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 第266章 无前师之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臣:是啊,钱即是货,货即是钱,钱多了货就贵,钱少了货就便宜。

朝廷每多铸造一枚钱币,就多影响一分市价。

钱不单单是朝廷的问题,还关乎到每一个手握钱币之人。

孔明:此子当真妖孽,什么人才能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通国政,又懂兵法,还能熟知钱币一道,想我卧龙,都够全才了,想不到,天下间,还有比亮更加全才之人。

当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田丰羞愧道:“臣忏愧。”

荀彧:“此事,臣也责无旁贷,都是臣一直催促元皓为钱的事情想办法,希望能印些纸钞,以解国库空虚,才使他剑走偏锋的,是臣唐突了,臣有罪。”

刘昊:“没什么好忏愧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荀彧:“臣有一事不明,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研究,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大家一起研究研究,毕竟,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嘛……”

刘昊说完这句歇后语,才发觉,在三国时代,还在诸葛亮本亮面前,当着群臣的人面说这句,好像有些不太合适。

管他呢,反正已经说出来了,索性就直接一点。

指向诸葛亮道:“何况,孔明本人就在此间;那个,孔明应该听说过吧,南阳非常流行这则歇后语。”

诸葛亮:何为歇后语?我在南阳待那么久,我怎么没听人说过这句话?

这是在侮辱我吗?我一个自比管仲乐毅之人,你拿三个臭皮匠,就想抵我?

众臣也同时望向孔明。

殿下的意思是,这人智谋无双吗?一个人能抵三名人杰?

此人与庞士元都是南阳水镜先生的得意门生,三名师兄都在安乐国任职。

还是被安乐王亲自带在左右的,由此可见,此二人将来的仕途,将不可限量。

荀彧:很可能,此二人未来将接替老夫的位置,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汉宰相。

接下来想问的问题,万一把安乐王给难倒了,众目睽睽之下,如何让他下的来台。

何不向孔明发问?

想来殿下也是这个意思吧?才在此时引出诸葛亮这个名字。

“孔明以为,既然朝廷每发行一次钱币,就等同于向百姓劫掠一次,”

“但朝廷又不能放任市面上无有钱币流通,否则也将大大影响民生,”

“就必须发行钱币,以解决市场钱币短缺的难题,”

“发行也不是,不发行也不是,敢问孔明,”

“当如何权衡好这个度?使之既不让百姓感到手中的钱不值钱了,又不使市面上钱币短缺?”

孔明顿时一愣,好好的,怎么突然问到我头上了?我没做这方面的准备啊。

我在草庐之中,每天钻研的是运筹帷幄的大国战略,研究的是天下格局,民生方面,我研究的是机关术,根本没有闲暇钻研经国济民之术啊。

那是主攻算学之人专门研究的课题。

钱币一事,单从安乐王刚刚的表述中,就能听出一二,钱币一事,充满了辩证之道,稍有偏差,就会使得用钱的一方,蒙受巨大的损失,使铸钱的一方,损失人心。

显然,这是一件关系到国运兴衰的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偏偏安乐王好像又很懂这其中的门道。

安乐王面前,众臣当面,哪怕说错一个字,都容易万劫不复。

此地不宜做显眼包,还是低调一些为妙。

行了个书生礼:“学生忏愧,此等国之大事,非是亮一学生所能明白的,学生愿恭听诸位大贤教诲。”

荀彧:老夫是不是不该有此一问?是不是我的问题问的太难了?连殿下的学生都不知道,这不是叫他们师生二人,都下不来台吗?

后悔的看看刘昊,又看看众人,谁能说个一二啊,帮忙缓解一下尴尬。

众人:这事太难了,我等不宜掺和,你自求多福吧。

荀彧只得硬着头皮看向庞统。

“士元以为如何?二位都是有为青年,当为国出谋划策,哪怕说错了也无妨,殿下不是说了嘛,大家一起研究。”

老夫这可是给你们搭建舞台,帮安乐王扶你们上位呀,你们可不能一计不施呀,那样就成了老夫刻意为难你们了。

庞统跟诸葛亮不同,没有那么多恩怨纠葛,就是单纯的被司马徽举荐给安乐王的。

替主公排忧解难,义不容辞,这正是表现自己的好机会。

于是道:“学生对殿下方才所言,深表钦佩,也深以为然。”

嗯?殿下跟个话唠一样,刚刚讲了那么多话,你说的是哪句话啊?哪句话能解决老夫的疑惑?

“士元何不详细说说?”

庞统看看刘昊。

刘昊向他点点头。

“殿下适才言明,钱即是货,货即是钱,唯有钱与货相等时,才会使物价平稳,钱也不会贬损,否则,钱多了则货物贵,钱少了则钱贵。”

荀彧总算长舒一口气,看来殿下看中的学生,皆非凡类,都是怀有大才的。

“果然殿下高徒,能深刻领悟到殿下之言的精妙之处。”

“此皆殿下教导之功也。”

荀彧不敢再问两名学生,转而向刘昊道:

“如此,是否应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用于统筹天下民生之一应俱细?”

“臣以为,之所以天下间在这十数年中,突然无钱可用,”

“望族私藏只占其一,更多还是因为,殿下这些年来,”

“为安乐国创办出无数工坊,打造出无数有利于天下民生之物,”

“与之相比,所铸造的铜钱,却少的可怜,”

“此时,正当统筹天下财货之时,也好确定该印制多少纸钞。”

刘昊赞许的点点头。

“这主意不错,本王只提供一点建议,民以食为天,”

“任何时候,都要把稳住粮价、盐价,这两条放在首位,”

“只要盐粮价格稳了,就永远乱不起来,试错的机会就有了,”

“当然,比盐粮价格更重要的是,百姓的命,”

“只要一切以百姓为本,只要一切朝着利国利民的方发展,”

“大胆去做就好,不要怕做错,我等没有前师可以借鉴,”

“唯有在不断试错中,砥砺前行,才能最终成就大同世界之伟业,”

“这也是你我,乃至天下间的每一个人,必须为此而付出的代价。”

一针鸡血,打的荀彧热血沸腾。

只要有殿下这句话,荀某就没什么好怕的。

孔明:难怪这群佞臣,对安乐王那竖子忠心耿耿,原来这群人,心存着成圣的大志向啊,志同道合啊。

曾几何时,亮又何尝没想过成圣呢?

大同世界,当真能够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