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到了前院一看,果然,是贾母院子里的两个眼熟的婆子和其他六个男女仆妇。
一些下人对着林黛玉居然还有着那种优越感,就像林黛玉现在还是寄居在贾府的那个‘白吃白喝’的打秋风的表姑娘呢。
几个下人看着是跪在地上行礼,但骨子里的傲慢一点没少:“见过林姑娘了,林姑娘您安好!”
“嗯,起吧,你们也是大老远来的,就坐下说话吧。倒茶。”
林黛玉淡淡地说。
然后其他人出去,只那个打头的那个婆子留在了屋里。
林黛玉说:“你是史嬷嬷吧,好像在外祖母院子里看见过你。
你坐吧,你们过来有什么事吗?”
“姑娘好记性。
我夫家姓史,他们都叫我史嬷嬷。”
略微一停顿,史嬷嬷继续说:“是这样的,林姑娘知道咱们家大姑娘封妃省亲的事了吧?”
林黛玉点头。
史嬷嬷继续说:“是这么回事。
去年贵妃娘娘省亲过后,我们那个省亲别墅就被娘娘改名为大观园了。
后来娘娘说大观园修的那样美轮美奂,白白放着可惜了的。
于是就让府里的珠大奶奶领着几位姑娘和二爷宝玉一起住进园子里。
一同住进去的还有薛家宝姑娘和史家云姑娘。
这不去年春天住进去后,这院子里啊,那可是真的热闹了。
头阵子,二太太进宫见贵妃,说起了林姑娘您。
于是,贵妃就下旨,让林姑娘您也回京搬去大观园里居住。
所以,我们几个奉命过来传贵妃旨意,让林姑娘您回京去。
老太太和二太太派我们几个一起来,帮助林姑娘您搬家。”
林黛玉眯起了眼睛:“哦?开始我听说那府里的大姑娘封的是妃位,封号是贤德妃。
难不成我记错了?封的是贵妃?还是后来又晋封为贵妃?”
这个史嬷嬷原是贾母院子里的第二号人物。
如今第一号人物赖嬷嬷下去了,她就自动升上来了。
也是个有见识的人精子。
听林黛玉这样一说,唬得一跳。
是啊,史嬷嬷好像突然发现,他们怎么都称呼大姑娘为贵妃呢?
好像那些主子也这样称呼?
可是据她所知,大姑娘并没有由妃加封贵妃啊。
这一刻史嬷嬷恨不得立刻回去跟贾母说一说这事。
这可不是玩的,一个不好,要是传到了外面传到了宫里,那、、、
史嬷嬷的面部表情千变万化。
还好也算是个反应快的,她迅速地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脸说:“你瞧我这张嘴,刚才一时情急,居然说错了。
林姑娘您别见怪。”
说罢就殷切地看着林黛玉说:“林姑娘,您看什么时候咱们走呢?”
林黛玉:“史嬷嬷,这里,姑苏就是我的家,我回哪去?京城不过是外祖家。
我要是愿意走了,就去京城走几天亲戚,可现在不行。
我这里一大家子呢。
现在父母不在了,这家里就是我这一个主人,凡事都由我做主,我是一刻也离不开的。”
“可是,贵、贤德妃娘娘下旨了,让林姑娘您搬去京城啊?”
史嬷嬷焦急地说。
“史嬷嬷,那肯定不是娘娘的意思。
你们的贤德妃娘娘既然能被皇上封为贤德妃,那她肯定是贤德的。
既然贤德,就万没有让谁离开家、离开家乡到千里远的地方去做客的道理!
这里恐怕有误会。”
林黛玉稍一停顿,又接着说道:“而且,就算你们家贤德娘娘有什么想法,那她也会看我自己的意思,不会强迫我搬家的。
何况、、、”
林黛玉抿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何况,你们家娘娘只是个妃子1
‘下旨意’这话可万不敢说。
毕竟,这个天下能说出‘下旨意’的,只有皇上和皇后。
就是皇后,说的也是‘下懿旨’,皇上才是‘下旨意’呢。”
史嬷嬷的脸色更加抽搐的厉害了。
林黛玉看着她的表情,又玩味地加了一句:“史嬷嬷,说实话,你们府的大姑娘贤德妃娘娘在宫里,在皇上和皇后面前,就好比你们二房的赵姨娘那个角色。
说得好听了,什么娘娘不娘娘的,其实说白了,就是皇上的妾。
某种程度上,府里娘娘在皇上那里,还不如府里赵姨娘在你们二老爷的心里的位置。
毕竟赵姨娘可是生了一儿一女呢。”
林黛玉又想起了贾琏刚回到贾府,王熙凤调侃贾琏‘国舅老爷’的话,又接着说:“说来,你们贾府对于皇家,连亲戚都算不上。
根本不配自称皇上的亲戚、自称国舅爷、自称皇上的岳家等等。
就是皇后的娘家,还需在皇上的默许下,才能自称是皇上的岳父家,皇后的父兄才能被称为‘国舅爷’。
还是刚才那个话,比如你们贾府的赵姨娘的娘家父兄,要是在外面说,他是你们府里二老爷的岳父、大舅哥,你说,你们二老爷和二太太会怎样处理赵姨娘?
会怎样处理赵姨娘的那些自以为是的蠢笨如猪的娘家人?”
这话说完,对面的史嬷嬷已经被唬的身子轻微颤抖不止,说不出一句话了。
林黛玉不耐烦了,直接脑电波过去暗示史嬷嬷,这话只跟贾母、贾政和王夫人、贾赦、贾琏和王熙凤这几人面前说,其他人面前都不许说出一个字。
林黛玉看了看屋子里没有外人,干脆脑电波到了史嬷嬷脑子里问:“到底是谁让我去京城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史嬷嬷、、、她突然就感到林黛玉亲切,又不是外人,她也有了说话的欲望。
于是:“林姑娘,是这么回事。
因为宝二爷经常缠磨老太太,让派人接您进京去陪他。
所以,老太太就有此意。后来、、、”
史嬷嬷稍微踌躇了一下说:“后来,还是我和二太太面前的王财家的好,听她说的。”
这个王财两口子,是王夫人面前,周瑞夫妻走了后出来接替周瑞家的人。
史嬷嬷继续道:“二太太因为家里盖园子,家底都掏空了。
而且很多银子都是不少人家借的。
虽然当时说是借,其实就等于是给了府里了。
可贵、贤德妃当了娘娘后,”
说到这,史嬷嬷脱口而出的那句‘贵妃娘娘’立刻刹住了车,改为‘贤德妃’了。
史嬷嬷接着说道:“他们没有得到什么利益,所以那些人有点不甘心。
有的人话里话外的要银子。
府里现在越发艰难。
就是月银都发不出去。
我现在的月银就有三个月没领了。
府里的吃穿待遇大不如前。
听王财家的说,二太太和宫里的娘娘见面后,好像娘娘说林家不可能就是那一百万两。
二太太也说您这里肯定还有很多。
于是,就打上了您的主意。
加上宝二爷又作又闹的,老太太想着,既然宫里的娘娘都希望姑娘您搬到京城,那肯定是想撮合您和贾宝玉了。
我估摸着老太太也是猜到了二太太和娘娘的意思。
不过老太太觉得有一天姑娘嫁给了宝二爷,那银子就是两家合一家的事儿。
所以,就派了我们这些人过来帮姑娘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