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齐振道:“还是兰素细心,我都把这茬忘记了。”

礼单上的东西都是兰素精心挑选,没有什么不妥。当然这些主要是给王尚的,同时还准备了一份单独送给柳若璃。

说什么那也是齐振名义上的妹妹。

妹妹出嫁,他当哥哥的怎么能不表示?

到了正日子,柳若璃在拜别陈氏后,含泪登上花轿,齐振骑着高头大马亲自送亲。

王家早已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康国公王关放下身份,早早的到主院与来贺的百官热情寒暄。此乃王家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务必办的妥妥当当。

只是王家其他人就没有他那么高兴了,大多数都是勉强应付而已。毕竟在他们眼里,王尚只是一个歌姬外室生的野种而已,凭什么王家要如此的兴师动众?

可王关是一家之主,他说必须要大操大办,没有人敢反对。

所以,今日王尚大婚的场面比前年王关嫡子成婚时还要盛大。

王太后也已经回到娘家,一直在后宅等待。当齐振带着新娘子到来时,王太后快步走到了主厅,含笑看着一对新人步入。

正在此时,家丁高声来报,“老爷,陛下驾到!”

王关喜出望外,连忙招呼所有人到大门口迎接。

女帝一般并不会直接出席臣下的婚礼,最多赏赐一些礼物即可。今日能亲自驾临,算是给足了康国公脸面。

当然在女帝看来,她给的是齐振面子。

王太后更是开心,这个女儿终于给她舅舅长脸了。

这段时间以来,女帝既没有追究王智之罪,也没有赏赐王家功勋,算是不了了之。

对王家来说,这个结果还能接受。

众人见礼完毕后,女帝笑着道:“朕没有来迟吧?”

王关马上道:“不迟不迟,刚刚好!”

女帝看看王太后,“母后,新娘柳氏乃忠臣之后,也曾为国立功。今日大婚,不如由母后封其五品诰命夫人如何?”

王太后颔首道:“还是皇帝想的周全,就依你。”

齐振注意到,不少王家的女眷面露不悦之色。甚至有几个妇人偷看他的眼神里充满怨恨。估计是王智和王礼的遗孀吧,不禁心里冷笑。

柳若璃谢恩后,正式开始拜堂。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女帝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知想到什么,脸颊微红。悄悄转动凤眸,却与齐振刚好对视。

只见齐振并没有挪开目光,反而温柔一笑。

女帝的脸更红了,或许是被新娘子的喜袍映红的吧?

礼成之后,按说新娘子该被送入洞房,没想到齐振却突然出声拦住。

众人都很吃惊,齐振要做什么?

齐振来到两位新人身前,朗声道:“我还有事要说。”

王尚先是一愣,接着连忙道:“敬听兄长吩咐!”

齐振没有在意周围人的目光,直接道:“本来想等你大婚之后宣布的,可是今日高兴,就给你再加一份贺礼。”

说完先冲女帝抱拳,接着道:“我已请示过陛下,并得到陛下允准,自今日起任命王尚为拱卫司北司指挥使!”

“嗡!”

在场数百人惊叹出声,反应不一。

随着拱卫司人员越来越多,机构也越来越复杂,齐振对内部管理机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

分设南北两司,北司负责执行,南司负责内部监察。

两司指挥使同为从四品,北司交给王尚,南司则由顾为牵头。

今天齐振看到王家人的反应,心里不爽,才决定提前宣布。

王尚心里欢喜,表面上却极为郑重的冲着女帝谢恩,然后又对齐振道:“谢大都督信任,卑职必将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王关暗暗点头,看样子王家将来的延续说不定真要落在这个庶子身上了。

女帝也含笑看着齐振,对他的做法很是赞许。她开始时虽然不喜王尚,但同样讨厌王家嫡庶观念深重。

因为她以女子为帝,本来就是打破了祖宗成法。如果所有人都按祖制办事,哪会有她登基的一天?

何况庶子又怎么了?齐振不也是庶子么?全天下又有谁敢小瞧了他?

想到此,看齐振的眼光越发温柔,果然跟朕心意相通呢。

齐振又转向带着大红盖头的柳若璃,“妹妹性格坚毅,巾帼不让须眉,今日嫁入王家应夫妻相合。但你要记住一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你都是齐家的女儿,是我齐振的妹妹。若是王尚敢让你受委屈尽管来找兄长,我自会给你做主!”

他这话明着是在说王尚,但话里话外的指向性不要太明显。

王尚自然明白,感激道:“大都督放心,夫人是我正妻,宠都来不及哪会让她受委屈!”

柳若璃深深福了一礼,颤声道:“多谢兄长,小妹记住了!”

此时王关必须要表个态了,上前几步道:“尚儿,大都督说的极对。柳氏入了大门,就是我王家的人。你要让他受了委屈,为父第一个不答应。”

王关也是没有办法。

他虽然贵为国公,但并无实权。在齐振这种强势之人面前,还真硬气不起来。

他也明白,齐振之所以能同意这门婚事,并不是因为王尚是王家人,而是因为王尚跟他是兄弟。

今天齐振这番话也算是提前给王家一个不软不硬的警告,对王尚和柳若璃都是一个保护。

王尚大婚后第四天,女帝下旨开始西巡。

此时距离与秦国约定的时间还有一个多月。

之所以这么早出发,主要原因是皇帝銮驾速度太慢。每天的行驶路程都有规定,加上人数众多,想快也快不了。

另外,女帝也想借此次机会,对沿途的州府进行巡视考察,好好了解一下地方上的实际情况。

随行之人以沈清河为首,阮纯何年等重臣俱都在列,傅琼带领政事堂其他人留守蓟都。

护卫的重任全都交给了齐振。

除了方忠带领的大内侍卫倾巢出动以外,齐振把青鸾卫、重骑营和陌刀营全部带上。感觉还不保险,又去找孟楚,打算调三万京营。

女帝没有同意,那么多人随行耗费太大。好说歹说最终确定了一万京营。

女帝心里想的是,只要有齐振一人就足够了,根本无需旁人。

齐振则是暗暗祈祷,希望此次不要出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