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 第166章 慕容弄权智陷昔日同僚,心腹筹谋力送巨额财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慕容弄权智陷昔日同僚,心腹筹谋力送巨额财资

在青州知府慕容彦达的府邸之中,气氛仿若凝滞,弥漫着一股微妙且紧张的气息。

李公公前脚刚走,慕容彦达便坐不住了,他心急如焚的想知道王文尧给官家准备送多少银钱过去。

于是又赶忙派人赶到驿站,悄悄寻到李公公,打听起王文尧给官家筹备银钱的一些状况。

当听闻王文尧已备好价值两百万贯的金银珠宝,却还执意准备再凑二十万贯,且这钱需要过些时日才能凑齐时,慕容彦达瞬间暴跳如雷,破口大骂道:

“王文尧这狗东西,简直就是个缺德败家玩意儿!

两百万贯的财物都还不够,还非得再凑那二十万贯,你这是准备让官家给你升多大的官?

对了,还要过些时日筹够二十万贯,这混蛋莫不是想从卖地的钱里抠出来,去讨好巴结官家?”

慕容彦达骂完王文尧之后,他的小眼珠子滴溜一转,心里又开始打起了不为人知的小算盘。

思来想去,慕容彦达最后打定主意,决定厚着脸皮麻烦李公公抓紧时间催促王文尧赶紧离开青州。

这样一来,自己才能以这次拿出土地太多、青州富户之前损失惨重、一时半会儿凑不出那么多银钱当借口,敷衍王文尧,把他这笔钱给吞进自己兜里。”

慕容彦达在府邸骂王文尧骂得十分痛快,却全然不知这两日王文尧内心的煎熬与无助。

这事说起来,还得从他背后的靠山说起。

王文尧背后最大靠山是其妻子的叔父,当朝太傅杨戬。

但这老太监如今已垂垂老矣,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能不能熬过今年都还是个未知数。

再加上这次花家的事儿,王文尧算是看明白了,这死老太监在不涉及利益的时候,一口一个贤婿叫的亲热。

但是自己要找他帮忙办事的时候,就要说“土特产”的事情了。

这一次花家事后,杨戬让自己的妻子杨氏回来,明里暗里问自己从花家那里收获了多少银钱。

自己当时为了安抚住杨戬,给他送了好多“大黄鱼”土特产,不然杨戬那不要脸的死太监,这一次能在官家面前替自己说这么多好话吗?

估计不狠狠给自己两脚都算好的了。

可祸不单行,自己的靠山老了,自己现在又不知怎么的,居然得罪了后宫之主——郑皇后。

王文尧在家里反反复复的想了半天,都没有想明白,自己在哪里得罪了郑皇后。

这下王文尧开始慌了神,自从和李公公喝过酒之后,他开始提心吊胆,患得患失起来。

于是,他急切地想找个新靠山,庇护他在官场里平步青云。

他绞尽脑汁,思来想去,最后一拍大腿,心里暗骂道:

“杨戬这老太监为什么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

他不就是靠的是当今官家信任。

现在自己与其给杨戬这老不死太监继续送钱,不如砍掉他这个中间商,直接把钱送给官家,让当今官家做自己的靠山,这才是官场上平步青云最稳当的办法!”

于是,王文尧狠下一条心,打算从和慕容彦达一起卖土地的钱里再拿出二十万贯,凑成个大数目,好拿去讨好官家。

王文尧的小心思,慕容彦达不会知晓。

但是,当慕容彦达得知王文尧准备再拿二十万贯的打算后,哪里还能坐得住?

就在昨天,趁王文尧升迁要离开青州的消息还没四处传开之际,他心急火燎地和青州几大家族谈起了生意。

他手里握着王文尧“送”来的土地,想着这些地肥沃,水利设施又好,一开始狮子大开口,要价二百六十万贯。

几大家族一听这价格,纷纷皱起了眉头,面露难色。

张家老爷子率先开口:

“慕容相公,您这土地好倒是好,可数量太多,总价实在太高,我们几家一时半会儿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呐。”

其他几家也跟着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和慕容彦达讨价还价起来。

经过好几轮激烈的交锋,双方都磨破了嘴皮子,最终才敲定以一百八十万贯价格成交。

成交后,慕容彦达立马提出两个要求:

“第一,这次交易,各家都得给我严格保密,一个字都不许透露出去;第二,这一百八十万贯,你们得派人亲自送到东京去交接,钱可以用等价值的金银交换。”

几大家族一听第一个条件,心里都明白,这位慕容相公这是要坑王文尧一把,想独吞这钱财。

大家因为之前商铺一事没少受王文尧的气,对慕容彦达坑他这事儿,那是十分的喜闻乐见,自然没什么意见。

可一听到第二个条件,众人都炸开了锅。

李家当家满脸愁容地说:

“我的慕容相公呐,从青州到东京,路途遥远,一路上到处都是山贼草寇盘踞,风险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大了。

万一路上出点什么意外,这钱可就没了呀。”

慕容彦达却态度强硬,寸步不让:

“就这么定了,没得商量。

你们要是不答应,这交易可就做不成了。”

几大家族的族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权衡再三,想到慕容彦达在青州的权势和他背后的靠山,今后自家家族在青州还有不少事儿得仰仗他,最后只能咬咬牙,无奈地答应了这苛刻的条件。

慕容彦达见他们答应了,也不含糊,当场就把所有地契交到了他们手上。

处理完和几大家族的事儿,慕容彦达把心腹下人叫到跟前,低声吩咐:

“去,悄悄把李涛、李有多、黄信三人请到书房来,记住,别让人察觉了。”

最近这段时间,慕容彦达总觉得背后有双眼睛盯着自己,不管是吃饭、睡觉还是出门,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让他心里直发毛。

他越想越害怕,怀疑是不是花家的余孽尚未死绝,暗中跟踪自己,准备伺机报复。

所以,最近他行事都变得格外小心。

找人商量事儿,都选在空旷的地方,还让手下在周围来回巡逻,确保安全。

这次请三人来,他更是提前安排人手,把房前屋后仔仔细细检查了个遍,确定没人盯梢,才放心地把三人请进书房。

李涛、李有多、黄信三人一进门,慕容彦达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我准备给东京送一批东西,黄信、李有多,之前让你们准备的事儿,怎么样了?”

黄信和李有多连忙站起身,恭敬地回答:“知府相公放心,咱们都准备好了。”

慕容彦达满意地点点头,从桌上拿起两份文书,递给他们:

“看看吧,这是上次本府举荐你们的官职的任命书,前几日东京已经来信儿了。”

两人接过文书,仔细一看,黄信被任命为青州兵马副大总管,兼青州兵马都监;李有多被任命为青州兵马指挥司副统制,兼骑兵营兵马指挥使。

看完任命书,两人心里明白,这是慕容彦达重用他们,自己不但官职升了,手中还像以前那样,还掌握着实权。

可他们也清楚,从这一刻起,自己和慕容彦达就绑在了一条船上,只能同他一条心。

毕竟这两个职位的正职都是秦明,自从清风寨一战后,秦明就被慕容彦达彻底抛弃了。

慕容彦达今日保举他们,明摆着是要分化秦明的权力。

虽说心里对秦明有些许过意不去,但为了自己官运亨通,他们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满脸感激地说:

“多谢知府相公栽培,我们今后定当肝脑涂地,报答知府相公的恩情。”

慕容彦达摆摆手,说:“好了,客套话就不说了。

咱们来商量商量,怎么把之前准备的一百万贯财物安全送到东京。”

他顿了顿,接着说:

“如今这世道不太平,走陆路送钱,山贼草寇肯定盯着,太危险。

我看,咱们还是走漕运比较好。

漕运路线相对安全些,运输量也大,正适合咱们送这批财物。”

黄信听了,微微皱眉,提出自己的担忧:

“相公,漕运虽说相对安全,可也不是绝对保险。

水路上说不定会遇到水匪,而且这么一大笔钱走漕运,要是消息泄露出去,麻烦可就大了。”

慕容彦达自信满满地摆摆手:

“这个我早想到了。

这次走漕运,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

船只、水手都用咱们信得过的人,沿途我再安排人手暗中护送。

另外,我会提前和负责漕运安全的岸防司官员打好招呼,让他们一路上多照应着点。

只要咱们小心行事,不会有问题的。”

李有多在一旁连忙附和:“

知府相公说得对,漕运确实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有相公您在后面统筹安排,我们就放心了。”

一直没吭声的李涛这时也开口了:

“既然相公已经有主意了,那就按相公说的办。

不过这漕运的路线,还得再仔细规划一下,尽量避开那些水匪常出没的地方。”

慕容彦达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图:

“这个自然。

之前我就派人去调查了,这是详细的漕运路线图。

咱们明天和王文尧同时出发。

好了,就这么定了,你们回去再检查检查之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

三人纷纷点头,起身告辞。

慕容彦达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又望向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他满心期待这次漕运能顺顺利利,把财富安全送到东京,好为自己和妹妹在这权力的旋涡里多添一份保障 ,站稳脚跟。

ps:今天劳动节,祝福大家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