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三回 改赦书世民被释 抛彩球雄信成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三回 改赦书世民被释 抛彩球雄信成婚

当下,魏征接过赦书,仔细看了一遍,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说道:“这事儿不难。咱们可以在第二句的‘不’字上,把上面竖画延长出头,再在下面添上一横,改成‘本’字,这样赦书就变成‘满牢罪人皆赦免,本赦南牢李世民’,便能借此放了秦王。” 徐茂公听后,觉得这个办法十分巧妙,连声称好。于是,二人当即动手,将赦书修改妥当。随后,他们让随从带上秦王的逍遥马和定唐刀,一同前往牢中面见秦王。见到秦王后,徐茂公和魏征将修改诏书以放走他的计划详细告知。秦王听后,感激不已,连忙向二人下拜致谢。徐茂公和魏征说道:“主公,臣等不久之后也会前来归附辅佐主公。如今事态紧急,请主公速速离去,以免魏王回来,那时就难以脱身了!” 秦王满心感激,手提定唐刀,翻身上了逍遥马,拱手与二人辞别,迅速离去。

再说魏王李密班师回朝,回来后便询问秦王的情况。徐茂公回答道:“主公在诏书后面批有‘满牢罪人皆赦免,本赦南牢李世民’的字样,所以臣已经将他放走了。” 李密一听,顿时怒不可遏,大声说道:“把诏书拿给我看!” 徐茂公和魏征赶忙呈上诏书。李密仔细查看后,发现了诏书被修改的痕迹,顿时气得猛拍桌子,大声喝道:“肯定是你们二人在背后捣鬼,竟敢戏弄我!按罪本应处斩,念在你们以前有功,饶你们一死。你们走吧,我现在不再用你们了。” 随即喝令廷尉将二人赶出朝堂。徐茂公冷冷一笑,当场作诗一首,贴在午门上,诗中写道:

丧失贤良事可伤,昏君无智太荒唐;

强邻压境谁堪恃,不及当年楚霸王。

徐茂公将诗贴好后,便与魏征一同出城离去。

这边午门外,值日官见状,连忙将此事报告给李密。李密看到诗句后,勃然大怒,立即派秦叔宝和罗成前去追赶,务必将二人抓回来,以正国法。秦叔宝和罗成领命出城,在外磨蹭了一整天,然后回朝回复道:“臣等全力追寻二人,却毫无踪迹,不知他们去了哪里。” 李密一听,更加愤怒,骂道:“你们这两个奸党,分明是徇私情故意放走他们,还敢在我面前敷衍搪塞!” 随即喝令左右将二人捆绑起来,押出去斩首。这时,程咬金挺身而出,大声喊道:“主公,使不得啊!你难道忘了,这皇帝之位是怎么来的吗?如今怎么如此无情,动不动就要杀人。” 李密怒目圆睁,大声呵斥道:“你这匹夫,竟敢羞辱我!” 接着吩咐左右,将程咬金也一并推出斩首。吓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纷纷跪地求情,说道:“恳请主公息怒,看在他们三人从前立下功劳的份上,饶他们一命吧。” 众人再三求情,李密的怒气仍未消散,最后说道:“既然众卿极力保荐,那就将他们三人削去官职,永不录用。” 秦叔宝、罗成和程咬金三人只得勉强谢恩,退出朝堂。程咬金一路上大声叫嚷道:“世上竟有如此可笑之人!我让他做了皇帝,如今他却作威作福起来!” 秦叔宝无奈地说道:“事已至此,说这些也没用了。” 程咬金接着说:“秦大哥、罗贤弟,咱们如今四处游历,四海为家,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机会。” 罗成点头道:“说得有理!”

此时,秦叔宝的母亲和程咬金的母亲都已去世,只有罗成的母亲尚在人世。三人各自收拾好车辆,带上家眷,一同踏上行程,开始四处游历。金墉关的七骠八猛十二骑,见魏王如此行事,也渐渐离散。洛阳的王世充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暗自欢喜,立即秘密传令,暗中起兵,准备夺取金墉城,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李密,此时兵势已经大为衰弱,手下仅有王伯当、张公瑾、贾闰甫和柳周臣等人保护,心中不免有些焦急。当时正值荒年,军粮和饷银都没有着落,李密更是心急如焚。一天黄昏时分,忽然传来接连不断的炮声,军士急忙前来报告:“王世充前来偷袭金墉城,攻势十分猛烈。” 李密大惊失色,连夜与众将商议对策。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军中粮草匮乏,兵马又少,实在不知该如何迎敌。君臣商议后,觉得唯有放弃金墉城,投奔其他国家,再作打算。李密问道:“如今我们该投奔哪个国家呢?” 王伯当说:“如果投奔其他国家,那些大多是小邦,未必会接纳我们;不如投奔唐朝,或许还能暂且保全性命。” 李密担忧地说:“我和李世民有过节。” 王伯当安慰道:“无妨。李渊向来为人仁厚,李世民也宽宏大量,他们必定不会为难主公。” 李密犹豫不决,这时忽然又有军报传来,说王世充的人马已经攻破了西城。李密惊恐万分,王伯当急忙说道:“主公,快上马!” 于是,张公瑾、贾闰甫和柳周臣也都舍弃家小,骑马出城,朝着长安方向奔去。这边王世充入城后,安抚百姓,只斩杀了萧后,其余各家的家小都予以赦免,暂且不提。

再说李密一行五人,来到长安后,在午门外自行绑缚,呈上奏章。高祖看过奏章后,对李世民说:“金墉城的李密,被王世充暗中偷袭,城池已破,如今前来归顺,我想杀了他,为你消恨。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说道:“趁人之危而杀之,不仁不义,还会失去人心。希望父王怜悯他,赦免他的罪过,再以恩情结交他,如此天下人便会归心于我们。” 高祖听后十分高兴,立即宣李密等人进宫。李密来到金阶前,俯伏在地。高祖起身,亲自为他解开绑缚,赦免了他之前的罪过,并封他为邢国公。还将淮阳王李仁的公主许配给李密为妻。同时,封张公瑾、王伯当、贾闰甫和柳周臣为廷尉。王伯当推辞不受,甘愿做李密的幕将,高祖应允,此事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洛阳的王世充得胜回国后,想起妹妹青英公主尚未招驸马,于是下旨在午门搭建一座彩楼,让妹妹通过抛绣球的方式自行择婿。公主遵照兄长的命令,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她对着天空祈祷道:“姻缘天定,听凭天命。” 随后吩咐宫女将绣球抛下,绣球恰好落在一个青面红须的大汉身上。你道这大汉是谁?正是单雄信。原来,他离开了李密,来到洛阳,恰好从彩楼边经过,公主抛出的绣球正中他的头顶。两边的宫官和太监连忙邀请单雄信,将他迎入午门。王世充见到单雄信后,心中十分满意,立即为他们二人举办了婚礼。过了几天,秦叔宝、罗成和程咬金三人游历到洛阳,听说单雄信成了驸马,便一同前来投奔他。单雄信见到他们,十分高兴,本想奏明王世充,为他们封官授爵。但又担心他们与唐家有旧恩,日后可能反复无常,反而不好,于是决定暂且将他们留在洛阳,再作打算。他奏明王世充后,将金亭馆改建成三贤馆,让秦叔宝、罗成和程咬金三人住在里面,逍遥自在,暂且不表。

且说李密虽然身为驸马,享受富贵,但怎能与从前做魏王时的快意相比?他心中想要反叛唐朝,却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恰好山西发生变故,李密便在高祖面前请求出征,愿意为朝廷效力。高祖下旨,命他前去收服山西。李密接到圣旨后十分高兴,回到府中,想让公主一同前往,于是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公主,并说:“此去若能成功,公主便会成为王后。” 公主听后,勃然大怒,骂道:“你这狼心狗肺之人,我家伯伯是如何待你的,你不思报恩,竟还起了反叛之心,真是逆贼!” 李密恼羞成怒,骂道:“你这贱人,如此无礼!” 随即拔出宝剑,将公主杀害,然后招来王伯当商议对策。王伯当见李密杀了公主,大吃一惊,说道:“这下糟了!还有什么好商议的?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李密慌忙与王伯当骑马,逃出东门。

这边邢国公府中的家将,飞速进宫报告。高祖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命令秦王李世民领兵追赶,务必将李密碎尸万段。秦王领兵出东门,一路追赶。李密回头一看,只见一队人马飞奔而来。李密和王伯当连忙纵马加鞭,没跑上十里路,便来到了艮宫山断密涧。此时,追兵已经赶到,李密连声叫苦。王伯当调转马头,面向追兵,大声喝道:“唐兵休要追赶,俺王伯当在此!” 秦王说道:“王兄,李世民特来劝你。今日之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劝王兄还是投降唐家吧!” 王伯当坚定地说:“千岁,不必多言。俺王勇向来重视纲常伦理,此事即便无法成功,我也唯有一死而已!” 说罢,勒马挺戟,朝着秦王刺去。这时,唐军中众将一齐放箭。王伯当担心李密受伤,便用身体挡在李密身前,手持长戟,奋力挑拨射来的箭。只听叮叮当当一阵响,箭杆纷纷被拨落在地。不料,旁边突然一箭射中李密的左腿,李密疼得 “哎呀” 一声叫了出来。王伯当回头查看,刚想搀扶李密,自己却也中了数箭。他手中的长戟一松,最终被万箭射中身亡。李密和同行的几人,也都被射死。秦王下令,将王伯当的尸首葬在艮宫山,砍下李密的首级,然后收兵返回长安,入朝复命。高祖命令将李密的首级挂在午门示众。

没过几天,徐茂公和魏征来到午门外,看到李密的首级,不禁伏地痛哭。守门的军人见状,将二人捆绑起来,进宫启奏。高祖得知后,下令将二人带进来。军士将二人押到金阶前,秦王一见,赶忙上奏道:“这就是徐茂公和魏征,他们曾修改诏书私自放了臣。” 高祖听后,立即命令秦王下殿为二人解绑。秦王领旨,下阶为二人解开绑缚,感谢他们之前的恩情,并劝说二人归降唐朝。二人说道:“若要我们归降辅佐,必须先安葬祭奠魏王的尸首,以尽我们对旧主的情谊,然后我们便会前来归附。” 秦王将二人的话奏明高祖,高祖准奏,命秦王前往主祭。秦王用天子的礼仪,将李密的尸首葬于艮宫山。祭奠完毕后,徐茂公和魏征便归降了唐朝。高祖封徐茂公为军师,封魏征为洗马,让他们巡察四方,招集金墉城的七骠八猛十二骑。那些金墉城的旧将,听说二人归降唐朝,也都纷纷前来归附。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