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家床底通大明 > 第823章 围观县太爷判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不是没钱,最近几年他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是花得更多。

首先手军费。

军队的武器装备一直在更新,工资待遇也在提高。这些都是要钱的。

钱从哪里来?光靠从农民手里 收税,从盐商那里收税,根本就不够。

这些钱一部分是大明皇家集团赚的,另一部分是外贸税收。

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每天都要烧掉很多的钱。

这些钱还不得不烧。

见识到了科技带来的变革,朱元璋不可能不重视科技。

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烧的钱从哪里来,也是 皇家集团和外贸。

朱元璋还想铺铁路呢,大明如果有四通八达的铁路,他想想都兴奋。

总之 一句话,赚的确实多了,可是花钱的地方更多。

朱元璋这人,就是太有抱负了。

总想着尽快带领大明走上正轨,拥抱美好生活。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给自己上强度了,自己卷自己。

以前没有参照物还好,现在有参照物了。

大明跟现代比起来,那就是一坨屎。

那怎么办,卷呗。

朱吾适也不去劝他,这人就这个性格,劝不住的。

朱吾适之前没出过远门,在大明最远也就去过杭州城,还是在水泥路修好之后去的。

应天府到扬州城也是有水泥路的。

等出了扬州城,他才知道大明的路到底有多难走。

晴天还好点儿,路面还算平整。

除了要戴口罩之外,其他的还算能忍受。

等到了下雨的时候,不得了了。

到处都是泥泞。

颠簸还在其次,主要是没地方下脚。

朱吾适虽然是农村孩子,可是村村通都通了多少年了,他已经很多年没有走过泥泞的道路了。

想下车尿个尿,都不敢下脚。

衣服鞋子脏了还得手下洗。

关键忘记带雨靴了。

朱吾适也不想在马车里用夜壶,朱元璋还坐在旁边呢。

所以他只能选择最原始的办法。

站在赶车人坐的地方,往外尿。

为了不让朱元璋看,朱吾适选择了让侍卫们看。

“你是真的恶心啊,就不能下去尿吗?”

朱元璋看着朱吾适站在车上尿尿的样子,恨不得一脚把他踹下去。

“你懂个屁,站得高尿得远!”

朱元璋差点儿气吐血。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你尿那么远干嘛呢?

冒雨行进了整整半天,前头探路的锦衣卫回来禀报。

“前方十里就是县城了,咱们要不要冒雨赶夜路到县城?”

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昏暗。

这种破路,赶十里路估计到半夜了。

“去县城吧。”

这雨一点儿要停的迹象都没有,朱吾适可不想下着大雨在外面过夜。

朱元璋也没说啥,他都五十多了,没必要逞强。

队伍来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晚上十点多快 十一点了。

县城大门关得紧紧的。

古代是这样的,晚上要宵禁,城门也会关闭。

到了第二天早上再打开。

先头部队早就已经在城里安排好了,看到朱吾适他们过来,直接打开了城门。

锦衣卫直接控制住了城门,甚至都没有惊动县太爷。

既然出来了,自然是要微服私访,看看自己手底下的官到底表现如何的。

如果不是因为时间太晚,城门都关了,朱元璋也不会用这种方法进城的。

看守城门的几个人看着杀气腾腾的锦衣卫,屁都不敢放一个。

“你们今晚该干嘛干嘛,我会看着你们的。要是敢做出什么让我误会的举动,小心你们全家人的脑袋!”

几人连连点头,保证自己一定会乖乖听话。

进城之后,一群人直接去了东风快递,旁边的驿站。

大明的快递业务已经做起来了。

勉强能够自负盈亏。

像这个小县城,快递业务不多,也就养着大猫小猫三两只,也不指望他们赚钱。

按照朱吾适的想法,大城市搞快递就挺好的,这种小县城没必要搞。

不赚钱的东西,搞他干嘛呢。

朱元璋有他自己的考量。

作为皇帝,赚钱的事儿他要想,政治上的考量也要想到。

作为一个造反起家的皇帝,他自然是要防着别人造他的反了。

驿站快递铺到全国,信息沟通更便捷。

朱元璋要用这种方法组织农民起义!

朱吾适尊重他的选择。

朱元璋才是皇帝,他才是土着,朱吾适自己只是个玩家罢了。

简单收拾了一下,众人就睡觉了。

冒雨赶路很累的。

第二天一直睡到九点多,朱吾适才从被窝里爬出来。

他并不是主动起床的,是被朱元璋给叫醒的。

“这才几点啊,你就不能让我多睡会儿?”

“别睡了,有正事儿呢。”

“什么正事儿?”

“县太爷要升堂,咱们去看看啊。”

朱吾适顿时来了兴趣。

县太爷升堂判案,这种事儿他只在电视上见过呢。

“什么案子啊?”

“好像是伤人案吧。具体咱也不知道。

哎呦你别墨叽了,赶紧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好好,别催了,马上就好。”

朱吾适匆匆洗漱完,换了身大明特色的衣服,戴了个帽子,跟着 朱元璋出门去了。

大街上还挺热闹的,熙熙攘攘的人群跟朱吾适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

“你们都是去看县太爷升堂的?”

朱元璋拉住一个中年男人。

“是啊,有热闹当然要去看看了。”

好吧,大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啊。

大部分人打字不识一个,也没有电视电脑手机这些可供消遣的电子产品。

看县太爷升堂办案就跟看电影一样。

影视作品中的县太爷升堂办案,门口挤的水泄不通的情况,还真不是瞎编的。

朱吾适可以用名誉担保,都是真的。

因为这种场景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衙门口起码聚集了好几百人了。

朱吾适他们来得有点儿晚,根本挤不过去。

“都怪你,挤不进去了吧!”

朱元璋埋怨归埋怨,挤不进去是不可能的。

真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啊。

有锦衣卫开路,两人很快就来到了最前排。

那些被挤到一边儿的百姓看着他们,刚要发火。

朱吾适反手掏出一沓明币,都是最小面值的。

一人给发了一张!

“败家子儿!”

朱元璋嘟囔了一句,并没有发火。

都是他的子民,一看就不富裕,发钱就发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