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飒再一次有了意识。
这回她居然成了甄嬛传从头存在到尾、但却一次都没露面的一个真正的主子淑和公主。
淑和公主,是公主里最大的,她的下面还有温宜公主、胧月公主、灵犀公主、静和公主。
呵呵,四个公主,有一半都不是自己阿玛亲生的,而是别人的野种。
而淑和公主的那个母亲,明明在王府里生的淑和,可是在进宫封位份的时候,却连个贵人都没得到。
随后,她想了几个方法都没找到上位的机会,最后,还是靠资历成了贵人,马上要靠资历成了嫔。
其实就是不靠资历成嫔,到淑和公主出嫁的时候,作为大公主生母也会成为一宫主位的。
可是,淑和的那个母亲,却偏偏在最后出了混招。
她独来独往那么久,最后居然投靠了那个甄嬛。
结果,帮着甄嬛泯灭良心做了很多错事,升了嫔位。
那时候大封后宫,不靠甄嬛也是嫔位的呀。
淑和公主在吕盈风帮助甄嬛的时候劝了她母亲,可是,她母亲认准了甄嬛,觉得将来的天下就是甄嬛母子的。。
结果,在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登基之际,为了拉拢蒙古部落,没等人家张嘴提亲,甄嬛就把淑和这个公主送去了漠北和亲。
漠北啊!
为什么是甄嬛而不是弘历,因为这时候的甄嬛已经决定了,那些依附她的后宫老人都是需要灭口的,包括吕盈风母女。
她才三十岁左右,大好的年纪,可以做很多事。
她要把知道她哪怕一点点秘密或者察觉那么一点点的秘密的人都处理掉。
所以,不止吕盈风,就是曾经的端妃、敬妃也都要死。
当然,叶澜依自己自觉,自杀了。
至于苏培盛、崔槿汐等,甄嬛怎么会放过。
所以,淑和和吕盈风都是为了成就甄嬛成功的踏脚石。
漠北那地方,去一次如果风平浪静、没狼群、没强盗的情况下,也要六七个月才能走到。
这一去可就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淑和就这样去了漠北,果然,在那里,算是去的路途,一共不到一年就死了。
而她那个糊涂的母亲,活蹦乱跳二十多年的人,突然在太后登顶不到一年,和她的女儿一南一北,差不多同时殒命。
淑和怨啊恨啊!
她出嫁漠北,虽然是甄嬛为了除掉吕盈风,秉持着斩草除根的理念去行事的,可弘历也同意了。
当然,淑和也知道,不说后宫了,就是前朝,弘历也是上位七八年后了,才算是渐渐地把大权握在手中。
淑和的心愿,就是报复太后、皇上。
曲飒过来的节点太不好了,因为新皇的登基大典马上就要开始了。
曲飒,她现在就是淑和了。
淑和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两刻钟后也是太后甄嬛的高光时刻。
一般皇上登基大典都没有太后、皇后的事,可是这不是甄嬛吗?
不是甄嬛这个野心家终于打倒了一切对她有威胁、不服从她的人吗?
所以,甄嬛对新皇弘历说,他弘历之所以能登顶,全靠她这个太后。
而且太后为了她这个养子,把自己的亲生孩子都准备过继到果郡王府,就为了成全他。
所以,甄嬛的要求,弘历不得不答应。
否则不就是忘恩负义吗?
所以,在新皇的登基大典上,甄嬛身着凤袍,高高在上,享受着天下人的跪拜。
而在今天下午,在庆贺宴席上,皇上就会下旨,封淑和为公主,和亲漠北蒙古。
淑和低头想了一下,是一会出去曝光甄嬛的事,还是下午宴席上。
答案马上出来了。
登基大典上曝光。
谁愿意跪拜那样一个荡妇。
算了算时间,离大典还有四十分钟。
淑和迅速找个角落进入空间,她打字还是蛮快的。
迅速地把甄嬛入宫到现在的所有作为都一二三四一条条写上,然后开始复印。
没一会就复印了五百份。
随即,淑和第一次拿出她从来没用过的高科技防弹衣。
这套防弹衣,厚度就像普通羊毛衫一样的厚度,她防子弹都是可以的,更不要说现在的冷兵器了。
穿上这套衣服,除非刀剑砍到她脑袋上。
她穿着衣服,目的就是站在那里防止有人远处放冷箭而已。
近处,她手里有微型弓弩、有激光枪、声波枪、消音手枪,还有她的宝贝电棍。
把防弹衣穿好,外面套上清朝的女式骑马装,穿上短靴,两边手臂上都是微型弓弩。
其他武器都准备好了后,时间就差不多了。
吃了一些空间水果,又去卫生间方便好后,就在人群中开始找弘皙。
她拉下弘历,总要推上去一个人。
这样的情况下,她这个公主肯定不行。
弘皙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皇上的登基大典,弘皙是郡王,应该到场参加的。
果然,在人群中,她看见了弘皙。
于是,离远了找到一个拐角出来,让太监叫了弘皙。
弘皙疑惑呢,看着不远处站着的公主淑和,弘皙才不迟疑,走了过来。
其实,现在在场最多的是皇室宗亲、文武大臣。
而文武大臣都是京城三品以上的有资格参加。
弘皙过来,稍微一拱手:“淑和公主,你可有事?你、你怎么穿成这样了?一会不是大典吗?”
淑和:“弘皙堂哥,是这样的,一会我要在大典开始前拉下太后甄嬛和皇上。
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历下来了,我想推你上去。”
弘皙瞳孔一缩:“为什么?”
“你看看这个。”
说罢,淑和把一张纸递给弘皙。
弘皙疑惑地看着淑和,接过了那张纸。
只见上面的标题写着:甄嬛,即如今之钮祜禄·甄嬛,她与外男有染并产下双胞胎野种,混淆皇室血脉之详情如下.
一,甄嬛爱慕果郡王,不想伺候君王。
自入宫伊始装病避宠,她的青梅竹马太医帮她作假;
二、甄嬛伙同沈眉庄、安陵容装神弄鬼于宫中,吓疯富察贵人,又影响了大清气运。
三、甄嬛圆明园水边赤足,被果郡王夸‘缥色玉纤纤’;
四、甄嬛晚上圆明园桐花台和果郡王私会,端妃为其打掩护做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