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趣谈九宫八风

角色:

1. 逗哏(小岳):对《黄帝内经·灵枢篇》中的《九宫八风》颇有研究,性格活泼,善于表达,想把知识用有趣的方式分享给观众。

2. 捧哏(老孙):对《九宫八风》不太了解,常对小岳的观点表示惊讶、质疑或好奇,起到引导话题和制造笑料的作用。

第一幕:开场引入

小岳:(摇头晃脑,一本正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明阴阳,懂八卦,晓奇门,知遁甲。”

老孙:(笑着打断)您这是说谁呢?这么大能耐!

小岳:(得意地拍着胸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呐!说的就是我,我最近研究这《黄帝内经·灵枢篇》里的《九宫八风》,可太有意思啦!

老孙:(满脸疑惑)这《九宫八风》是说啥的呀?您快给讲讲。

第二幕:介绍太一游宫

小岳:(伸出手指,边比划边说)这开篇就讲“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

老孙:(拦住小岳)您先打住,这太一又是谁呀?是个神仙?

小岳:(笑着解释)不是神仙!这“太一”呢,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天地运行规律的概念。就好比一年里头,冬至这天,它就跑到正北方的叶蛰宫待四十六天。

老孙:(瞪大眼)啊?它跑那儿干嘛去啦?住酒店啊?

小岳:(被逗笑)您这想象力真丰富!它在那儿代表着这一段时间的天地气机变化,过了这四十六天呢,又跑到东北方的天留宫待四十六天。就这么一个宫一个宫地转,一年转一圈儿。

老孙:(挠挠头)这转来转去有啥用啊?

小岳:用处可大啦!它每到一个宫,就对应着不同的节气,也预示着不同的气候变化。比如说,它到了东方的仓门宫的时候,就该春分啦,天气暖和起来,万物开始生长。

老孙:(点头,若有所思)哦……好像有点明白了,这就跟咱们看日历知道啥时候该干啥似的。

第三幕:风雨与吉凶

小岳:(继续说道)还有呢,“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汗。”

老孙:(连忙追问)这啥意思啊?太一搬家,老天爷还得刮风下雨表示一下?

小岳:(忍不住笑)您这话说得真逗!意思就是太一从一个宫转移到另一个宫的那天,如果刮风下雨,那就是好兆头,这一年就风调雨顺,老百姓平平安安,生病的都少。

老孙:(好奇地问)那要是提前刮风下雨呢?

小岳:提前的话,这一年雨水就多,到处湿漉漉的,您出门得天天带雨伞。

老孙:(接着问)那要是晚了呢?

小岳:晚了就干旱,地面干巴巴的,庄稼都长不好,您想吃水果都贵。

老孙:(惊叹)好家伙,这太一的影响力还挺大!

第四幕:八风伤人

小岳:(神秘兮兮地说)再讲讲这八风,“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

老孙:(惊讶)风还能伤人呐?从南方来的风咋就伤到心和脉了呢?

小岳:这是因为南方气候热,从南方来的风带着热气,吹多了容易让人心烦意乱,血脉也跟着受影响,感觉浑身发热。

老孙:(半信半疑)这么邪乎呢!那其他方向的风呢?

小岳:(兴致勃勃地介绍)风从西南方来,叫谋风,会伤到脾和肌肉,让人浑身没力气;从西方来的刚风,伤肺和皮肤,皮肤干巴巴的,老起干皮儿。

老孙:(赶紧摸了摸自己的皮肤)哎呀,我得注意点。

小岳:还有呢,西北方来的折风,伤小肠和手太阳脉,严重了能让人暴死;北方来的大刚风,伤肾和骨头,冬天要是不注意保暖,这风一吹,老寒腿就犯啦。

老孙:(吓得一哆嗦)这么厉害!那东北方和东方、东南方的风呢?

小岳:东北方的凶风,伤大肠和两胁肢节;东方的婴兀风,伤肝和筋;东南方的弱风,伤胃和肌肉,让人感觉身体沉甸甸的。

老孙:(无奈地摇头)这四面八方的风都不省心呐!

第五幕:总结与互动

小岳:(总结道)所以啊,老祖宗告诉咱们“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要注意躲避这些不好的风,才能少生病。

老孙:(竖起大拇指)您这一讲,我算是明白了,这《九宫八风》里学问可真不少。

小岳:(笑着对观众)各位朋友,你们听完有没有收获啊?要是有啥问题,欢迎随时来和我探讨探讨这《九宫八风》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