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塔布卡空军基地。

路明步入会议时,整个空间的气压仿佛都降低了。

华盛顿代表劳伦斯的紧握拳头,却又强挤出一丝笑容。

伦敦代表阿利斯泰尔强装绅士风范,却指尖都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这场为实现大西洋停火的三方谈判,也因拉卡的战场优势,默认由路明主导的“筹码分配会”。

谈判桌上,摊开了一张加勒比海与北大西洋地图,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标记用红笔圈出,而百慕大群岛的位置则被劳伦斯用蓝笔圈定。

“拉卡方面若将百慕大纳入主权范围,并部署进攻性武器,华盛顿绝不妥协。”

劳伦斯的开场白色厉内荏,没了往日强硬,尾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们虽输掉海战,但我们还有底牌,拉卡需要对华盛顿的安全需求予以尊重。而百慕大是最后的前哨,我们绝不妥协!”

话音未落,他便感受到路明投来的目光——那目光平静却锐利,仿佛能看穿他的真实心思。

路明对于华盛顿的强硬表态,他心里早有准备。

现在就是溜鱼阶段,要适当放一放勒紧的鱼线。

战略勒紧不是一味的强硬,而是刚柔并济。

他也不急于回应对方,只是抬手示意助理将两份文件推至桌心:“拉卡要的是金融通道,不是军事基地。”

路明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百慕大的军事价值,对我而言远不如开曼与bVI的金融价值。但主权问题不容协商,百慕大和这两个离岸中心的主权必须明确!”

说话间,他重重敲击着桌子。

“这是拉卡同意坐下来谈停火的基础。”

顿了顿,他目光扫过劳伦斯紧绷的脸,“百慕大群岛主权归拉卡,你们的军事部署可以维持现状,‘圣约’不西扩,我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勒比海。”

……

第二天,谈判僵局直接被劳伦斯的急切提议打破。

他甚至没等助手递上预案,直接了当的开口:“开曼、bVI和百慕大可以由个人出资购买,效仿马恩岛成为国际金融岛,不作为军事化用途,但华盛顿有权保留在百慕大驻军。”

说这话时,他的视线死死盯着路明“这是华盛顿能做出的最大让步。”

路明指尖轻叩桌面,思索着其中的得失。

“我以个人身份购买岛屿,华盛顿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进行军事威胁么?”

劳伦斯用力的点点头,沉声说道。

“当然,国家间的争端,同民间资本无关。”

“只要岛屿不被用作军事威胁部署,华盛顿保证岛屿的安全,不受任何国际争端影响。”

路明迎上劳伦斯投来的急切目光,接过对方递过来的提案细则。

“百慕大主权确认、拉卡与华盛顿停火、开曼和bVI由我个人出资购买——这三件事可以绑定。但三个群岛的司法独立、金融自治权,必须完全效仿马恩岛,且拉卡与华盛顿的停火协议,要和群岛主权移交同步签署。”

他的语气没有退让,毕竟此刻的战场优势在拉卡这边。

“你们需要停火喘息时间,拉卡需要金融通道,我们可以各取所需。”

这一回应,瞬间让谈判厅的空气松了下来。

劳伦斯几乎是立刻点头——路明的条件刚好踩在华盛顿的底线上:停火协议能保住美洲防线,百慕大的安全有了保障。

阿利斯泰尔则迅速盘算着利弊:伦敦政府在苏格兰独立后,失去了北海油田——他们已经在能源上完全被拉卡拿捏。

开曼与bVI的企业中三分之一与伦敦本土关联,只要交易体系稳定,伦敦金融城就能继续分润利益。

这些金融收入对于陷入困顿的伦敦政府来说,几乎是救命稻草。

而对路明而言,这是最划算的博弈:用“不驻军”的承诺换来了两大金融枢纽,接管了伦敦大部分在美洲的离岸金融业务。

只要效仿马恩岛,开放对华移民政策,用华人移民当做安全压舱石。

华盛顿就算想在金融岛上搞军事威胁,也要三思而行——同时激怒两大流氓,却没有多少利益。

至此,当初温莎王室梦寐以求的金融岛绝对安全构想,让金融岛拥有完全的中立属性,在路明手上轻而易举的完成。

绝对安全,是金融岛最核心的属性,从此,全球的金融岛又有了一个新称呼——唐岛。

………

在拉卡政府大楼内,三份文件被同时推上谈判桌:《拉卡-华盛顿大西洋停火协议》、《开曼群岛与英属维尔京群岛主权移交声明》、《国际金融岛非军事化公约》。

当“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主权移交路明个人,永久非军事化,仅保留500-1000人安保力量”的条款被宣读时,会议中心外的记者群爆发出成片快门声。

联合声明明确:路明需立即向伦敦支付180亿英镑收购款,美军从加勒比海部分海域撤军,拉卡则承诺不将百慕大纳入军事部署范围。

一周后,伦敦唐宁街签署《离岸金融移交协议》,详细规定了各大群岛企业注册信息的交接流程。

当协议文本公布时,纽约华尔街的股指出现短暂波动——这个手握多个离岸金融中心的华人,一夜之间成为全球资本圈无法忽视的存在。

……

2月14日,情人节。

华国单身狗们突然发现,他们又多了一个全民公敌。

路明斥巨资购买两大群岛,建立以私人岛屿为核心的唐岛金融体系,被各大媒体刷屏。

而路明本人,也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华人面孔,撬动全球金融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