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大局已定,王通的强势崛起已不可逆转,那么,接下来,就到了秋后算账的时候了。
此前,由于王通的政策碰触到了世家士族的利益,很多世家士族南迁至江东,使得江东成了世家士族们的汇聚之地,孙权也因此而成了世家士族们的保护伞。
如今,随着孙权的投降,世家们的保护伞已不复存在。对于王通来说,携大胜之威对江东世家进行清算,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王通也不会冤枉他们。
凡事得讲究: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合规。
没有证据的事,王通是不干的。
当然,证据有的是。
早在数年前,黑冰阁就已经在暗中搜集他们的罪证。他们的罪状很多,包括:
巧取豪夺,兼并土地,欺男霸女,收受贿赂,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囤积居奇,拦路收费、坑蒙拐骗,逼良为娼,调戏老太婆,私通师太,勾引老和尚,偷看寡妇洗澡,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等等。
这些事,几乎每一个世家士族里,都有人干过。
汉末时代,所有的世家,就如同明朝的官吏一样,同在一个染缸里,没有一个是干干净净的。
全都杀了,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他们之间的区别,其实就在于王通想杀谁,想留谁,想捧谁,想打压谁。
顺者娼,逆者亡。
……
秋后算账的事情,地方上的县令是干不了的,因为县令本身也是世家之人,或是世家士族的代言人。
所以,王通直接动用了各个地方的驻军。
让黑冰阁的人配合驻军,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地方士族实施严打,进行公审。很多逃到江东,罪恶深重的世家士族之人,都被杀得人头滚滚。
经过这一次铁血整顿。
汇聚在江东的世家士族势力大损,而他们交出来的土地、财富、资源,以及交出来所隐瞒的人口等等,也为江东接下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据事后统计,仅是江东的纳税人口总数,就比之前增加了三分之一。而这个三分之一纳税人口的增加,还只是清理出了一部分。因为在世家汇聚的江东,依附于世家士族的人口,至少占了人口总数的50%以上
想想三国末期,全国实际人口约3000万,而纳税人口却只有700多万。依附于世家士族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7%,而他们所占据的耕地面积,更是达到了全国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
77%的人口不给国家纳税,80%的耕地为世家士族所有。朝廷拿什么养军?拿什么与胡人作战?
当一个国家的土地和人口兼并严重到这个程度时,皇权就已经让位于臣权了。所以,才有后来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
晋朝的“王与马共治天下”,是“王”在前,“马”在后。琅琊王氏的实际势力,比司马家皇室的势力还要大。皇帝的废立,都得听琅琊王氏的,比如说:王导,王敦等等。
(备注:王导是忠臣。晋朝之祸是因为司马家太菜,王导顾全大局,扶持司马家三代帝王,陈寅恪称赞他:整顿汉族内部,统合南人北人以抵抗外侮,民族因之得以独立,文化因之得以续延。可谓是功不可没!)
……
所以,从这种历史教训来看,王通此前下的,其实是一盘大棋。
在这盘大棋中,王通首先是将世家士族从北往南赶,任由他们大规模迁移到江东。与此同时,持续收集他们的犯罪证据。
等到攻下江东之后,再利用手上掌握的证据,将他们集中歼灭一批,使得天下世家势力大为削弱。
当然,世家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如果真要消除了所有世家,那人类也就不需要再进步了,并且,已经步入了无限美好的社会了。
旧的世家被削弱,新的世家还会崛起。当土地和人口的兼并维持在某种平衡区间之内时,社会就会保持稳定发展。
当破坏了这种平衡,就会进入朝代更替的乱世,这便是封建社会的周期律。
(备注:这里说的是古代封建社会,请大家不要在这里评论。山风木鱼三叩首,跪谢,跪谢,跪谢!)
……
整治江东士族,也不是单纯用屠刀。
新上任的鲁肃是一个聪明的人,他很快就领会了王通的意思。王通让他主动捐50万石粮食,并不是想要整他。
而是让他为表率,带动江东士族捐出自己的一部分财产,以财消灾。
所以,鲁肃在捐了50万石粮食之后,又捐了十万亩耕地和三千名雇户。
在鲁肃的带领下,那些尚未遭到查抄的士族们纷纷捐出粮食、耕地、人口,以保家族平安。
这些粮食和耕地,被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百姓,捐出的人口,则消去卖身契,成为自由民。
对于鲁肃来说,家族的财产损失只是暂时的,但他却可以凭借这种政绩,而进入王通的核心团队。
待到将来王通登基称帝,他还可以凭借这些政绩和声望,而成为炙手可热的朝廷重臣。
这笔买卖,对鲁家来说,无论如何都稳赚不赔。
……
因为有鲁肃的支持和大力倡导,王通在江东削弱世家士族的计划,进行得也还算比较顺利。
有了这些得自世家士族的大量钱财、粮食、土地、人口,使得刚刚经过一场战争的江东,不仅没有出现饥荒和混乱,反而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到处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
王通在江东的善政,虽为世家所恶,却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大力拥护,其声望之隆,不输北方各州。
借着这股声望,以及足以震慑地方士族的血腥屠刀,王通趁机在江东大力办学。
村有村学,乡有乡学,县有县学,郡有郡学。而江东的最高学府,则是设在秣陵的“扬州书院”。
出于抵制心理,江东士族子弟,很少有人愿意为官,也很少有人去学校做老师的。
不过,这也难不倒王通。
在并州,王通已经大力办学12年!
幽州冀州也办学很多年了。
王通直接飞鸽传书给管宁,让他从北方各大书院抽调大量学生和老师,南下江东担任基层官吏和学校老师。
这是抢江东读书人的饭碗!
江东的士族子弟们见状,纷纷去各县府应聘,表示自己愿意出仕,或愿意去学堂做老师。
王通现在有其它八个州做后盾。
对于区区扬州一地,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