王座的最终胜利者,就有机会晋升“四境巅峰”。
这是无限接近于第五境界的绝世妖王。若是拥有此等实力,那么在天外元婴修士入侵之际,便能够与之抗衡。
代价是要踩着无数同境界修士的尸体。
放眼整个灵犀妖域,如今又能拿出多少位,有资格参与万妖王座的修行者呢?
在年轻一辈里,除去他们这些凌霄榜排行前列者,勉强够格以外,别说第四境界,怕是连符合第三境界条件的,都找不出几位。
剩下就都是些老前辈。
诸如御法仙宗当代的执法殿殿主,惊蛰仙宗少数几位峰主……踩着他们的尸体登上王座,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陆见铭听魏长风讲完了万妖王座的相关事宜,不出意外地也得出和魏长风相似的结论。
此举毫无意义。
且不说陆见铭能不能成为万妖王座最后的胜利者,更何况他也不是那种为了心中一己之私,就能对同辈亲友动手的人。
他情愿直接否定“在万妖王座能找到破解诅咒的办法”的推测。
……
尽管这次因果律书给出了不同的结论,但陆见铭依旧是失望地离开了御法仙宗。
陆见铭在返回蜀山的途中,就不知为何……许是刚从魏长风口中听到某个熟悉名字,他突然冒出了,想久违地去拜访一下这位故友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