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董全勇站在营帐中,他的手里拿着一份详细的战报。他挺直了身子,向李三一详细汇报着此次战斗的战果。
“大人,这次我们与大夏敌军大战四日。经过统计,我们共斩杀大夏敌军三千六百七十人,俘虏四千九百五十二人。此外,我们还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其中银子五万六千余两,粮食二十万六千余石,战马四千七百余匹,盔甲、武器等物资正在清点之中。”董全勇的声音洪亮而自信,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胜利的自豪和对李三一的敬意。
李三一微微点头,表示对董全勇的汇报感到满意,然后问道:“嗯,不错。这次府兵营的战果如何呢?”
董全勇立刻回答道:“府兵营表现出色,全员轮战共斩杀一千五百多人。”
李三一的眉头微皱,他紧盯着董全勇,追问道:“伤亡情况究竟如何?”
董全勇的脸色变得有些沉重,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经过统计,这场战斗中,我们共有六十三人战死,十二人受重伤,轻伤者更是多达五百余人。”
李三一的沉默在空气中弥漫,战死、重伤者不超过一成,还能接受。还好以前都在剿匪时历练过,见过血。这还是打的偷袭,要是正面硬扛,呵呵,自己这点人人家还真看不上。
过了一会儿,他才重新开口,声音略微低沉地问道:“监军护卫的情况又怎样呢?”
董全勇叹了口气,无奈地回答道:“监军护卫同样也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在一百名监军护卫中,有二十四人不幸战死,七人身负重伤,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了伤。”
李三一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沉思片刻,然后继续问道:“战死、重伤超过三成,剩下的人是否都达到了官升两级的标准呢?”
董全勇摇了摇头,语气有些惋惜地说:“除了百夫长之外,其他的人都已经达到了官升两级的要求。”
李三一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点了点头,说道:“这样就好。能参加这样的大战,百夫长随我们一同前来,也算是立了一功,我见到万户侯大人时,会向他提及此事,为百夫长争取晋升一级的机会。另外,你让他们做好准备,明天就启程返回秦州大营吧。同时,要尽快将抚恤和奖励发放下去,绝不能让这些英勇的将士们感到心寒。”
“这个大人放心,这次所有奖励都是当天晚上兑现,战死的抚恤我让那个百夫长跟着领了带回去,重伤者给多少合适?”董全勇一脸认真地说道。
李三一略作思考,然后说道:“说好的五十两,既然他们不在这里接受治疗,那就再加十两吧,这样也能体现出我们的诚意和关怀。咱们只要尽力做到最好就行了。如果他们回去后生活过得不太如意,你可以让他们带家属过来。直接去找赵智,他会妥善安排的。”
董全勇点头表示明白,接着李三一突然皱起眉头,面露忧色,关切地问道:“秦州大营那边的伤亡情况如何?”
董全勇的语气有些沉重,他缓缓地回答道:“秦州大营的伤亡也相当惨重,战死了一百六十三人,重伤的有五十二人,轻伤的更是多达一千五百多人。”
李三一听到这个数字,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感叹道:“这么多?”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这么多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在战场上,实在是让人痛心。
董全勇赶忙解释道:“大人,您也知道,咱们边疆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打仗了,士兵们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中,缺乏真正的实战经验。然而,最近只有咱们府兵营这边局势动荡,战事频发,所以将士们都得到了充分的历练。”
“咱们的人轮战的情况怎么样啊?”李三一开口询问道。他心里很清楚,只要自己把分内之事做好,就无需过多担忧秦州大营那边的事情。
董全勇赶忙回答:“按照大人您的吩咐,第二天我们就把那些晋级了一两级的士兵都调回原岗位去执勤了,目前已经全部调换完毕。”
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这样就好。这次大战结束后,恐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战事发生了。”
董全勇附和道:“是啊,大人说得对。那依您看,接下来该如何安排呢?”
李三一想了想,说道:“这样吧,等所有士兵都完成第一轮轮战后,第二轮轮战就只让晋级一级的士兵参加,那些晋级两级的士兵就不用参加了。”这次以后只要把大夏关口把握好,这次就没有问题,威国那边基本没有野心,也安全,就是剩下匈奴人这个不确定了。
董全勇表示明白,应道:“好的,大人。那我今天晚些时候就把这次府兵营的晋级名单整理出来,给您送一份过去。”
“嗯,那就辛苦你了。”李三一道。
李三一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们还是赶紧去给万户侯大人汇报吧。”
于是,两人一同前往林万户的临时营帐。到达营帐后,他们详细地向林万户汇报了此次战斗的情况。
林万户听完汇报,点了点头,说道:“嗯,整体情况还不错。我这就立刻上书战报,将此次的战果呈报上去。”
李三一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大人,这次的战损比似乎有些大,上面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吗?”
林万户哈哈一笑,说道:“哈哈哈,我对战场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这二十多年来都没有打过仗了,要不是有你们府兵营在后方全力支撑,这次的战果恐怕还很难说呢。”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补充道:“而且,通过这次清理战场的逃兵,也算是让这三千人得到了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
“大人,这大夏国敌人的尸体该如何处置呢?眼看着天气就要热起来了,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引发疫病啊。”李三一面露忧色,眉头紧紧皱起。
林万户闻言,略作思索,回应道:“埋了便是,还能有什么别的主意不成?”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似乎对这个问题并未深思熟虑。
然而,李三一却突然灵光一闪,嘿嘿一笑,接着说道:“大人,卑职倒是有个想法。您看啊,以前咱们遇到的敌人,不是找不到幕后黑手,或者没有办法找到,或者就是根本没有主人。可上次王爷那大活人,不就换回了那么多银子吗?所以卑职寻思着,这尸体是不是也能拿去跟那位王爷换点钱呢?这样一来,咱们也能给辛苦的弟兄们搞点福利呀。”
林万户听后,沉默片刻,然后点了点头,道:“嗯,你这想法倒也有些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吧!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自己看着处理就好。”
李三一得到林万户的首肯,心中暗喜,连忙应道:“是,大人!卑职一定办妥此事。对了,大人,截至目前,已有不少人达到了晋级的标准,不知过后是否需要卑职将名单呈上?”
林万户想了想,回答道:“嗯,你写个章程吧,详细列出每个人的情况和晋级理由。”
“遵命,大人!那卑职就不打扰您了。”李三一恭敬地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临出门时,林万户叫住了他,夸赞道:“李三一,这次你做得不错。你的功劳,相信不会小。”
李三一受宠若惊,连忙躬身谢道:“全靠林万户大人您的提携,卑职才能有此表现。”
“哈哈哈,行了。你俩去忙吧。我要写折子了。”
“是,大人。”说着,李三一、董全勇就退出了营帐。
两人离开南关口临时营帐,翻身上马,疾驰而去,马蹄声在空旷的山间道路上回荡,扬起一片尘土。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北关口。
此时的北关口,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大部分民工都已经开始着手建造兵舍,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第一天,他们一共从附近“招募”了六千多人。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竟然还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府兵营给出的工钱实在是太诱人了。男子一天能拿到五十文,而现在正值农忙刚过,闲人较多,去城里干活的工匠一天也不过二三百文。昨天上工的人数更是已经达到了八千多人,周边三里范围内的房屋也差不多都被拆完了,当然也杀了不下百人。
“麻伟,这兵舍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完工呢?”李三一勒住缰绳,转头看向麻伟,开口问道。
麻伟连忙躬身答道:“大人,我们目前做的五百人的兵舍,按照这个进度,至少还需要五天时间才能完工。”
“嗯,工钱每天都要结算,伙食也一定要搞好,争取让大家尽快完成工作。”李三一点点头,嘱咐道。
“是,大人。如今有了关口的防御,我们便无需担忧大夏会来偷袭了。故而我寻思着让工匠们夜晚也加加班,不知大人意下如何?”麻伟稍作迟疑,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有多少人在工地?”
“咱们的人有四个百夫队,民夫有近九千人。”
李三一略作思考,颔首应道:“嗯,可以。不过夜间务必加强监督,民夫以强壮劳力为主,伙食要跟上,执勤人员也要加倍。”
“遵命!”麻伟连忙应道。
两人绕着营地转了一圈,确认一切安好后,又一同回到南关口。随后,他们便各自散去。
李三一来到南关口城楼巡视,他的目光被眼前的一幕所吸引。只见两名身着秦州大营战袍的信使,正风驰电掣般地从关口疾驰而出,他们的身影迅速消失在远方。
这两名亲兵的胸前,都紧紧地包裹着一块黄色的布料,而他们的背上,则插着三面旗帜,其中两面是鲜艳的红色,另一面则是醒目的黄色。这三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这两名亲兵每人都驾驭着三匹马,这种配置显然是为了长途奔袭而准备的。从大夏关口到胭脂城驿站,这段路程长达一百四十多里,而且沿途没有可供替换的马匹。因此,为了确保能够顺利抵达目的地,他们必须依靠这三匹马的耐力和速度。
在这个时代,传递重要信息的方式被称为“八百里加急”。黄色的布料代表着这是直接送达皇帝的急件,而红色的旗帜则象征着胜利和紧急。每个驿站之间的距离二十里到五十里不等,信使们在到达驿站后,只需更换马匹,而不必换人。这样一来,他们每天能够奔跑六七百里的路程,甚至连吃喝拉撒睡都在马背上完成。
然而,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并非一般人能够承受的。一旦延误一天,信使将会受到五十杖的惩罚;延误两天,则会被杖责一百;而如果延误三天,不仅信使本人会受到严惩,甚至还会牵连到他的家族。因此,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人,必定是身强体壮、意志坚定且技艺娴熟的精英。
从大夏关口到长安,这段路程长达一千三百多里,可谓是路途遥远、艰辛异常。
“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而至……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这是对他们使命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他们勇气和决心的最高赞誉。
李三一回到自己的临时营帐,却见秦怀玉早已在此恭候多时。
“少爷,”秦怀玉见李三一归来,赶忙上前施礼。
“嗯,此次家兵的战损情况如何?”李三一坐定后,开口问道。
秦怀玉恭敬地回答道:“回少爷,此次家兵轮番出战共计三千二百人,战死一百二十七人,重伤六十二人,轻伤者则有三百多人。战死、重伤达到参战人数半成。多数是没有参加过剿匪的守备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