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插曲过去,车上的气氛很快恢复正常,大家一路有说有笑。

不像是出差开会,倒有几分老友见面的意思。

郭主任和大队长原本见了这么多领导还有些不自在,见大家伙都这么放松,也渐渐松缓下来。

而且,在外出差的周开诚和平时在办公室完全不一样,一点重话没有,格外平易近人。

眼看快要到了省城,他这才出声叮嘱了几点注意事项。

“这趟出来,咱们十五个人都代表着宁城的脸面,出门在外,大家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遇到什么情况,大家及时沟通,商量着互相帮忙。”

众人点头附和,再看向窗外时,省城已经到了。

城市街道看起来干净整洁,比宁城的确要繁华一些。

坐了三个小时的车,一进城,众人便直奔省厅给统一安排的招待所。

一共十五人,除了周开诚是单独一个房间,其余人两两一个房间。

苏清苒自然是陪着母亲林玉珍一块。

顾逍却被分配和陈秉文一个房间,领导说是两人年纪相仿比较有话题。

陈秉文刚想开口和大队长换一下,行李就被顾逍拎着走了。

中午,一行人在招待所吃了统一提供的简餐。

下午是自由行动。

大家一开始都兴冲冲地出门逛去了,但一群人平均下来都是做爷爷奶奶的年纪,逛了一会就累了,不得不打道回府。

苏清苒也陪着林玉珍一块回去休息。

临回房间,顾逍悄悄和她打个了招呼,“我先出去一下,到时候找不到我别着急。”

苏清苒嗯了一声,“那你早去早回,晚上大领导约着要一起出去聚餐,你不在不好。”

顾逍点了点头,“我知道,晚饭前肯定回来。”

傍晚,他果然在大家出门前赶了回来,还买了桃酥和栗子糕给媳妇和丈母娘,让她们晚上饿的时候可以吃。

众人羡慕不已,好在一会就有大餐可以吃。

周开诚带大家去的是当地有名的大众饭店,距离招待所不远。

虽然也是国营,但是比宁城的国营饭店多了不少本地特色菜。

谁知道刚坐下,却碰到了一群同样来开会的人。

顾逍悄悄在下面拉了一把苏清苒,“你看那是谁?”

苏清苒抬眼一看,竟然是安城服装厂的刘厂长。

冤家路窄,而且就坐到了隔壁。

两人相视一笑,主动站起来、大大方方地打了招呼。

其实刘厂长一进门就看到两个人了,本来想装不认识。

这会见躲不开了,只好皮笑肉不笑地点了点头,很快收回了目光。

不想让别人看出来他们认识,更不想让别人知道他被割肉的糗事。

当时事情刚发生时,他的确是慌了神,三言两语就被孙志文那个狗东西给唬住了,一心只想赶紧脱手。

害他们白白亏了近一半的成本。

他本想让孙志文背锅,却被他反咬一口。

结果到头来还是没能遮掩掉这笔损失,被领导骂了个狗血淋头,勉强保住了位置。

回过神,这才想明白自己是被他们给算计了。

他们明显是想趁火打劫。

只可惜,当时所有手续流程都没问题,拿他们无可奈何,只能认栽。

哪知道,一入秋,沪市那边的假领子再次大卖。

他打听到,向阳山供货充足,光是靠这两万条假领子就大捞了一笔。

气得他几天几夜没睡好。

简直比抢了他的钱还难受,又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可偏偏又在省城碰到了他们,还笑呵呵地过来打招呼,简直嚣张!

要是不能趁这次开会的机会让他们出糗,难解他心头之恨!

假如连一个小生产队都斗不过,那他这么多年的厂长也白干了!

宁城这边,大家见两人主动和安城那边的人打招呼,便问是怎么认识的。

两人只是简单地解释了下,“之前去安城采购碎布的时候认识的,他们正好有一批裁片着急转让,我们就接了下来。”

几人恍然,纷纷夸他们生意做得开,竟然都到了安城。

只有大队长一个人心虚得不行。

瞥了一眼刘厂长那恨不得要吃人的表情,生怕他一个暴起扑打过来。

幸好,他们宁城来得人也不少,对方应该不至于乱来。

好在,一顿饭吃得相安无事。

考虑到明天还要早起参加会议,大家都早早回去,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交流会正式开始。

全省一共九个城市,参会的人一百多个。

位置是按照行业和级别来打散的,大佬们自然都是靠前坐。

作为农村基层代表的郭主任、大队长和苏清苒三人,也理所当然被分在了最偏远的角落里。

不过,能和这么多大佬齐聚一堂,光是能来参加旁听就已经很好。

三人很自足,坐在角落里也很踏实,安心打酱油。

上午,先是省里领导出席讲话。

接着,便是各个城市的工厂代表发言。

宁城四大工厂的代表人也都一一上台,做了短暂的汇报和分享。

一开始,三个人听得热血沸腾,精神抖擞。

还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做了笔记。

到下午的时候,郭主任和大队长渐渐犯困。

毕竟,很多专业的话题平时工作也用不上,对他们来说实在也有些晦涩难懂,会议室里又暖和。

不过还是强打着精神没睡过去,睁着眼神游。

就在这时,作为农科所代表的林玉珍终于登台。

听到自己人的名字,两人一个激灵瞬间清醒了过来。

林玉珍和领导汇报了自己两项研究的大致进展,又讲了自己转农之后的工作心得。

尤其是在向阳山参与果树嫁接、杂交水稻种植推广、土壤肥力改良等等方面的感受。

希望能借此加大对农村种植的改良和推广。

不少基层干部听得热血沸腾,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掌声还未结束,又有几人窃窃私语起来,“林教授提到的那个向阳山是什么地方?”

“没听说过,是宁城下面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吧。”

“我知道,听说这次也来了,而且还是省领导专门点名给叫过来的。”

“好像是因为一篇报道,那篇我看过了,全篇都在吹牛,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干成这么多事?”

“如果真的是吹牛,那林教授这是为虎作伥还是被人骗了?这下要有好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