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话说萧云骧脑海中波澜涌动,另一段时空的记忆与眼前的现实交织碰撞,最终在他心中凝成一个冷峻的论断:

在这前装线膛枪已渐次登场的时代,青军却对技术变革视若无睹,只知盲目效仿泰西那套,早已落伍于武器射程与精度的‘排队枪毙’战术。

以这等僵化阵势,撞上西军新打磨的散兵线,犹如笨牛冲入火网,焉有不败之理?

损兵折将,实乃必然结局。

冬日暖阳下,他开始昏昏欲睡起来。

檐下融雪的滴水声,在他耳中变得空洞而遥远,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回响。

就在这时,身旁的刘蓉猛地“哎哟”一声叫了出来,抬手重重一拍大腿,脸上瞬间布满懊悔,连声音都急得发了颤:

“坏了!坏了!大王,照您这般剖析,往后咱们再与清妖交锋,岂非要艰难百倍?”

他那神情语气,活像阵前忽见帅旗倾覆,急得额角竟渗出了细汗。

萧云骧被他这一喊拽回心神,扭头见他这副火烧眉毛的模样,不由莞尔,温声问道:

“孟容,何事让你焦急至此?”

刘蓉连连摆手,眉头拧成了死结,语速又快又低:

“大王!我方才想到这一节——那骆秉彰虽败,却是带兵多年的老行伍!”

“他会不会……已然将咱们散兵线的战法瞧了去,暗地里揣摩操演?”

他越说越慌,嗓音都紧了几分:

“若真如此,待他收拢残部、重整旗鼓,下回照猫画虎,也摆出散兵阵来对付咱们。”

“那……咱们岂不是自作自受?自家苦心研制的战法,反倒成了对付自己的利器?”

萧云骧看他那副懊丧的模样,终是忍俊不禁,睡意全消,朗声笑了起来。

“孟容啊孟容,你这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他笑着伸出一指,从容剖析:

“首先须得明白,这套散兵战术,绝非表面上看来那般简单。不是谁瞧上两眼,就能立时学走的。”

见刘蓉目光仍灼灼急切,萧云骧神色一正,决意细细分说。

“我们不妨追本溯源,先弄明白为何‘排队枪毙’之术,能在火绳枪与燧发枪时代,盛行数百年。”

“其一,自是前装滑膛枪性能所限。兵士必须立姿装弹,且射程既近,精度又差。”

“唯有依赖密集队形,于极近距内齐射,方能形成足够弹幕,提升命中与杀伤。这是武器特性使然。”

“然除此之外,尚有两大关键,常为人所忽视:纪律与指挥。”

说到此处,萧云骧轻叹一声。

“惧死乐生,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古今皆然,原无可指摘。”

“想让士卒在枪林弹雨、血肉横飞之际克服恐惧,不致溃逃。最佳之法,便是将其紧密编组,肩并肩、人贴人,结为方阵横队。”

“如此,一则身旁同袍可互为依仗,壮其胆气;二则密集人众,亦能遮蔽视线,减轻士卒直面死亡的压力。”

“更紧要者,一旦有人中弹仆倒,后排或侧旁兵卒,须立时补位,保持队列完整,给人些许安全感。”

萧云骧稍稍停顿,总结道:“这是士卒的视角。”

他微笑看向凝神静听的刘蓉,继续分解。

“而军官视角,这种阵列,便于随队官佐、士官及督战队,于队列后方或两侧监视。”

“任何士卒,若因惊惧擅自离队,立遭察觉,督战队可当场警示乃至格杀。”

“此等严酷纪律与即时惩处,使得密集阵型中,士卒溃逃之比例,远低于分散作战的散兵。”

“因为逃窜目标过于显眼,极易发觉并处决。”

见刘蓉颔首不已,萧云骧竖起第三指。

“其三,是命令传达与执行,亦即指挥之效。”

“密集阵型中,士卒摩肩接踵,官佐、鼓手、号手所发号令,皆可较为清晰、迅速地遍传全队。”

“指挥官如臂使指,调控全队进退、转向、装填、瞄准、齐射。整个军阵浑如一体。”

“你再反观,我西军现今所用的散兵线战术。”

“一连百余人,为减杀敌军炮火排枪的杀伤,须充分散开。”

“即便排作三列散兵线,正面宽度亦动辄超过百米。”

“试想,于喊杀震天、枪炮声震耳欲聋的战场,散兵线侧翼士兵,如何能听清位于中线,或另一头连长的命令?”

“号角旌旗,于复杂地形及远距之上,指挥效能亦大打折扣。命令传递迟滞、误听乃至全然遗漏,在所难免。”

“所以散兵阵型,对战士自身的判断力与主动性,要求极高。”

刘蓉凝神静听,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轻叩,面上焦灼渐褪,转为深沉思忖,缓缓颔首。

萧云骧析理分明,层层递进,如抽丝剥茧,令他心中块垒渐消。

究其根本,他刘蓉终是传统文人出身,虽善谋略,然自投军以来,长久充任主帅幕僚,对于宏观战略与作战计划的拟订,此其所长。

然具体至最基层之班排编组、战场通联、散兵单位间协同策应。

此类至细至微之战术安排,确是其短。

萧云骧心下自是明了,此等高阶参谋,缺少在基层历练。

也是他组建与训导西军专业参谋体系时,亟需规避之短板。

好的参谋人员,须兼具战略视野与战术修养。

然现状如此,培育一支专业、高素质的参谋队伍,非旦夕可成。

纵是西军军校,亦难一蹴而就,培出大批合格的中高级参谋来。

眼下权宜之计,唯自现役参谋人员中,遴选头脑活络、悟性佳的骨干,抽空集训。

授以新式战术思想与参谋业务,暂应亟需。

体系化的培养,终须倚仗时间与实战,徐徐积累。

---------------------------------------------------------------------------------------------------------------------

(打算用个几章,将一些战术,阵型问题讲清楚,以便后期剧情的展开,且不再解释。每天两更,保质保量,请大佬们进行支持。我继续改前面的去。)