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 > 第533章 荷花飘香,学堂名声远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33章 荷花飘香,学堂名声远播!

看到果园有了回头钱后,柳大壮和王老头他们四个老人也逐渐放下心来,平时来果园的次数也就频繁了。

不止柳青青他们,就连柳平安他们几个都发现了,每当柳大壮或者王老头看向树上的果子时,眼里都直冒精光。

“唉呀妈呀!要是不是知道大壮叔他们的为人,俺还以为咱果园里的果树成精了呢!”

“嘿嘿,你又不是不知道那十几树的春桃卖的啥价钱,这要是俺家的树,俺估计更心疼这园子里的果树。”

“说的也是,要说团子他娘运气还真好,买的果树苗子都是好的,俺们也养护的好......”

几个人边努力干活,边愉快的聊着天,虽说忙碌了些,可月底拿银钱的时候觉得自己还能再多干一些活。

自从他们来了果园干活之后,家里的活饭银钱也多了起来,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了一些。

果园里的都是散碎活,每天只要把活干完之后,他们就能回家收拾家里的田地,把安保问题交给小一它们就行。

通过这段时间里的接触,他们几个见到小一它们早就不害怕了,有时候家里改善生活了,还会给小一它们送些骨头啥的上来。

只不过因为有柳青青的耳提面命,它们总是要得到她的同意后,才会吃柳平安他们给的食物。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夏天悄悄的来到了,随着气温越来越高,山脚下池塘里的荷花也争相开放了。

柳青青小荷塘变得越来越漂亮,没有吟诗作对的想法,满脑子都是那首熟悉的广场舞神曲。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张夫子和柳青青打过招呼后,又把孩子们带到了荷塘旁边,讲述了不少跟荷花相关的诗词。

什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出自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花一叶自相连,待得花开叶已圆。

因为施朱嫌太赤,故将嫩绿间婵娟。

(出自宋·孔平仲《咏荷花》)

淤泥除尽藕根空,留得孤芳照病翁。水面亭亭尘不染,悬知不是蓼花红。

(出自南宋·刘宰《荷花》)

除了诗词以外,张夫子还专门领着孩子们画了好几天的荷花,孩子们回家的时候都被晒黑了几度。

“当家的,这张夫子还真是个人才,咱家孩子能进他那学庐真是赚到了。”

“哼,之前送咱孙子去的时候,你还怪不愿意的,现在知道人家好了?”

“哎,那不是之前不熟悉嘛,他们说是秀才,可咱们不是不知道人品和学识如何嘛!”

李村长的媳妇乔氏,好几年之前就开始攒钱,一门心思就是想把自家孙子送到镇上学堂读书。

虽说她对柳家屯村民们的印象很不错,可孩子读书这件事,在她印象里肯定是夫子的本事越大越好。

李村长刚开始送孙子去隔壁的时候,她其实心里是不愿意的,没想到一个村学竟比镇上有名的私塾都教得好。

从孩子还是在村学读书开始,不仅束修比镇上低,孩子们学习的东西也更多。

张夫子虽说比较严谨,可教育孩子的时候,是根据孩子的接受程度和未来选择因材施教的。

只是想认字和学算学,没有心思考功名的孩子,他主抓孩子们的认字数量,算学上的课业也更多一些。

一心要读好书,家里有心思供孩子们考功名的,他会专门给孩子们准备不一样的书籍,耐心的引导孩子们读书。

和镇上那些私塾的老夫子相比,张夫子还专门带孩子们去农田里,教一些柳家屯总结出来的种植方式。

总之,张夫子的宗旨就一点,孩子们虽说是读书人,出身农家就要明白农事。

孩子们在学堂待的时间越久,回家之后就越懂事,平时休沐的时候除了按时写作业外,还会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点都不像老夫子们养出的那些孩子一样,回家就跟个大爷一样,啥事不干,就知道拿着书本摇头晃脑的。

孩子们的变化,被逢年过节走亲戚的外村人都看在眼里,打听过孩子们的变化后,都对柳家屯的学堂很感兴趣。

不是没有人找过来,商量着把自家孩子送来读书的事情,不过被张夫子给拒绝了。

学堂才开了不到一年,就是想要招生,也要等这些孩子考试分班之后再说。

当然,对外说的是比较含蓄,表明了自己一人教不了太多学生,以后招生的话会提前通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